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党史博览 » 正文

他是新四军副总队长 1941年被错杀 39年后得昭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7-01  浏览次数:54468
核心提示:1980年4月22日,河南省西华县大礼堂内外庄严肃穆。一位原新四军副总队长的平反昭雪追悼大会在此隆重举行。这天,原新四军部分老领导、老战友及其家属,分乘多辆大轿车,从全国各地纷纷赶来参加。河南省民政厅、老干部

1980年4月22日,河南省西华县大礼堂内外庄严肃穆。一位原新四军副总队长的平反昭雪追悼大会在此隆重举行。

这天,原新四军部分老领导、老战友及其家属,分乘多辆大轿车,从全国各地纷纷赶来参加。河南省民政厅、老干部处、省委行政处、周口地区、西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西华县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也来到大礼堂,参加了追悼大会。

西华大礼堂悼念大厅内,整齐地摆放着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震以及新四军老领导及省、地、县党政机关送来的花圈。这场迟到了39年之久的平反昭雪追悼大会,悼念的是新四军二总队副总队长兼五团团长侯香山。而侯香山的牺牲,竟是在1941年9月被新四军内部错杀,而且是中了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施的“离间计”。

                                                

                                                       新四军二总队副总队长兼五团团长侯香山

侯香山,1907年出生于西华县艾岗乡陵头岗村。其父侯自成曾任西华县国术馆馆长,“大洪拳”传人,1931年荣获全省武术比赛冠军。

侯香山9岁入学,12岁学武,在父亲的传授下,学了一身好功夫。19岁参加奉军。,他刻苦训练,枪法可谓百步穿杨,弹无虚发,还会使双枪。

因深恶旧军阀互相残杀、鱼肉百姓,愤然返回家乡。1926年,因土匪泛滥,侯香山便与与同乡好友一起,成立了寨公局,组建了70多人的农民武装。

国民党西华县当局唯恐“养虎为患”,1930年初就以“调虎离山”之计,将侯香山“委任”西华县保安队分队长。侯香山决定将计就计,以“合法”身份进入了国民党县府大院。

 1933年秋,中共党员沈东平受中共中央北方局派遣,来到西华“三岗”(艾岗乡陵头岗、都城岗、苗里岗总称)一带开展革命工作。侯香山等和沈东平相见恨晚。侯香山愉快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和指示,继续卧底敌营,开展活动。侯香山积极的暗中传递情报,与官府斗智斗勇,多次保护了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的安全。

1934年,国民党西华县当局给侯香山弄到了一个庐山军官训练团名额。但是侯香山对升官发财不感兴趣,对此非常冷淡。

沈东平却非常赞成侯香山去庐山:“这正是你打入敌人内部的好机会,为何不去?”侯香山一听有道理:“我咋没想到呢,那我服从组织安排。”1934年夏,在沈东平的支持下,侯香山借机加入了庐山军官训练团。

                                                        

                                                                              中共豫东特委书记沈东平

在庐山军官训练团里,一位教官不知从哪里得知侯香山会武功,就邀请他演示武术。真正武功好的人大多低调,不会轻易显摆,侯香山也是如此,就婉言拒绝了。但对方一再邀请,他只好勉为其难答应。

这天,侯香山就在庐山海会寺附近找了一片空地,为军官们打了一套拳,也真让这些军官们开了眼界。只见侯香山步履矫健,一会儿飞展腾挪,跃身巨石。一会儿运功开掌,单手劈石。侯香山神情自若,出神入化,观众皆惊,鼓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喝彩声也惊动了蒋介石的侍卫(当时蒋介石就在庐山)。这些侍卫也大多习武,自然不会放过这一机会,也出来观看。其中有个侍卫听到大家喝彩声,有点不服,上前要和侯香山切磋。侯香山无奈,只好摆开架势,让对方出招。

                                                 

                                                                                庐山海会寺

结果出人意料,老蒋的保镖虽然武艺不错,但在蒋介石身边久了,荒废了武功,几十个回合之后就败给了侯香山。很快,军官训练团有个侯香山武功高超之事让蒋介石知道了。

蒋介石感到非常诧异:自己的侍卫多是武功高强,竟还有人更厉害?蒋介石也是爱惜人才,便派人去找侯香山,表示想让对方当自己的保镖。

侯香山担心自己当了蒋介石保镖,就无法参加革命工作。就推脱说自己父母年迈,自己不便远游。等父母百年之后,再到老蒋身边效力。

蒋介石得知侯香山不愿意,也没有勉强,也怕自己丢面子,就顺手赏给侯香山“中正剑”一把,表达自己的厚爱。

侯香山回乡后,就把蒋介石保镖这件事汇报给了沈东平。富有革命斗争经验的沈东平沉思良久,就认真的对侯香山说:“依我看,你不妨利用老蒋的宝剑做做文章。”

“蒋介石的宝剑跟尚方宝剑差不多,宣扬出去的话,敌人能不看你脸色说话?那样的话,他们轻易不敢找你麻烦,我们的工作就好做了。”

从此,侯香山剑不离人,人不离剑,到哪都带着那把“中正剑”。蒋介石随手赠送的宝剑,倒也成了侯香山某种意义上的“护身符”。

国民党西华县当局了解情况后,更是对侯香山礼让三分,高看一眼,很快就晋升侯香山为西华县侦缉队中队长。

 在沈东平的安排下,侯香山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西华县城设立了公馆、“百杂货小商店”和“协昌明绸缎经销商”,作为中共地下党的联络处和隐身处。多次掩护和营救中共地下党人,刺探敌情、智送情报、虎穴锄奸,做了大量的革命工作。也成为了共产党安插在敌人内部的一把“利刃”。

                                                      

                                    中共豫东特委所在地旧址

1936年,“三岗”一带农民抗日武装力量发展很快,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展开,国民党西华县当局对此恨之入骨,恰逢胡殿生叛变革命,国民党西华县当局趁机纠集反动力量围剿“三岗”,顿时“黑云压城”,形势非常严峻。侯香山及时打探情报,连夜送出,帮助沈东平等地下党安全转移,使国民党西华县反动派扑了一个空。

为了破坏“三岗”一带的抗日斗争,国民党西华县当局经常派特务、奸细刺探情报。一次,西华县保安队大队长牛长珍等人潜入“三岗”,伺机进行情况活动。侯香山立即密报沈东平注意,并按照沈东平指示派人悄悄跟踪,以侦缉队长的身份,将牛诱之家中,用酒灌醉处死。

还有一次,国民党西华县当局派出数名特务冒充“三岗”人员,拦路抢劫、奸污妇女,破坏“三岗”根据地的声誉。并造谣说“三岗是土匪窝,与土匪同流合污”等等。侯香山决定“将计就计”“假戏真做”,带领侦缉队人员,把这一伙特务一网打净。并当着国民党西华县当局的面,对这些人进行了严加处置。

由于侯香山工作积极,对敌斗争坚决,舍生忘死保卫革命同志,多次出色完成党交给的艰巨任务。1936年8月,经沈东平、路岩岭介绍,侯香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特别党员。

1937年底,西华县民主县长、共产党特别党员楚博,任命侯香山为四区区长兼区团司令。侯香山按照党的政策,收缴了地主土匪的枪弹和国民党溃兵的大量枪支弹药,争取到一部分国军残部班、排和零星人员参加抗日,使四区部队迅速发展到1600余人改编成三个大队、一个特务中队、一个炮兵连、一个手枪队。

1938年5月,我党把西华游击队改编成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侯香山任副司令员兼第二支队队长。



                


                                                                新四军四师纪念馆

1939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企图消灭西华人民自卫军自卫军的阴谋昭然若揭。侯香山坚定地和中共豫东特委一起,带领西华人民抗日自卫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一道道封锁线,同新四军游击支队胜利会合。侯香山被任命为新四军游击支队二总队副队长兼五团团长。

1940年,侯香山的五团在马头寺驻防,突然受到日伪军从夏邑、会亭两路围攻。侯香山指挥五团英勇杀敌,先打垮敌人的先头部队,击毁敌坦克一辆、汽车三辆,挫败了敌人的进攻。接着,他又指挥部队打垮了敌人的后续部队,重创了日伪军。

同年,五团太康板桥整训时,再一次被日伪军包围当时情况十分紧急。侯香山沉着果敢,立即部署部队展开反击令一个连掩护、三个连向西突围,转至板桥以西,依靠村庄掩护,主动打击日伪军,使我军由被动转入主动。最后,不仅打退了日伪军的进攻,消灭了大量的日伪军。

  当年,还和五团一起兵分两路攻打永城。深夜十二点进入战斗消灭关外守敌两个连。

1940年7月,侯香山调任抗大四分校训练部副部长。

1941年5月,抗大四分校突然被国民党马彪部八师包围,处境非常危险。侯香山指挥男生队反击,掩护校部机关和女生队转移。他临危不惧,镇定自如,指挥学校一队、五队分别占据村南门两侧的有利地形,用交叉火力,给来犯之敌以凶猛地打击,阻挡了敌人的进攻步伐,为校部机关和女生队的转移赢得了时间。在援军的配合下,最终粉碎了敌人的围攻,保护了师生的生命安全。

侯香山重返革命队伍后卓卓战功,使国民党反动派如梦方醒。没想到原为侦缉队队长的侯香山,竟是共产党长期安插的“红色特工”。敌顽因此对侯香山恨之入骨,并千方百计寻机报复。

1941年5月,蒋介石重庆总统官邸,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匆匆来见蒋介石。“校长,您赏他宝剑的那个人,现在成了共产党,还是新四军的团长!”

“此人曾打入过我们庐山军官训练团,在我们阵营内埋伏了很多年!”

听到这里,蒋介石腾的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眼中露出凶光。蒋介石本来就对新四军遭重创后很快重建,队伍迅速壮大心有不甘。现在又冒出来一位新四军团长,还当是中共卧底,并且有本人赏的宝剑,这位新四军团长何许人也?

                                       

                                                                                        庐山蒋介石官邸

看着蒋介石不解的眼神,戴笠解释说:“此人叫侯香山,河南西华人,他说手中的宝剑是您赏赐的,您还让他来当保镖。”

“哦,我想起来了,这个人手身不错。”蒋介石努力回忆。“不为我用,却为新四军效力,此人隐患太大,一定要尽快除掉,以绝后患。”

“校长,此事由我来想办法。”戴笠连连点头称是。

戴笠终于等来了机会。1941年9月,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主任袁晓轩叛变投敌。在我党尚未察觉之际,戴笠密谋策划,利用叛徒袁晓轩实施“离间计”,陷害侯香山。他们以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的名义发电报给新四军四师,电报内容是:“汤恩伯让侯香山暗杀彭雪枫。”

事出陡然,新四军四师领导人未作深入调查,轻率地相信了反间电报。最后由师党委与豫皖苏边区党委决定,在江苏省洪泽县半城镇,错杀了侯香山和他的3名警卫员段彦宾、侯存章、陈其太。

自此,这位曾经的拳术、枪法超群的武林高手;身处敌营,为党效力的“红色特工”;新四军六支队五团团长、抗大分校副部长,却蒙冤死在了自己人手中,无不令人扼腕痛惜。

侯香山被错杀后不久,中共中央给新四军四师发电报:“袁晓轩已叛变,为敌逆用,四师停止电台通洛。”至此,新四军四师领导人才知道上了敌人的当,误杀了侯香山等人,是一个冤案。由于当时情况复杂,战斗紧张,未能及时平反。

后来,在延安整风期间及新中国成立后,原“中共豫东特委”书记王其梅等同志,曾多次向中央反映此事。1963年经党组织调查,侯香山被错杀一案初步得到纠正。

                                                     

                                                                   开国上将 军委副主席张震

由于适逢动乱时期,王其梅等许多老领导深受迫害,致使侯香山平反昭雪一事长期搁浅。

1979年,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认真作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彻底推倒过去强加给侯香山等同志的一切诬陷不实之词,彻底予以平反昭雪。

1980年3月,原新四军四师参谋长、时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震亲自给河南省委书记段君毅写信,建议追认侯香山为烈士,其家属按烈士待遇。

1980年4月2日,根据张震等新四军四师领导人的证明,中共河南省委批示,经河南省民政厅党组研究同意,追认侯香山、段彦宾、侯存章、陈其太为烈士。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河南省民政厅主持,把侯香山遗骨从半城镇迁葬到西华县烈士陵园。

1980年4月22日,河南省民政厅为侯香山举行了地(师)规格的追悼大会,民政厅长杨清芬到会亲致悼词,沉痛悼念侯香山等烈士。

悼词中说:“侯香山同志参加革命后一直积极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同敌人进行了最坚决的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我党的好干部......”

回忆侯香山传奇的革命生涯,他的战友们泣不成声,又赞不均口:侯香山对党忠诚,光明磊落,为人正直,团结同志,联系群众,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越是艰险越向前,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不讲职位高低。不计较个人得失,任劳任怨,努力完成党分配的工作。他这种革命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苏韵棠)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