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教卫旅 » 正文

平顶山市十六中让思政课受欢迎、更走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9-04  浏览次数:50230
核心提示:9月4日,记者从平顶山市第十六中学获悉,该校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通过摸索实践,特色明显,成效显著。在8月27日召开的平顶山市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上,平顶山市十六中党总支书

9月4日,记者从平顶山市第十六中学获悉,该校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通过摸索实践,特色明显,成效显著。在8月27日召开的平顶山市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上,平顶山市十六中党总支书记、校长作了典型发言。


     平顶山市十六中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出台《平顶山市第十六中学思政课教师“优先”方案》,明确了思政课教师在评先评优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在优质课参评、课题参评同等条件下优先等。目前,平顶山市十六中建有平顶山初中道德与法治董建新名师工作室(市直唯一一个道德与法治市级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培养出了10多名省市级名师、30多名省市级骨干教师、20多名省市级优质课教师。

     大多数学生会有这样的一个刻板印象,思政课长篇累牍的理论,枯燥无味。上好一堂受欢迎的、走心的“思政课”的确很难。平顶山市十六中力争让思政课活起来,春风化雨般滋润孩子的心田。

     平顶山市十六中思政课的一大亮点是:课前六分钟时政播报评述。播报员精炼播报最新时政、评论员结合自身简评,最后老师点拨总结。真正做到让书本知识活起来,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原本枯燥的知识。这一栏目的推出潜移默化地在孩子心灵深处种下了真善美、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种子。

     该校颠覆传统课堂模式,根据课程内容,采用“沉浸式”教学模式,比如讲“法律常识”,一改往日枯燥讲解,采用“焦点访谈”“今日说法”“模拟法庭”等形式;讲“美丽中国建设”,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做环保志愿者;讲“精神文明建设”,播放“感动中国”视频;讲“中国梦”,引领学生以“快闪”的形式,唱响《我和我的祖国》。通过不同形式的沉浸式教学,使得学生感到思政课不再枯燥沉闷,变得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喜闻乐见,学生听得用心,全程积极参与,沉浸其中,主动思考、主动体验、主动感悟、主动吸收。这样活起来的“思政课”,让孩子如沐春风、如饮甘霖,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孩子的心田。

      平顶山市十六中通过共青团员团课讲思政、国旗下讲话讲思政、主题班会讲思政、重大节日讲思政、党课讲思政、学科教学融入思政等活动,全员、全方位讲思政,齐心协力帮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政治认同、法治意识、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在孩子心灵深处发芽、开花、结果。

     为更好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学校以平顶山初中道德与法治董建新名师工作室为依托,成立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课题组,以工作室为平台,定期组织该校思政课教师及工作室核心成员到卫东区雷锋小学、平顶山市一中、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平顶山学院等参加大中小学一体化联合教研、听评课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学校的思政课教师以及工作室核心成员,把思政课上成了精品课,让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入脑入心。(编辑:马文忠 田秀忠)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