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陈玉晓 刘小茹夫妇再回老家看看
陈玉晓是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新移民。他于2010年7月从淅川县盛湾镇陈庄村2组搬迁到本县厚坡镇陈庄移民新村,时年27岁。陈玉晓很庆兴,搬迁后次年“5.1”就与邻村当地姑娘刘小茹拜堂成亲,一家人喜出望外,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成真,此事也被众乡邻传为佳话。
陈庄村是盛湾镇北部山区的一个偏远小山村。因为居住环境差,交通不方便,收入水平低,发展没前途,还面临着移民大搬迁,所以外村姑娘不愿来,本村姑娘纷纷嫁出了山。陈玉晓与村内其他男青年一样因此年复一年单身汉。这期间,他自己愁肠、父母亲揪心、亲戚朋友们着急,众乡亲们也费了不少劲儿给他提亲,媒婆都很上心,先后为他介绍了10多个姑娘,但个个高兴而来,看了居住状况后二话不说扫兴而归,从此没有了音信。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农村山区20—23岁未寻到媳妇的男青年就被耻笑为“剩男”。为此,个别无聊人就在他们背后闲言碎语,论你是他非。陈玉晓这么大年龄未成亲,一家人就感觉很没面子,也长不起精神。
盛湾镇陈庄村二组搬迁前原貌 陈玉晓家搬迁前住宅图片
话还得从1973年说起。那一年,由于丹江口水库水位上涨,陈玉晓家被就近后靠到这次搬迁前的陈庄村2组后山上。父母亲想方设法凑钱建了三间砖木结构主房和两间土坯偏屋,当时在村里也算中上等偏好的住舍了。一家6人种了七亩山坡地,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倒也平安。陈玉晓家兄弟两个他为大,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亲开始为他张罗着找对象。要说条件,父亲是多年的生产队长,为人纯厚,在村内也有威信。陈玉晓本人个头1.73米高,五官端正,长得帅气,还是高中毕业。21岁那年,媒人第一次领姑娘上门,进院站了不足3分钟,还没等到他回家见面,姑娘扭头就走了。“唉,别说人家看不上,这光景咱自己也觉得很寒酸”。陈玉晓叹息:房屋破旧,吃水困难,住在丹江岸边却望水兴叹,一遇天旱村里水井就干,全村人都得上下坡到1公里开外的丹江河里担水饮用,一家人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只能混个饱饭,花钱全靠他外出务工挣钱来解决,家境一直没有啥变化。加之,南水北调移民说搬不搬,说不搬又要搬,老地方房屋不能建,搬迁去哪里、什么时候搬又一无所知,也难怪姑娘们看不上、来了扭头就走。就这样,一晃过去了五六年,年年都有好心的媒婆到家来提亲,但每次都是失败告终。后来陈玉晓的弟弟考上大学去了外地,妹妹也上了中学,家里的日子就更加艰难。陈玉晓只有在广州拼命打工多挣钱来填补家庭。这期间,他也曾经谈了几个女朋友,但当对方了解到他家的真实情况后,马上就拜拜了。陈玉晓说,那几年不提婚事想提婚事,可提起婚事心又很烦。无奈呀,谁叫咱命苦生在这山区是个穷光蛋哩,这辈子也就打光棍定了。但他也有期盼,期盼着能够早日搬出去改变命运,安置个好地方幸福生活,让老人家安度晚年,一家人和乡亲们都不再老家受那个罪。
199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搬迁项目建议书阶段库区淹没调查工作开始,陈玉晓和众乡亲们好像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但调查之后就搁浅再没有了音信。直到14年后的2003年3月份,中线工程移民丹江口库区淹没实物指标调查组二次入住陈岗村调查登记确认,紧接着开展移民安置规划工作后,陈玉晓他们终于有了盼头,心里特别喜悦和感激。
陈庄移民新村党群服务中心
2010年7月,按照移民安置规划,陈玉晓所在的盛湾镇陈庄村是淅川县第一批大规模移民村,被搬迁安置到了现住地—厚坡镇陈庄移民新村。搬迁后,陈玉晓家建造了两院漂亮的两层小楼,生活条件好多了,家中添置了必备的家用电器,每人分到1.4亩平整肥沃的责任田,从搬迁年开始连续20年,每人每年享受到国家600元直补资金扶持以及每年对村集体的移民后期发展项目扶持。搬迁不久,政府又组织移民村的年轻同志免费参加专业技能培训,陈玉晓就参加了上级组织的粉刷技术培训班。之后,他就一直忙碌在中线工程渠首和附近的香花、九重、厚坡等集镇建筑工地上搞粉刷,月工资可拿到5000元。因为一技在手,踏实肯干,任劳任怨,深得老板和用户的赞赏与好评,所以找他干活的人络绎不绝。2010年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还深入陈庄移民新村看望慰问移民乡亲,并寄予希望和要求。
移民们的幸福生活,周边村子里的乡亲们看得眼馋、心中羡慕,也给陈玉晓的婚姻大事搭建了和谐平台,带来了极大转机。那阵子,媒婆前往他家可称得上是一拨又一拨,这个时候的陈玉晓在婚姻上已由被动变主动,在众多提亲的姑娘中他一眼相中了厚坡集镇所在村的现在媳妇刘小茹。刘小茹比陈玉晓大3岁,个子高高的,不胖不瘦,容貌端庄,性格泼辣,听说好心人和媒婆们给她介绍了很多小伙子刘小茹都不愿意,她是个能说能干、有思想又贤惠、眼光高的不凡姑娘。谁知道,他俩一见面彼此感觉特别好,一谈就成,发展很快,2011年“51”就在陈庄新村家中热热闹闹办了喜事,拜堂成亲。
陈玉晓 刘小茹夫妇烟酒副食店 陈玉晓夫妇辅导大儿子学习
结婚后一家人很和睦、很幸福。陈玉晓继续在附近的建筑工地上务工搞粉刷,农忙时节回到家里几天时间收收种种。爱人刘小茹在村里办了副食小卖部经营至今,虽然收入不高,但方便了乡邻,高兴了自己,心里也很满足。如今,一双父母都健在、生活自理,两个儿子很乖健,大孩8岁在村小学读书学习好。家里还添置了小轿车、新家具。近日,笔者有幸见到了陈玉晓的父母并采访了他们。提到大儿子的婚事,两位很开心:“想不到晓这个山里娃还有点福分,近30岁了娶到漂亮能干又孝顺的好媳妇,我老俩跟着沾光长底气了,细想想这不都是托了移民的福,俺一家人从心底里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据现任该村的党支部书记穆胜波介绍,陈庄村搬迁以来,已先后有46位青年成亲,其中外村姑娘嫁入的有28位,本村姑娘嫁本村和本村姑娘嫁出村的有18位。如今,陈庄移民新村集体经济有了收入,全村年人均经济纯收入也比搬迁之前成倍翻番。
2020年12月30日,陈庄移民新村党支部改选,陈玉晓被推选为新一届村党支部委员。相信他以后肩上的担子更重,也祝愿他虚心学习,快速成长,在镇村领导下为新陈庄的建设和发展担当重任,为乡亲们过上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多努力作贡献。
(作者:梁占佩 2021年1月1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