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法治环保 » 正文

河南汤阴县:“为人民传播法律”的年轻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24  浏览次数:55410
核心提示:“我们公司参与编辑、校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用问题版)》《生活离不开的民法典》《不一样的民法典漫画儿:典哥说典话家常》等传播法律法规的图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很受老百姓欢迎,这是我们公司的骄傲

“我们公司参与编辑、校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用问题版)》《生活离不开的民法典》《不一样的民法典漫画儿:典哥说典话家常》等传播法律法规的图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很受老百姓欢迎,这是我们公司的骄傲。”谷雨时节,春和景明。位于河南省汤阴县创新大厦的法律出版社(河南)编校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吕勤,指着该公司五周年工作成果展柜里的一本本精致图书,如数家珍。

 在展柜的显著位置,摆放着一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献礼产品,由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局编辑、法律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汇编》。该书收录新中国成立至2021年6月党中央以及中央纪委和党中央工作机关制定的现行有效且公开发布的党内法规,共183部,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实用性。“这部书的重磅推出,也凝聚着我们这群拥有深厚职业情怀年轻人不少的心血和汗水……”行政部宋主任自豪地介绍着。

 来到公司编辑部办公室,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李露,正在全神贯注地审读着书稿。“我是20227月入职的,近三年来,我编审了88部书稿,在图书编校的舞台上,既展现了人生价值,又积极传播了法律知识。”看上去这位山西姑娘是那样的踌躇满志。2020年硕士毕业即入职的老员工王夏茹,如今已是30余人编辑部门的负责人,只见她在忙碌地指导新编辑业务工作。熟悉王夏茹的人都知道,别看她“林妹子”似的弱不禁风,工作起来可是个“女汉子”。“我们干的都是‘绣女’的活儿,别说一个词语、一个病句,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出差错。”王夏茹说。 编辑张昊这位东北小伙儿自入职以来,兢兢业业,磨练业务,每部书稿都严格把关,从业务“小白”逐渐成长为业务骨干。近两年,他编审的书稿抽检合格率均为100%,他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精雕细琢”打磨出来的业务能力。阳光下张昊瘦瘦的背影里,折射出的是他那传播法律的认真与坚定。

 安静的校对部办公室,这群年轻人正沉浸在书稿校对的字海里,字斟句酌,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黑板上不断更新的知识点,是他们不断提升技能水平的见证,展柜上各式各样的图书是他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看着展柜上经我们校对的一部部图书,想起当初同事们校对时付出的努力,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校对部主管蔡红伟感叹地

 举目展柜,《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汇编》《企业刑事合规实用指引》《行政执法法律法规全书》……一部部法律类书籍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真正诠释了公司会议室遒劲有力的横幅“为人民传播法律”。

据了解,该公司2020年9月6日揭牌开业。目前有员工43人,平均年龄不足30岁。仅2024年,该公司共编辑书稿396部,162361千字,校对书稿233部,119684.05千字。在深耕主责主业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对外业务。2024年5月,公司与西南政法大学建立了委托校对合作,承接该校主办的《现代法学》《西南政法大学学报》期刊读校业务。

可不要小看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个顶个的都是英才。在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2024“第八届韬奋杯编校技能大赛”中,法律出版社第一次进入决赛,该公司共有4名员工参加,为法律出版社进入决赛贡献了力量。2022年以来,该公司积极参加法律出版社举办的“优秀审读报告评选活动”,共有38人次获奖。五年来,有14人次荣获社先进工作者,8人次荣获社精编质量奖,16人次荣获社新人成长奖,7人荣获公司“双创”奖等荣誉。

“整天生活在书香的世界里,业余时间,我们仍然每周举办‘书香润心灵、读书促成长’员工读书活动,不断拓展阅读深度和广度,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吕勤介绍说。

 其实,这群“传播法律”的年轻人,更是一群有爱心、懂感恩、会生活的热心人。他们积极参与当地“两个文明”建设,向当地水灾灾区群众捐款捐物,慰问环卫、公交一线劳动者;精心策划团建活动,走向大自然,走向多彩的社会,感受祖国壮美的大好河山,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不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原金贵)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