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强,农业必须强;中国富,农民必须富;中国美,农村必须美。通过乡村振兴周口老区行,所见所闻,更坚定了我们的认知。
经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国家逐年加大对“三农”的投资,助力“三农”百业兴旺,日新月异,各方面都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一路上我们看到很多高标准农田都实现了路、渠、电三通,旱涝保收。现在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从种到收,包括中间的施肥、打药、除草等大部分由机械完成,农民只需要部分投劳,“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已成为历史。我们在沈丘县周营镇孟营村,看到植保员正在操作一架无人机低空往返穿梭在麦田上,进行中后期“一喷三防”。旁边一位农民告诉我们,镇里经常组织专业队,统一进行小麦“一喷三防”,既均匀又省钱,几天就把全镇小麦喷防一遍,可省了我们大劲儿啦。在太康县逊母口镇孙岗村,我们看到一位农民正躺在地头一块塑料布上看手机,麦田里一根塑料管正在进行喷灌。我们上前跟他聊聊,他告诉我们,现在农民刷卡浇地,实施喷灌比大水漫灌要省很多水。你们看我这块麦田长得多旺,少说也得1500斤以上。不服不行,现在良种良法就是能高产。
农民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沿途看到大部分村庄都是楼房成群,街上停满了轿车、电动车和农业机械。走进农户家里,可以直观地看到屋内各式新式家具齐全,电视机、电冰箱、饮水机等应有尽有。一位农民告诉我们,俺现在生活条件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他们住楼房俺也住楼房,不单农村有,大部分还在城里买了房,有的还不止一套。他们有轿车俺也有轿车,他们用自来水、燃气灶,俺样样不缺。他们外出旅游,俺也经常租车结伴外出观光。还有一点,俺比城里人强,吃的面粉自己打的,一点添加剂也没有。吃的蔬菜水果,自己种的,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味道好着哩!过去俺羡慕城里人,现在不少城里人老往农村跑,有的还在农家乐院、民宿住上几天,他们开始羡慕俺啦!
农村生态环境大大改善。一路上我们几乎看不到过去司空见惯的臭水沟、废坑塘、柴草垛、垃圾堆等脏乱差现象。代之而来的是清水沟、鱼光互补的美丽坑塘,干净整洁的硬化街道,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村庄。一幅赏心悦目的别样风光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不少村庄放置了绿色垃圾桶,配备了保洁员,卫生天天打扫,垃圾有专门的公司及时拉走统一处理,实行常态化管理,持久保持良好生态环境。
交通条件大大改善。现在周口老区立体交通设施密如蛛网,四通八达。有5条高速穿境而过,有2条正在建设之中,县县通高速,最多的县有三条高速纵横全境。一条电气化铁路通过周口一市三县,一条高铁在周口5个县市区设站,还有一条高铁正在建设中。西华通用机场已建成营运多年,淮阳客货两用机场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将来周口各县市区近者十多分钟、远者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达机场。河南省唯一的内陆港周口港已经通江达海,舟楫云集,扬帆远航,已和上海、南京、武汉、大连等十多家港口实现了互通有无,货畅其流。据安钢沈丘片区负责人介绍,他们光运费一年可节省一亿多元,五得利面粉厂一年可省下来四五千万元运费,等于给企业安上了加速器。还有那国道、省道、乡道穿乡过村,极大方便了老区群众出行和运输,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
教育条件大大改善。现在农村最高、最好的房子当属学校的教学楼,窗明桌净的教室,花园般的校园,设施齐全的体育器械,旗杆上飘扬的五星红旗,学生琅琅的读书声,整齐划一的校服,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丽风景。过去那种“土房子、土台子、土孩子”再也不见了踪影。随着老一批代课教师、民师转正教师的逐步退休,一批批经过高等教育的师范生下沉到农村学校,带来了现代化的教学理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课程设置逐步齐全。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入学率、升学率逐年提高。我们在太康县孙岗小学了解到,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不少考入名牌大学。仅2023年,就有1名学生考上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一名学生考上了双一流高校山东大学。
医疗条件大大改善。现在几乎村村都建成了标准化卫生室,药品统一定价,统一配送,医生按月发工资,杜绝了过去药品虚高、村医乱收费现象。村民有病,基本上能做到小病不出村、一般病由乡镇卫生院处置、大病及时转诊。合作医疗报销比例逐年提高,在乡镇卫生院就诊报销高达95%以上,加上大病救助,患者基本上不掏钱或负担很少的钱。现在国家加大了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扶持力度,医疗条件越来越好。有的还和大医院建立了协作关系,他们定期派专家指导培训基层的医生,有的通过远程会诊及时处理疑难杂症,误诊现象大大减少。城市不少大医院每年都开展送健康乡村行活动,到一些偏远的地方开展义诊活动。周口市老促会曾和市卫生局合作组织六家医院到扶沟县吉鸿昌故里吕潭乡开展“慰问义诊老区行”,义诊结束后,向乡卫生院捐赠了6万元的药品。近期我们还准备与周口市眼科医院联合,到革命老区开展“乡村振兴送光明老区行”,从中筛查50名白内障患者接到眼科医院进行复明手术,不让患者掏一分钱。
养老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中国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占的比重也比较大,养老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非常突出的问题,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也在积极探索这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太康县总结的“五养模式”经多家媒体报道后,引起广泛反响。我们曾到太康县老区作过调查,认为“五养模式”切实可行,比较符合城乡老人的需求。但由于养老设施建设滞后,集中供养一时还难以解决。目前,各地解决比较好的有以下几点:一是对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高龄补贴,直接打到个人卡上。不拖不欠,足额到位,老人比较满意。二是对符合供养条件的鳏寡孤独老人,根据个人意愿实行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但不管哪种形式,养老金都有保障。三是每年开展评选“好媳妇”活动,对孝敬老人比较好的大张旗鼓的表彰。披红戴花,还发放一定的奖品,照片张贴光荣榜里。有的还敲锣打鼓到好媳妇娘家送喜报,影响很好,对社会风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社会上一些爱心人士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分忧,为民解愁,自掏腰包创办敬老院,吸纳不少老人集中养老,减轻了政府的压力。我们在太康县永兴医院看到,由退役军人王永兴自建的颐养家园,仅与医院一路之隔。老人居住的屋内卫生间、电视机、洗衣机、轮椅、康复器械样样都有。每人每月收费1600元,能自理的到食堂就餐,不能自理的一日三餐送到床前。有什么病医生随叫随到。良好的条件,舒心的环境,吸引老人争相入住,目前一床难求。
治安形势明显好转。过去那种为了防盗“牛住楼上,人住楼下”、人畜同室的现象已成为老年人痛苦的记忆和年轻人的笑谈。代之而来的是朗朗乾坤、安定祥和的局面。发案率逐年下降,老百姓的安全感与日俱增。这得益于党和政府加大了对公、检、法司部门的投入,打防治结合,破案率成倍增长,压缩了犯罪分子的作案空间。同时社会风尚也在好转,冷眼旁观的看客少了,见义勇为的英雄多了,也极大震慑了犯罪分子,使他们不敢胡作非为。我们曾问一位农民,你们这里遍地是瓜果蔬菜,怎么不见人看管呢?他笑了笑回答,现在家家都不缺吃,不缺穿,不缺钱,谁还去干那些偷鸡摸狗的事。一旦被人发现,他孩子找对象都难,他丢不起这个人。
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随着老区人民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足,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强烈。民有所呼,党有所应,国家投资在农村建立了乡村大舞台、文化广场、图书室、体育器材等。让群众农闲时或茶余饭后有地方去跳跳舞、锻炼一下身体,听听戏、看看书。民营剧团也应运而生,他们应邀到各地演出,随叫随到,收费也比较合理。老百姓遇到老人生日、喜得贵子、孩子考上大学等开心的事,都要请这些小剧团演上几场。大剧团有时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为群众义务演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昔日贫穷落后的革命老区,为什么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我们通过调研,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党的政策合民意、顺民心。几十年来,中央每年都针对“三农”印发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富农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符合“三农”实际,深受农民拥护和支持。有些政策甚至超出了农民的想象,比如免除农业税,不交“皇粮”。种粮补贴、购农机补贴、60岁以上老人发高龄补贴等等,举世罕见,中国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做不到,但中国共产党想到了也做到了。说明他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感谢党、拥护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行动。
二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比较正确。过去那种领导“拍脑袋决策、拍屁股走人”的官僚主义和“张书记挖、李书记埋、换了王书记又重来”的乱折腾现象很少见了。各级党委、政府在作重大决策时,比较注重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我们在调查中看到,各地大都做到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基本实现了订单式种植、制造,物尽其用,货畅其流。老百姓过去那种“种什么怎么种心中无数,怎么卖哪里卖茫然无措”的无奈和困惑烟消云散。收益年年增加,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三是干群关系确实比过去好多了。过去由于“三乱”盛行,加之计划生育中一些过头的做法,引起群众强烈不满和对立情绪,干群关系非常紧张,干部打骂群众、群众围殴干部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在党风、政风、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干群关系也日益融洽。尤其在脱贫攻坚中,周口数以万计的党员干部义无反顾的奔赴扶贫第一线。他们情系群众“真扶贫、扶真贫”,只做奉献不忧民。现场办公面对面,雪中送炭心贴心。赢得了人们群众的高度赞扬,由衷的敬佩他们。素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朴素感情的老区人民,全力支持党委、政府的决策,全力支持干部的工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四是科技赋能“三农”如虎添翼。我们发现,科技的力量威力巨大,科技的作用无处不在。土壤经过良法改良,可以使粮田变“良田”,为粮食增产增效增强了后劲;种子经过培育、改良,农产品产出率收益率成倍增加;农产品经过几番深加工和科学处理,附加值呈几何式增长,身价百倍;天气预报、虫情测报、土壤墒情、肥情测报的科学数据传递,使农民在农业减损、抵御自然灾害上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科学施策。科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巨大,科技人员居功至伟!
五是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更加强烈。土地承包到户几十年不变,确权后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流转,让农民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一向视土地为“命根子”的中国农民惜地如金,他们深爱脚下这片土地,精力打理各种农作物,变着法子让土地多产出、多收益。他们既关注国家的“三农”政策,又积极参与本村、本组的议事和决策,当家作主的责任感、自豪感与日俱增。
周口革命老区,一片充满希望和生机的红色热土,脱贫攻坚硕果累累,乡村振兴方兴未艾,产业发展兴旺发达,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老区不老,未来可期。(周口市老促会 赵永光 李 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