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法治环保 » 正文

河南南阳社旗县检察院:“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17  浏览次数:53800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社旗县院树牢“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依法能动履职,深入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一、立足检察办案,做好“检察护企”主业务。一是端口前移助力分流。把好涉企案件办理 “头道关”,对涉企类案件

今年以来,社旗县院树牢“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依法能动履职,深入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

一、立足检察办案,做好“检察护企”主业务。一是端口前移助力分流。把好涉企案件办理 “头道关”,对涉企类案件进行前置过滤、筛查分类,对于符合“检察护企”重点任务的案件标注“涉企”封皮,直接进入专办通道重点审查办理,确保案件办理提速不降质。二是审慎办理涉企案件。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犯罪,依法起诉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涉黑恶犯罪案件,同步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情节轻微企业实际控制人、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作出相对不起诉。开展涉企犯罪案件立案监督专项活动,对1起涉嫌生产销售假药案件的检验结果依法重新鉴定,在依法认定检测结论存疑的基础上,监督公安机关作撤案处理。三是创立“四个一”机制。为提升涉企案件办理质效,探索涉企案件办理“四个一”机制,即一案一走访、一案一建议、一案一普法、一案一回访,为涉案企业提供“菜单式”精准服务,推动靶向政策精准落实。

二、问需问计于企,找准“检察护企”着力点。是“走出去”强化日常联络。落实“万人助万企”工作要求,十余名包联干警定期走访二十余家分包企业,累计收集企业意见建议二十余条,帮助解决多件涉法涉诉问题。比如在走访杜尔气体装备公司时,结合进出厂道路狭窄、2年内频发交通肇事的实际,协调住建、公安等部门拓宽进场出路、安装警示牌以保障生产安全。二是“请进来”精准对接诉求。有针对性地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以及企业家代表参加“法治护航”调研座谈会、“检察开放日”等活动,点对点、面对面收集建议、答疑解惑。比如,以赊店老酒企业代表提出“加强白酒酿酒技艺非遗保护”为切入点,部署开展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诉讼保护专项活动,全面推进县内“非遗”司法、行政、社会协同保护。三是“快速路”畅通控申渠道。在12309控告申诉大厅设立“服务民营经济绿色通道”,对企业提出的控告、申诉和举报的线索及时准确分流,实现精准转办交办,切实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受理的多件涉企投诉举报事项全部做到七日内书面回复、三个月内实体办结或依法转办,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时间成本,减轻企业诉累。

三、依法能动履职,打好“检察护企”组合拳。一是扎实开展“小专项”。加强公检法联合会商,统一涉企案件法律适用、政策把握以及证据标准等,与公安、法院联合开展涉民营企业刑事强制措施适用、涉民营企业刑事审判执行监督专项活动,落实提前介入侦查和羁押必要性审查“两个全覆盖”,及时监督纠正利用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超范围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违法情形。二是深入开展诉源治理。针对检察办案中发现的企业行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依法制发件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助推有关行业治理与系统整治,实现源头治理。比如,针对生猪屠宰行业乱象依法建议加强行政监管,督促企业规范检验检疫流程;针对涉案企业增值税发票虚开问题,建议企业强化纳税意识、规范财务管理,推动合规经营;针对商业银行违规放贷问题,推动开展贷款风险管控,规范呆账滞账核销。三是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在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开设“检察护企”专栏,定期发布典型案例、在线解答法律疑问,及时回应企业诉求,在《检察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发表涉企宣传信息。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原则,围绕企业多发易发的污染环境、职务侵占、偷税漏税、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多次开展针对性“送法进企业”活动,引导涉企人员增强法治意识、守法规范运营。(吕纪春 曾辉)

 

(稿件来源: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人民检察院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