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商城县双椿铺镇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中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努力探索镇村协作、村村联动、村群互利的“双向奔赴之路”,不断强化村集体“造血”功能,助推产业发展。
镇村协作,选准特色产业。镇党委统筹谋划,立足资源禀赋,综合考虑地理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等因素,科学选择适合各村发展的茶、红陶、野菊花、丝瓜络、林果等产业。以此作为发展“一村一品”的有效切入点;围绕主导产业进一步挖掘潜力,提升品牌价值,先后培育出顾畈黄金茶、郭窑红陶、郭寨黄桃、金寨灌河高效蔬菜等地域特征突出、产品特色鲜明的特色产业。
村村联动、壮大产业规模。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单一、规模不大、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镇党委按照“地域相邻、以强带弱、抱团发展”的原则,创新“村村联动、利益连心、产业连片”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郭寨、官庄、红石桥等村发展桃子等林果种植10700亩,在梅山、顾畈、官庄等村种植油茶近万亩,在金寨、王店、古城等村发展蔬菜大棚200余亩,在吴冲、鲍店、红石桥发展野菊花种植1000余亩,在红石桥、吴冲、闵楼、三教洞等村发展茶产业近万亩。通过攥指成拳、整合资源要素,跨越地界限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致富。
村群互利、激发产业活力。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将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同产业优势、市场优势相结合,推行“支部+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深化村群合作,带领党员群众双赢发展。吴冲村以“户产村销”的方式,将村集体种植的野菊花500亩,统一交由农户管理,村集体主要负责找销路,以“保底价收购兜底、市场价动态调整”的原则与企业签订协议,带动10余名农户年增收4000余元。三教洞村村集体带头种植丝瓜络50亩,带动农户散种70亩,由村集体与原耕电子商务公司签订收购协议,预计每亩收入3000-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