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时事快报 » 正文

沈丘县老促会:乡村振兴老区行 探寻“两堂三中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8-30  浏览次数:144813
核心提示:近年来,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农村环境变美了,农民逐渐富裕起来。但由于村里缺少学习、娱乐等场所,留守老人的日常照料问题、留守儿童的课后活动问题、缺少一技之长的青壮年群众找工作问题等始终困扰着许多家庭。如何打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农村环境变美了,农民逐渐富裕起来。但由于村里缺少学习、娱乐等场所,留守老人的日常照料问题、留守儿童的课后活动问题、缺少一技之长的青壮年群众找工作问题等始终困扰着许多家庭。

如何打破这一现状?2022年以来,沈丘县不断探索和改革农村基层治理模式,聚焦解决农村"一老一小一青壮"问题,围绕服务群众日常生活、提高群众文明素养、提升群众文化水平、建设群众精神家园的功能定位,积极引导各行政村充分盘活现有闲置资源,就地取材,坚持"一村一品、一堂一色"的建设要求,建设乡村文化礼堂、振兴讲堂、日间照料中心、儿童课后活动中心和村民家宴中心,打造服务群众的综合体。目前,全县建成”两堂三中心”综合服务体166个

在新安集镇郭寨行政村乡村振兴讲堂里,我们看到该村村民郭旗、李坤、王留斌等十多人围坐在桌子旁聊天。原来,他们刚刚在这里结束县人社局入村举办的“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叉车操作技能培训,正在议论拿到证件后到哪里找工作的事。“在家门口参加培训拿证,这在以往是没有过的事。但是,自从‘两堂三中心’建成后,俺村已经有90多人在这里参加了叉车操作、养老护理、育婴等技能培训,而且好多人找到工作了。”村干部王海花高兴地说。“在这里每天都能听戏、聊天,中午还有饭吃,舒服着呢!”在纸店镇潘董庄行政村文化礼堂内,一位村民在管弦乐器的伴奏下尽情地唱着戏,台下的村民聚精会神地听着。一曲结束后,72岁的村民王之各高兴地说。

 

88岁的姜钦轩每天吃过早饭,家人就把他送到日间照料中心。姜钦轩中午在照料中心食堂就餐,直至晚上被家人接回家。村干部姜军伟说:“老人们在一起说说话、下下棋、唱唱戏,一点儿也不孤单。我们准备的有午饭,老人们吃过午饭还可以在日间照料中心休息。”

临近中午,一股菜香味从付井镇王营行政村老人幸福食堂里飘出。食堂操作间里,党员龚风彩在为老人炒菜。她用毛巾擦了一把汗说:“到‘两堂三中心’尽点义务,我们这些在家的党员显得更有价值。”

付井镇镇长李占伟说:“鼓励和引导居家党员、人党积极分子和青年志愿者加入‘两堂三中心’的义务服务行列,不但减少了开支,还解决了缺少人手的问题。”

 

午饭后,在槐店回族镇大王楼行政村的儿童课后活动中心,一群儿童在摆积木、滑滑梯,一个个玩得不亦乐乎,在一旁照看的志愿者每个人脸上都挂满笑容。为了让日间照料中心和儿童课后活动中心的老人和孩子享受到贴心服务,各行政村动员居家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青年志愿者主动陪老人聊天,照看儿童游戏娱乐,让老人和孩子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

白集镇刘楼行政村的“两堂三中心”里,超市、电商带货直播间、物流收发点、儿童游乐场、老人休息室、医疗服务室等应有尽有,村委会办公室也设在那里。“建设过程中,我们以‘两堂三中心’为载体,打造综合服务体,让群众来到这里既可以学习、娱乐,又可以收发快件、购物消费。”该镇宣传委员、副镇长杨豪说。

曾几何时,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办、高价彩礼等不良习俗让许多家庭苦不堪言,移风易俗迫在眉睫。如今“两堂三中心”成了传播文明新风实践阵地。该县不少行政村充分利这一阵地,通过组织村民学习,编大鼓书、戏曲小品,成立红白理事、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文明新风,引领群众杜绝高价彩礼,做到新事新办、丧事简办

赵德营镇马楼行政村村民马明说:“过去在农村,婚丧嫁娶往往在城里订饭店,订车辆,不仅不方便,费用还高。自从有了村民家宴中心,村民家里办大事,再也不往城里跑了,不但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还节省许多开支。”

沈丘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卢琪说:“‘两堂三中心’的建设,不但是解决了农村‘一老一小一青壮’问题,而且让群众学习、娱乐有场地,办事就医等更便捷,传播文明新风有场所。今后,我们将推动这一民心工程真正成为传播党的声音的好阵地、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高地、移风易俗的新风地、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留儿童玩耍的好地方、老人幸福生活的好场所,真正成为群众的精神家园”。

 

[调研感言]在沈丘老区调研,所见所闻,令我们耳目一新,很受感动和启发。民之所盼,民之所向。沈丘县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聚焦困扰老百姓的身边事、家务事,有的放矢探索解决他们急难愁盼问题的新路径、新举措,“两堂三中心”可谓是可资借鉴的成功之举。小事情解决了老百姓的大问题,小场所装满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尤其是长期工作在老区一线的基层干部,执著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坚守着“守土有责、造福一方”的信念,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兢兢业业的工作,默默无闻的奉献。长年累月奔走在千家万户,处理着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群众关心什么、需要什么,基层干部就抓好什么、推进什么。关注群众的实际需求和体验,是他们工作的出发点、服务的着力点。用他们的忠诚与坚守,赢得了老区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我们为他们点赞,向他们致敬!(李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