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法治环保 » 正文

河南南阳社旗县人民检察院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31  浏览次数:54466
核心提示:近年来,社旗县人民检察院牢固树立“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的理念,不断创新“党建+检察”工作模式,建立完善“三强化、三融合、三联创”工作机制,找准自身优势和定位,找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

近年来,社旗县人民检察院牢固树立“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的理念,不断创新“党建+检察”工作模式,建立完善“三强化、三融合、三联创”工作机制,找准自身优势和定位,找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不断夯实党建与业务融合“底子”、探索党建与业务融合“路子”、擦亮党建与业务融合“牌子”,实现党建业务双融合、双促进,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三强化”,夯实党建与业务融合“底子”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始终牢记检察机关的政治属性,坚持把从“政治上看”贯穿到检察工作全过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等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检察业务知识,引导检察人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检察工作正确政治方向。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认真履行“一把手”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职责,党员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坚持把党建工作“渗透”到检察业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坚持把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检查、同推进、同考核,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为推动“四大检察”协调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三是强化监督考核。将“党建+”模式融入检察工作中,纳入各部门年度考核任务,建立“周例会、月讲评、季汇报、年考核”工作机制,实行工作“清单化”管理,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对工作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的部门(条线)负责人进行提醒谈话,提出整改意见,限时整改。对工作成效突出的部门给予表彰奖励,在全院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二、“三融合”,找准党建与业务融合“路子”

一是融入“组织建设”。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吸纳业务骨干进支部班子,强化党组织力量。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创新党建业务融合形式,组建“党员先锋队”“公益先锋岗”“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社区共驻共建、帮扶济困等实践中,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二是融入“队伍管理”。以“干警积分制管理”为抓手,建立“导师制”“以老带新”青年干警培养机制,常态化开展政治轮训、岗位练兵等,鼓励干警参加学历提升和司法考试培训,提升青年干警能力素质。三是融入“文化建设”。依托“时代特征、地域特点、检察特色”优势,把党建文化、检察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紧密结合,打造了“诚信文化长廊”、“院史馆”等文化阵地,营造良好的检察文化,催生了鲜活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三、“三联创”,擦亮党建与业务融合“牌子”

创新“党建+检察”工作模式,开展“一条线一特色”品牌联创。一是“三书一训诫”品牌创建为更加规范地适用相对不起诉制度,推进非刑罚处罚措施的深化细化,探索建立《相对不起诉案件惩教机制实施办法(试行)》,以依法训诫+ 检察意见书+具结悔过书+协助管理服务告知书的形式落实非刑罚处罚措施,做好相对不起诉“后半篇文章”,努力实现轻罪治理体系下的治罪与治理并重。二是“量刑建议变更理由双向说理”牌创建联合县法院会签《量刑建议变更理由双向说理制度》,通过精准规范量刑确保首次提出准确度、明确适用程序确保量刑建议变更规范、强化措施保障确保量刑建议有效采纳,同时新增提出量刑建议异议的主体范围,强化对当事人诉权保障,借助大数据监督模型筛选同时期、同种罪名、同种量刑情节进行比对碰撞,推动同类案件量刑建议一致、裁判结果统一。三是“公‘益’同行”品牌创建,解决“小案件”背后的“大民生”。通过“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道路交通安全”等专项行动,高效推进案件办理。吕纪春 曾辉

 

稿件来源: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人民检察院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