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邓州市检察院深入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聚焦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突出问题,躬身履行检察职责,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确保检察权为人民行使、让人民满意。
一、聚焦重点人群,织密民生“服务网”。一是围绕“幼有所护”,守护未成年人权益。聚力司法办案与精准帮教,提交未成年人“双向保护”新答卷。依法惩戒和精准帮教涉罪未成年人,深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11名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进校园等活动50次,近3万名师生受教;联合教体、市场监管等部门,深入陶营、林扒、孟楼等10余个乡镇,开展学校食堂安全专项检查,促进筑牢校园餐桌防线;对符合法定条件的未成年人开展司法救助,发放救助金。二是围绕“劳有所得”,守护弱势劳动者权益。重点调取劳动仲裁、劳动者报酬、工伤等终本执行案件的相关材料,加强涉弱势群体民行执行案件监督。通过办理1起追索劳动报酬支持起诉案为11名农民工追回欠薪12万元;通过办理李某不服劳动仲裁纠纷监督案,帮助因工伤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依法得到工伤赔偿和伤残补助等费用共计13.3万元,当事人赠匾致谢。三是围绕“困有所助”,守护困境妇女权益。严惩强奸、拐卖、侮辱、家暴等侵害妇女权益犯罪,对“5+2”类困难妇女,强化精准救助,为11名因案致困妇女发放司法救助金;依法追诉拐卖妇女的王某等7人,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妇女权益保护典型案例;联动法院、公安局、司法局、妇联等8部门,会签《关于建立反家庭暴力协作联动机制的实施方案》,依托该机制,依法支持遭受家暴的聋哑人刘某珊提起离婚诉讼,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并被《检察日报》报道。
二、聚焦重点领域,严守民生“安全门”。一是加大食药安全监督力度。依法起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伪劣食药品和农资犯罪13人。办理省级四部门挂牌督办的顾某锋销售假劣农资400余万元案,法院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220万元,赔偿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金1204.9万元,被《法治周末》报道;依法起诉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150余万元的赵某亮,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并处罚金30万元;参与和推进南阳市检察机关“检护中药”机制的做法成效被《检察日报》和最高检官微等多家媒体推介。二是强化生态环境安全保护。依法开展生态环境领域专项公益保护,立查公益案件12件,督促职能部门开展专项整治,给环境安全“上保险”。针对湍河河道安全问题,与邓州市河长办、市水利局协同工作、联合整治,清除河道内种植的蔬菜,促进保障河道行洪安全,提升了市民的河道保护意识和参与度。三是积极助推社会治理。针对食药行业规范、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存在的监管漏洞,向行政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召开联席会议等,监督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执法检查;坚持个案监督-类案监督-参与和推进社会治理,与法院、市场监管局、司法局联动推行涉食药犯罪人员从业禁止监管机制,确保食药领域违法犯罪者为其行为付出刑事追责、行为受限的“全额代价”,被《检察日报》报道。
三、聚焦突出问题,筑牢民生“防火墙”。一是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常态化扫黑除恶,被南阳市扫黑办评为扫黑除恶斗争先进集体。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被省委政法委推介的涉检信访前端化化解“三四五”机制,扎实开展重复信访积案实质性化解三年“清仓”行动,实质性化解一起涉及豫鄂两省三级五地、长达16年的信访积案,被省院评定为重复信访法治化实质性化解主题典型案例。二是依法保护涉众合法权益。围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积极发挥引导侦查、逮捕追诉、诉讼监督等职能,高质效办理一起以帮助激活医保卡之名盗取老年人个人信息实施金融诈骗行为犯罪案件,追赃300余万元,被《检察日报》报道;聚焦“小案重罚”专项整治,对某超市违法获利12.88元被行政处罚5.5万元一案,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召开听证会,依法监督纠正不当行政执法行为,最终行政机关将罚款降低为1万元,《河南日报》予以报道。三是严厉打击新型诈骗犯罪。针对诈骗犯罪手段多样化、高科技化等特点,积极参与案件调查、分析研判、固定证据、追赃挽赃,切实守好群众的“钱袋子”。依法办理假借“乡村振兴”名义实施的诈骗犯案件,帮助被骗取“质保金”等200余万元的项目投资人挽回损失,推动公安部发起反合同诈骗集群战役,季某等被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十万元。(吕纪春 程晓轲)
(稿件来源:河南省南阳市邓州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