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应邀参加“墨舞歌盛世·丹青颂中华”河南省直美协优秀作品展暨阎志远草书毛泽东诗词长卷付梓座谈会,有幸第一次见到著名书法家阎志远先生。据主办方介绍:这次活动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到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来而举办的。活动举办地河南同人美术馆是一家典型的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元素的美术展览馆。馆内场景设置,古色古香,各个展厅间大小相依,布局合理,文化气息非常浓厚。
众所周知,中国书画艺术是世界艺术花园中独具中国特色的精彩呈现,她蕴含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华与文明内涵,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及高纬度的立体思维和丰富的艺术情感,展现出中华民族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优秀文化的坚定自信。在此次展出的100多幅书画作品中,题材丰富多彩,风格各具千秋,既展示了作者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忠诚,体现了对新中国辉煌成就的崇高敬意,又彰显出新时代人民群众及广大文艺工作者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最让我在视觉与心灵上同时受到震撼的是阎志远老师的草书毛泽东诗词109首长卷。长卷长160米,高80厘米,全卷7000余字,占据了展览现场的大部分空间。这幅长卷如草飞凤舞,刚劲洒脱,又如落花飞雪,行云流水,仿佛是一气呵成!
我与阎老师是初次相识,首次握手。但这幅长卷所展示出的冲击与魅力,仿佛是曾与阎先生有约似的熟悉与欣喜。长卷所传递的阎先生在传统书法艺术的功底,不仅深厚而且稳固。尤其是阎老师笔下的106首毛泽东诗词,彰显出作者对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主席的炽热感情。据主办方介绍:阎老师已是古稀之年,但在现场的草书撰写中,阎老师笔走龙蛇,落笔时的轻重缓急,张弛有度,运笔自如,丝毫看不到一点衰老的迹象。这也许就是书法界内常说的“人字合一,神笔合一”的境界吧。
说实话,阎老师的百米长卷的确震撼了我:如此长卷,如行云流水,不知道需要耗费阎老师多少心血与时光。看阎老师的长卷,总感觉如松有风(如松树一样有风格,又有松树的骨感与松柏的精、气、神),可谓形神兼备,即:书法作品的外形与书法家创作时内心的神态,特别是与诗词中的诗情画意,诗风神韵与诗词所展示的诗人的胸怀和精神世界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这应该是书法家对诗人的最好最恰当的理解与呼应。我以为这份理解是书法家对诗人刻在骨子里面的崇敬与热爱。
在中国书法的各类书体中,草书应该是最讲规矩的,也最能体现写作者的性情和书法艺术的功底,是一个人书法功夫高低的试金石。阎老师的书法,不随风吹云,张驰有度,
阎老师的草书长卷 ,虽为草体,但却感觉处处飘荡着硬笔书法的影子,字行里间的一笔一划都透着硬笔书法的骨气。我想说:书法的创新不是刻意的创新,而是在长期的写作中,自然而然延伸出的形与神的呈现,我觉得这一点在阎老师的作品中就有很好的体现,给人感觉耳目一新,似传统又非传统,总感觉有一种新的书写元素与写作意念在里面,感觉得到却又说不出。就像水中的草随波逐流,又象风中的草起舞弄影,顺风而动,飘逸潇洒,但又会有意犹未尽,给人留下许多回味的空间。这是阎老师的草书长卷所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特记之。(作者 仓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