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祥和欢乐的2025年蛇年春节期间,郑州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人们在感受传统节日氛围的同时,也见证了郑州这座城市的蜕变与进步。特别是中原区二砂文创园的新春中原妙会,更是让人们感受了今年春节的热闹和喜悦。沿着曾经的“龙路”漫步游赏中原妙会的同时,让人们一路见证着二砂工业曾经的辉煌,二砂地震台建设的点点滴滴和防灾减灾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体现了现代文明与历史的的交融。蛇年的“蜕皮”之喻,映衬着郑州对历史文脉的守护与城市肌理的焕新。
所谓的“龙路”,是因为这条路座西朝东,龙头隆起朝向中原万达。在龙头后面形成一个明显的龙弯。说起龙弯,是因为龙头的南边有一个二砂金刚石车间和几棵古老的桐树。修路时,为了避让该车间,道路向北所以移。为了避让桐树,道路又呈现了一个 3.8 米凹窝,犹如卧龙隆起的下巴和龙须,其形态之巧,令人不禁赞叹,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历史保护文物的原则和精神。
这个龙头的抬起,彰显了各级政府对文物的保护和对树木的呵护。文物、园林、规划等部门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疫情肆虐时期,曾经有人想利用二砂厂房建方舱医院。为了对文物的保护,有关部门及时叫停了厂房改建方舱医院的施工,才有了今年的中原妙会。沿着龙路向西行,沿途会看见一处小平房。在东门的右侧镶嵌着河南省公安厅和河南省地震局联合设置的“地震监测设施严禁盗窃破坏”的不锈钢警示标牌和公告牌。这就是“郑州二砂地震台八号井观测站”。在八号井观测站东门上醒目挂着“保护公共安全设施 防范灾害风险 造福中原子孙后代”的红色条幅。在八号井观测站南大门上贴着“把脉地球造福人民,创新科技引领未来”的红色对联,横批是“防震减灾”。防震减灾既是地震工作者的初心,也是民众的期盼,如今已经立《法》。国家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地震进行监测、预防和科学技术研究。国家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监测环境。防震减灾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以法律为基石,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开展地震监测预测研究,不断提高地震预测预警的准确率,造福人民。
据悉,二砂地震台是上个世纪 60 年代周恩来总理三下邢台地震灾区,开启全民防震减灾的历史产物。八号井与金刚石车间是同一个时代的建筑设施。它们不仅承载着共和国的建设史、减灾史和我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史,而且至今还发挥着地质灾害监测和地下水环境监测等重要作用。
游赏中原妙会时,人们总是不仅能感受到大型花灯、才艺争霸、舞狮演绎等春节游玩的热闹氛围,还能感受到整条路上,各级政府对树木、近现代建筑和地震设施的保护。真可谓“走龙路,游妙会,蛇年感受郑州的蜕变与文明”。
来源:河南郑州
责编:郭俊峰
审核:陈红彬
通讯员:邵倩倩,郭月婷,葛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