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国学会隆重组织开展传承弘扬“孔子文化,学好国学,振兴中华”祭孔读书活动
本网讯(常红锋 蓝云)6月1日,信阳市国学会隆重组织开展“传承弘扬孔子文化,学好国学,振兴中华”祭孔读书活动。来自各县区的国学爱好者代表及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共同见证了这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刻。活动在庄严肃穆的信阳市文庙大成殿举行,彰显了对于孔子文化的崇敬与传承。
在祭孔仪式中,全体人员共同举行了庄严的拜孔礼,表达了对孔子的深切敬仰和对儒家文化的崇高礼遇。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学说和思想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提出的仁爱之道、道德修养等理念,构建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孔子在教育领域亦有着杰出的贡献。他倡导“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注重德育与智育并重,提倡开放式、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培养了一批批杰出的弟子和学者。他的教育思想对于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孔子在政治领域也有着卓越成就。他提出的仁政理念、分封制度等政治主张,为古代中国的政治稳定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他的政治智慧对于现代社会的治理与发展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总之,孔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他的思想、学说和行事风格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普世价值,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孔子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可,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瑰宝。
(河南省信阳市文庙大成殿管理负责人孔祥国(左一)在介绍文庙大成殿的历史情况)
信阳市文庙大成殿管理负责人孔祥国详细介绍了文庙大成殿的历史与现状。他指出,信阳文庙始建于元代,历经明清修复,规模宏大、蔚为壮观。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现代社会的变迁,文庙的许多建筑已毁于一旦。近年来,经过信阳市文广旅局和孔子文化研究会的共同努力,大成殿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修复,恢复了其原有的历史风貌。这一修复工作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更是对青少年进行国学教育、儒学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信阳孔子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孔涛(右一)在介绍孔子生平趣事)
信阳孔子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孔涛则深入讲解了孔子的生平趣事以及信阳文庙的沿革变迁。他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让与会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儒家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魅力。
在活动的最后阶段,与会会员和孩子们共同吟诵了国学经典著作《论语》、《诗经·郑风·子衿》等名篇佳作。他们用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洪亮的声音,表达了对孔子这位伟大思想家的敬意和追思。这一环节不仅让与会者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为文庙大成殿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活力。
(河南信阳市国学会会长王秀颖(右一)在讲话时的情景)
信阳市国学会会长王秀颖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新时代文化使命任务和“文化强国”战略,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她强调,要以文庙大成殿为主要阵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深入挖掘儒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她还呼吁广大市民和青少年积极参与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动中来,共同为复兴中华文明、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文图/李建设 蒋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