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乡村振兴 » 正文

乡村振兴老区行 喜看刘桥新变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11  浏览次数:54043
核心提示:最近一个时期,有关太康老区刘桥村的新闻不断见诸于报端、电视台、网络等媒体。河南省人大副主任、周口市委书记张建慧,周口市委常委、太康县委书记马剑平等领导同志也相继到该村考察,来这里参观学习的人更是络绎不

最近一个时期,有关太康老区桥村的新闻不断见诸于报端、电视台、网络等媒体。河南省人大副主任、周口市委书记张建慧,周口市委常委、太康县委书记马平等领导同志也相继到该村考察来这里参观学习的人更是络绎不绝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偏僻村名声大噪,人气飙升?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到刘桥村进行了实地调研,一探究竟。

通往刘村的是一条笔直平坦的柏油路两旁错落有致栽植着金钱和石楠等景观树虽进入大雪季节,仍显得郁郁葱葱一路两壕坡面用特的水泥砖块铺就,美观实用,不时有小节制闸出现,与观光大道相映成景,美不胜收绿油油的麦苗铺展大地,在冬日里仍顽强地展示着它生机与活力。田间纵横交错的水泥生产路配套齐全的水利设施也为这里增光添彩。

在村委会议室,我们和该村党支部书记张霞等两委干部进行了座谈。他们各抒己见,向我们介绍了该村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变化。

刘桥村是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这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属于我党领导下的扶太西县和淮太西县。在我党领导下,开展了英勇顽强的对敌斗争,带头闹革命的陈营村长被敌人残忍杀害。刘桥村还属于黄泛区,这里是一个大洼,村庄稀少,黄水过后,民众自四面八方到此垦荒。刘桥村1800多人中竟有20个姓氏说明了这一点。新中国建立后,刘桥村的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到脱贫攻坚时,这里已摘掉贫困村帽子,在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中,村里的主要产业发展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

一是村里的土地大部分进入了万亩高标准农田开发区,三农风生水起。这里地势开阔、土地肥沃,已成为河南省重点农业投资开发项目,万亩良田连为一体,全是高标准建设,设施设备,气势恢宏,是太康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样板。刘桥村就在其中。国家的农业投资项目落地,不仅为村里的粮食生产上了一个大台阶,也使村里的林、路、沟、桥等得到了综合整治,环境更加优美。刘桥村高产田的产量,小麦到1300-1400斤/亩,玉米达到1700-1800斤/亩。村里过去就因为2公里到太板公路的乡间路,吃了不少苦头。道路泥泞,东西运不进,农产品运不出,大大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如今,从太板公路一直到高产区,都是平坦笔直的柏油路,村民彻底告别了雨天泥泞、晴天扬尘的颠颇土路农业投资项目的信息中心大楼就建在村中,足不出户,在中心大屏幕就可监测万亩良田里的一切变化。和信息中心相邻的三层楼房,就是刘桥党支部、村委会的办公室,也叫党群服务中心。这里设有图书馆,各种书籍琳琅满目,刘桥村历年获得的奖牌奖状摆放在这里,办公大楼前是广场,体育场。这些都是农投项目辐射的效应,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二是村里开办了涉农领域的公司或实体,为农村产业发展开了新路。近两年,刘桥村有两个公司落地,巨大的保鲜库投入使用。不仅本村收益,还为相邻村组提供服务。一个是河南泓源蔬菜种植有限公司,一个是太康县供销社农产品冷链物流有限公司。这两个公司的业务是密切相连的产业链,从种子肥料、技术,到收、储运输、销售是一体化的。近几年村里一直保持400亩以上的西兰花种植。这种菜一年两季再加一季玉米,亩产效益达到8000-10000元。西兰花从种管到收割后整理装箱入库,带动50人的就业。刘桥村的保鲜仓库容量很大,也经常代邻里保管果蔬类产品,提高使用率,增加收入。刘桥村还建有几十座塑料大棚,种植花菜、包头菜等,产量和收益都相当高。

三是特色种植、养殖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村里种植辣椒300亩,亩均收益都在6000元以上。辣椒可与小麦套种,也可麦后移栽,是一种稳产作物。村里还种植冬桃100亩、缺小杂果如山楂等,都能卖上好价钱,让农民增收。刘桥村的产业发展是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菜则菜,人尽其力,物尽其用,目标是加快发展、振兴乡村。

刘桥村在基层组织建设、村容村貌整洁、文明乡风教育等方面也抓得很紧。刘桥村党支部由三人组成,即年轻的党支部书记张会霞、中年的村主任和已退下来的老支书,这是一个老中青结合的班子,工作一心,团结协调。他们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按过硬标准严格要求。支部42名党员中,有一些是退伍军人党员,还有大学生党员。党员构成合理,充满活力。平时村里工作是走在前面,干在实处,群众信服。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得到了较好发挥。村里办事,充分协商,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办理,体现村民自治精神。几年来,村里没有发生上访案件,治安环境稳定。

刘桥村的环境整治也卓有成效,一是各户实行门前三包,改变过去打扫卫生容易、保持下去困难的问题。村里的环卫工人准时打扫公共场所,垃圾定点投放,及时清运,始终保持全村处于干净整洁状态。

刘桥村党支部注重讲政治讲正气,提倡讲文明树新风。发动村里的民调组织,按规定办理村里的红白喜事,提倡新事新办,文明节俭。

谈起今后的发展,他们信心满满。一是准备以国家农业投资项目为载体,开辟乡村旅游。鼓励引导群众在道路沿线发展瓜果、蔬菜、花卉等特色种植,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特色采摘农业。激活美丽经济、开创美好生活。

二是引进绿色食品企业到刘桥投资兴业。可独资、合资或联办。这里土地肥沃,生产条件先进,劳动力充裕,交通便利,场地宽阔,民风淳朴是企业家的用武之地。

三是巩固提升村里现有的产业项目,使村民持续增收,使乡村振兴更有物质基础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周口市老促会 赵永光 太康县老促会 卢全华)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