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原农民出版社》红薯研学课程专家组走进盛田农业考察调研“禹粉”非遗农耕研学项目,参加调研的有中原农民出版社社长刘宏伟、中原农民出版社课程与教学服务事业部主任丁璞、课程与教学服务事业部导师组组长管淑婷、课程与教学服务事业部红薯课程编辑刘傲楚,禹州市新华书店经理王丽萍陪同调研。
刘宏伟一行体验了五彩红薯凉粉的研学课程,先后对中国禹粉文化博物馆、禹州粉条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红薯鲜粉条智能化生产车间、科普长廊,以及“五星党支部”党建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DIY工坊、培训教室、餐厅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察,对盛田农业百年粉坊研学场地、设施、文化内涵有了初步了解。
盛田农业是中华老字号,其研学基地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完善,相继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河南省中小学生专项性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河南省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河南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首批河南省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整个场区内环境整洁,绿化面积大,生态环境和卫生良好。场内服务设施完备,布局合理配置得当,能够为学生提供咨询、导游、休息、餐饮、住宿等服务。
禹州粉条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孙继周向刘宏伟一行介绍了《一颗红薯到一根粉条的“72 变”》研学实践课程,该课程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开展相应的课程,为学生打造知识学习的新途径,除去课本上的知识学习,学生可以在游中学、玩中学,让知识悄无声息地融入研学中。
盛田农业禹粉文化产业观光工场是集产业、旅游、非遗、研学、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型观光工厂,具备教育科研、文化体验、生产观光、休闲购物、美食娱乐、非遗文化展示等功能。学生来到这里可以体验一棵红薯从春种、夏管、秋收到冬储,然后再经过十八道工艺成为一根粉条的全过程。
通过参观和听取介绍,刘宏伟社长说,当今智慧农业、农旅文旅、乡村旅游等已经成为研学旅行和劳动教育的优势资源,作为出版社,根据时代要求已经将服务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和劳动教育纳入工作之中。他认为盛田农业不仅研学功能齐全、课程丰富,而且场地宽敞、设施先进,为禹粉文化、农耕文化研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他对双方合作共赢充满期待,并真诚希望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赋能,共同谋划发展,推动研学教育、文教旅体一体化发展,开启双方优势互补、携手共赢模式。
下一步,盛田农业将进一步围绕农文旅与研学深度融合,坚持在“研”字上下功夫、在“学”字上做文章、在“游”字上提内涵,积极创新载体、不断丰富内容、积极拓展研学项目,打造“禹粉”特色研学基地、开发“禹粉”主题研学课程,为全省中小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实践教育资源和综合活动场所,打造“禹粉”素质教育特色品牌,让学生们通过到这里研学,进行深度的生活体验,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追寻中华民族最纯粹的记忆,感受传统农耕文化,学习和传承大国工匠精神,达到培养学生勇于直面困难的坚强意志与品质等素质教育目的。(盛田党办稿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