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随清明节假期结束上班,让热闹了半个多月的河南省舞钢市虎头山新四军草命烈士陵园,恢复出现了节后正常接待状态。从3月20日开始,陵园逐渐进入悼念祭扫高潮,到4月6日,该陵园已接待前来扫墓接受爱国主义的各界干群、师生6万多人。
在山下陵园大门口担任安全值班的管理人员张东辉、张鸿基、刘叶说:“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清明节前后前来扫墓纪念先烈,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知识教育的人特别多。平常每天接待祭扫受教者一般只有几百人,按传统早清明的民俗,3月20日后陵园祭英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人数开始上升,每天出现千人以上规模,慢慢增长到一天接待2000~3000人规模;4月4日至6日,清明节假期时段,陵园每天接待扫墓受教育人员都在6000人以上。陵园山下4个能容纳千辆大小汽车的停车场天天全部爆满,公路两侧以虎头山为中心,南北各一公里长的双向边道上也停滿了扫墓受教育的车辆。为了保障交通畅通安全,舞钢市公安局交警队派出10多名交警前来维持秩序。”
舞钢市虎头山新四军革命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新四军五师河南挺进兵团,1945年2月8日至11日,执行党中央“绾毂中原”战略决策,为粉碎日军发动“豫湘桂”之战图谋,挺进中原打响开辟豫中根据地第一枪的战斗而辟建的。这场战斗我军共歼灭日伪1500多人,军史上有很重要的位置,1945年3月18日,延安《解放日报》曾专门给予报道宣传。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在这场战斗中我军也有27位烈士血洒战场长眠于此。此次战斗,曾被史学研究爱好者誉为抗日战争“豫湘桂”之战爆发后中原的“平型关战斗”。陵园名字由前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上将题写,2001年10月陵园建成以来先后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国防知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均每年免费接待受教育干群师生30人次万以上。(白东亮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