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老区建设 » 正文

澄清底子 及时移交---淅川县民政局维护搬迁移民利益动真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10  浏览次数:114327
核心提示:河南省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七县(市)结合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是河南省唯一的库区淹没县和全国水库移民迁安大县。中线工程丹江大坝加高蓄水后,淅川县新增淹没面积22.96万亩,其中耕园地

河南省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七县(市)结合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是河南省唯一的库区淹没县和全国水库移民迁安大县。中线工程丹江大坝加高蓄水后,淅川县新增淹没面积22.96万亩,其中耕园地13.1万亩,动迁移民涉及11个乡镇,186个村,16.6万人。移民被安置在本省内6个省辖市,27个县(市、区),108个乡(镇),建设移民集中安置点208个。

移民工作号称“天下第一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移民工作更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因此,淅川县委、县政府把它作为政治任务列入全县工作首位来抓。民政业务与移民工作紧密相关,任务光荣。在整个移民迁安中,摆在民政部门面前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在五个方面:一是移民的身份涉及范围大、头绪多、类型繁杂,认定难度大。特别在户口、身份认定中,由于前些年农村尚未登记办证的实事婚姻、实事收养人员比较多,加上部分民政对象在移民过程中造假,形成假结婚、假收养,给调查取证和摸底登记带来难度,增加了工作量;二是移民中的民政对象种类多、情况繁杂,认定难度大。主要有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五保供养和精减退职对象共计11693人,其中优抚对象936人,城市低保1640人,农村低保7440人,五保供养1632,精减退职职工45人;三是移民中的民政对象迁安去向不一、类型杂、想法多,思想稳定难度大。民政对象中涉及的优抚、五保等移民,有2009年已迁安的试点移民,有2010年8月开始搬迁的第一批移民,还有2011年4月开始搬迁的第二批移民。他们当中有迁往南阳市外的、南阳市内的,有县内自安到其它乡镇的,有本乡镇、本村后靠自安的。同时,还有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乡土意识强、不愿离开乡镇敬老院的等;四是移民中民政对象构成复杂、迁安路途遥远、手续移交难度大。整个移民过程不说先期试点,仅第一批移民安置就涉及6个省辖市24个县(市、区),其中市内6个县(市、区),省内市外18个县(市、区);第二批移民安置涉及6个省辖市19个县(市、区),其中市内6个县(市、区),省内市外13个县(市、区)。同时,县内安置的移民需要乡镇之间互转手续和乡镇之间手续调整等;五是库区散葬烈士墓的迁建涉及问题多,工作难度大。库区涉淹散葬烈士墓113座,有亲属要求把墓迁入县烈士陵园的,有要求就地迁建到水库淹没水位线以上的,还有联系不到烈士后代及其亲属的等情况。

对此,淅川县民政局把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不让移民带着问题搬迁”的政治责任,牢记“移民为国做奉献,我为移民解困难”的基本职责,上下同心,慎重从事,不畏艰难,全力支持和服务移民工作,为实现南水北调移民搬迁“四年任务两年完成”和安全无事故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澄清底子,认真核实移民民政身份

底子清楚是做好民政对象顺利迁安的前提。淅川县民政局从服从服务于移民工作大局出发,超前规划,先期部署,重点做好移民民政对象的审核登记工作。2008年9月全县召开8个试点移民乡镇分管领导和民政所长会议,出台了移民民政对象身份确认和基础档案资料整理实施细则,明确了具体操作规程和保障措施。局机关从优抚退伍、办公室等股室抽调16位业务骨干组成工作队,在综合培训的基础上分包8个试点乡镇开展联合调查工作。2009年9月,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试点以外移民“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县民政局除留下单位值班和抽调在外人员外,一律分包移民乡镇开展五项调查工作:一是核实人口等情况底子。按照调查表格档案和数据库内容,深入村组和对象家中,逐人登记见面,主要调查人口增减,救助保障类别、人数、迁移类型(包括外迁、县内自安、投亲靠友、后靠安置等),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按照优抚退伍、五保供养、城市低保、农村低保、精减退职职工等类别逐户调查复核(包括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证号、人口增减)等,然后分村归类,对具有县乡双重管理的数据库,档卡资料进行统一整理;二是澄清迁安人员去向。按照发放迁移类型中省内市外,市内县外,县内乡外,乡内村外和后靠自安等类型逐户调查统计,逐户填制征求意见表(包括安置去向,救助补助资金发放意见建议,投靠非移民子女、亲属,户口迁出但仍在淅川生活,手续留淅川享受等);三是依据去向分类登记造册。调查结束后,对各乡镇各村民政服务对象按类型进行归类登记,按规定的迁往县(市、区)和县内的乡(镇)、村进行造册封存,注明外迁的县(市、区)乡镇安置点(区分优抚退伍、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精减退职职工等)类型,同时按照试点、第一批、第二批移民搬迁日期进行归类,方便移民动迁后及时办理移交接手续;四是开展虚假人口整治。根据全县虚假人口清理方案和县委、县政府关于“真移民一个不漏,假移民一个不留”的要求,该局从机关业务股室抽调4人进驻县移民指挥部,配合县纪检委、监察局、移民局、公安局等单位全力开展涉及移民的结婚、离婚、收养、退伍等证件审查审核工作,并充实单位档案室力量,全天候为移民身份认定工作提供阅档服务。移民期间,该局面向社会先后查阅档案2.5万多人次,认定虚假身份移民436人次,维护了移民工作的严肃性,促进了整体工作的健康运行;五是严肃纪律堵漏洞。对确认的移民对象资料一经核实,县民政局经办人员需同户主一道在核实资料上签字封存,从而强化了责任,杜绝了虚假人口和信息干扰移民工作。

二、密切配合,搞好搬迁移民民政手续对接

试点和一批、二批移民动迁后,县民政局立即对各移民乡镇各类民政对象档案资料进行了调拨整理,并主动与迁入地县级民政部门约定移交档案的时间和方式,采取先近后远,近送远交的办法开展工作。南阳市内安置移民的手续由淅川民政局派人直接送到迁入地县级民政部门,出南阳市到荥阳、宝丰、中牟、原阳、许昌、临颖等县(市、区)的移民民政档案约定时间,由迁入地民政部门派人前来淅川县民政局办理移交接手续。以试点移民为例,在迁入地县(市、区)民政局的配合支持下,先后办理移交移民优抚对象手续11人,义务兵家庭和退伍军人手续47人,城市低保8人 、农村低保371人、五保供养115人,精减退职职工2人。为确保移民和谐顺利搬迁,淅川民政局对全县搬迁移民所有民政对象的各类优待抚恤补助资金、低保五保资金、救济保障资金统一发放到搬迁后的次年2月底前,保证了搬迁移民在新居及时享受到党的优抚政策,过一个祥和欢乐的春节。

通过试点、一批、二批两年另九个月时间的移民大搬迁,淅川县民政局先后完成移民中各类民政救助保障对象11693人(其中,专项保障对象981人,救助保障对象10712人),历年来退役军人纸质档案4879份,无出现一例转移接续手续延迟现家。同时,在移民结束后的2014年12月底前完成了全省208个移民村(点)的地名资料对接转移重任。

三、用好政策,尽心为搬迁移民办实事好事

按照县委部署,县民政局及时成立了由时任局长为队长,副职领导为副队长的移民工作队,分试点、一批、二批三年分别挂包老城镇狮子岗村、滔河乡刘伙村和上集镇钟观村的移民迁安工作。工作队自备生活用品,从2009年9月试点包村开始吃住在村,宣传移民政策、安置标准、移民后期扶持待遇,宣传安置地的优势产业、发展潜力和美好前景,将心比心,苦口婆心,不厌其烦,不分昼夜,争得了移民乡亲们的理解和支持,顺利完成了看安置点对接签字任务。在之后的移民工作运作中,县乡村干部同心协力,心贴心服务,移民深受感动,尤其通过新老居住环境条件对比,移民乡亲们的早搬迁早安宁早发展意识越来越强,搬迁的心情日渐迫切。

春节和“八一”期间,该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深入移民村,对优抚对象、五保、低保对象进行走访慰问,对重点优抚对象、五保对象100%到家慰问,其他对象慰问率也在50%以上。每次慰问不但为他们送去了肉、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在对象较多的移民村还组织召开茶话会,介绍县内经济发展状况,迁入地的优势产业;介绍党和国家的移民安置政策,让民政对象消除顾滤,看到搬迁希望,积极投身到移民迁安中来。移民动迁前,县民政局的同志们又提前到所包移民村,帮助民政对象整理生活用品,联系搬迁车辆,帮助搬运装车,使移民民政对象深受感动。

第一批移民动迁后,为了稳定情绪,确保各类民政救助保障对象生活水平不下降,县民政局及时报请县政府批准,对民政对象领取的各类抚恤补助资金、救助保障资金等一律实行延续发放,发放方式不变,所需经费由迁出地淅川县承担。同时,对县内安置、后靠自安的城乡低保对象按照移民政策三年不变原则,维持三年内不予调整核减,为移民“搬得出、稳得住”作出了积极努力。

四、全面登记,及早谋划库区烈士墓葬迁建

优抚单位建设和管理是民政部门的神圣职责。淅川是革命老区县,党组织成立建设较早,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先后有544名烈士为国捐躯。这些烈士牺牲后,大多被地方组织和群众安葬在原籍。1971年丹江口水库蓄水淅川县城迁建时,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和民政部门的身体力行,淅川县烈士陵园及时规划建设投运,并将安葬在老县城东关花园一带解放淅川县城时牺牲的48名烈士遗骨,从库区154米水位线以下迁至新陵园安葬。随着南水北调工程水位线提高,在154米和172米水位线之间,全县又有113名烈士墓将被库水淹没。县民政局便从2008年起开展了库区散葬烈士墓的调查工作,并对烈士陵园扩建修缮拿出了具体规划,县委、县政府从规划设计、财力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止2010年,全县库区散葬烈士普查定位圆满结束。2011年6月,县民政局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将原来烈士陵园墓区向西延伸扩大,增加墓穴近百个,并主动与各乡镇和部分烈士家属结合,把库区内淹没水位线以下的烈士墓重新起骸装棺隆重迁入县烈士陵园安葬,止2012年9月,先后向烈士陵园迁葬烈土89位,在乡镇库区淹没水位线172米以上区域迁葬24位,同时启动对烈士纪念大厅的改扩建工作,新增烈士事迹展板9块,更新旧板面14块。

民政工作任重道远。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召开之际,又一次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淅川县民政局一领导表示,淅川民政系统正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强大思想武器,在县委、县政府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科学谋划、扎实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民政事业的改革发展。

(2025年4月9日 梁占佩 刘治江)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