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洒在清波荡漾的河面上,龙山街道十里头村里几位长辈吃完饭沿着河道边整洁的水泥上散步。李大叔望着水渠感慨:“半年前,我们都带着水泵到处找水源。”谁能想到,半年前这条灌溉着全村300多亩良田的河道还因淤积严重导致抗旱保收困难。
去年夏季,长久的干旱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是村民们的心头大事。三支渠河道内水草、杂物堆积,严重影响水流,灌溉成了难题。得知这一情况后,龙山街道迅速组织力量,联系专业清淤设备,开展河道清理工作。烈日炎炎下,大家不顾酷暑,齐心协力,经过数天的奋战,河道恢复畅通,清澈的河水重新流入农田,为庄稼送去了“及时雨”,村民们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夏季的一场暴雨,冲垮了村里的一段水泥路,给村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雨后,十里头村支两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查看受损情况,制定抢修方案。协调施工队伍、准备建筑材料,争分夺秒开展抢修。经过连续作业,被冲垮的水泥路修复如初,村民们的出行安全得到了保障,他们的赞许声让我们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如果说主干道是"大动脉",村组小路就是"毛细血管"。东罗路口的水泥路由于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车辆经过时颠簸不已,村民们对此反映强烈。为解决这一问题,龙山街道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支持,同时发动村民出谋划策。在施工过程中,严格监督工程质量,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如今,崭新的水泥路面延伸向远方,东罗路口的水泥路焕然一新,平整的路面让村民们出行更加顺畅。"现在接送孙子上学再也不用踩坑洼了!"村民刘大爷笑得合不拢嘴。
桩桩件件的实事背后,是党和政府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的责任担当。从河道清淤到道路抢修,从应急抢险到民生改善,我们深刻体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枝叶关情总关情。下一步,龙山街道将继续以"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姿态,把每件"小事"办成"暖心事",用实干实绩为村民创造更多的幸福与美好。( 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