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前中期著名诗人、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南阳王宅王氏家族三世祖王鸿儒,进士及第,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当代文化巨擘,声誉海内,明朝有传,留下雄文《凝斋笔语》十卷。其中诗词所占比例居高,后世多次刻版印刷,现存地方和国家图书馆永久性收藏,并对大众开放阅读,为高校和专家研究提供便利。我做为后代族人,受《南阳王宅王氏族谱》组委会委托,不揣冒昧,精选先祖十首具有代表性诗作 ,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进行简要赏析,对于先祖诗文的博大精深,厚重幽远,此举实为以管窥天,挂一漏万,难以求全。
【原玉】
一、送范斋李先生致仕还吴
春色俄看到枳花,江东行客理归艖。
世途水马波难溯,吾道人龙迹已遐。
安世平生多气节,少陵老去忆桑麻。
袖中未有留戡疏,羞向灯前看莫邪。
【释义】
送范斋李先生致仕还吴
春色突然看到枳花,江东行客整理船只准备归程。世间的道路像是一波又一波难以逆流的水马,我自己的人生轨迹已经遥远得像龙的踪迹。在这个世上,我始终保持着气节,少陵老去,回忆起从前的种种。我的袖子里没有留下任何遗憾,但我感到有些羞愧地回头看着灯火下的世界。
【原玉】
二、至后三日雨雨连夜复三日
江南冬月气犹温,风雨潇潇至后繁。
钟阜云迷禅寺塔,秦淮潮上酒家门。
闲来访戴难乘兴,老去游吴易断魂。
何似乡关醉呼骑,短衣冲雪猎平原。
【释义】
至后三日雨雨连夜复三日
江南的冬天气温仍然温暖,风雨阵阵,越到后面越加繁多。钟山上云雾缭绕笼罩禅寺的塔,秦淮河潮水拍打着酒家的门。闲暇时去访友戴难,心情愉悦,老去时游历吴地已无法激起心灵的激情。何如在乡关醉骑呼朋引伴,穿着短衣冲雪狩猎于广袤平原。
【原玉】
三、京华秋兴(三首)
沄鹊高寒紫殿阴,金壶银箭夜沉沉。
洞箫赋美当谁听,纨扇词工谩独吟。
暂狩长杨沿汉制,终思茂草戒虞箴。
属櫜猛士应多从,倾耳西风玉辇音。
病怜归计苦难成,形影萧然在帝京。
中世功名殊不易,残年去就自须轻。
宝符临代胡应遁,玉马朝周客已盈。
未睹金根还紫禁,菊花何意向人明。
漭漭黄云覆白沙,铁衣万骑迫中牙。
毡裘逾漠烽才息,虎帐传餐士不哗。
金矢射糜寒碛远,玉鞭盘马夕阳斜。
凯歌入塞期非远,鹄望应怜百万家。
【释义】
京华秋兴(三首)
洛阳的秋天,宫殿的阴影笼罩着,金壶银箭的夜晚愈发沉静。即便有人吹奏美妙的箫声,有人吟唱华美的词句,但谁能够欣赏呢?临时的政令虽然依循着汉代的制度,但我心里却一直思考着《尚书》的教诲。归来的勇士们应该跟随着我,聆听着西风带来的玉辇的音乐。
病榻上,我感到追求功名实在艰难,我在帝京的形影萧然。中年以后,功名荣耀实在难得,老去的岁月更是轻如鸿毛。王朝的权势难免衰落,胡人即将退去,周朝的客人已经增加。但我却未曾见到那金根归来,菊花又何必向人明示自己的意图呢?
浓密的黄云笼罩着白沙,铁甲万骑逼近中军。毡裘穿越茫茫戍塞,烽火刚息,虎帐间传递着士兵们静默的筹谋。金矢射向遥远的寒碛,玉鞭缠绕着斜阳下的马匹。凯歌奔入边塞,胜利的日子并不遥远,翱翔的雁儿应当怜惜这万家的艰辛。
【原玉】
四、自浑源赴大同道中
仆从衣裘薄,溪山冰雪深。
西风吹剑首,晓日照琴心。
慷慨平胡策,凄凉出塞吟。
书生徒有志,但恐二毛侵。
【释义】
自浑源赴大同道中
自从浑源启程往大同,我身上的衣裘薄薄的,溪山间的冰雪已经很深。西风吹过,像是在吹拂着剑首,晨曦照耀着我的琴心。我慷慨激昂地思索着平复胡虏的策略,凄凉的出塞吟咏。虽然身为书生有着御敌的志向,却也担忧着敌人的侵袭。
【原玉】
五、拟杨铁厓小游仙
太华峰头夜半过,铁船摇荡玉池波。
山精窃候希夷睡,偷采池中十丈荷。
【释义】
拟杨铁厓小游仙
太华山的峰顶,深夜时分路过,铁船在玉池的波浪中摇曳。山精偷偷等待着希夷的沉睡,偷摘池中高高的荷叶。
【原玉】
六、自兴县赴保德州途中作
缘崖狭径半空行,俯瞰川原梦亦惊。
疏树带烟低若荠,方塘涵水小于枰。
云边紫塞临蕃帐,天际黄河绕汉京。
莫遣壮心容易耗,青编不载腐儒名。
【释义】
自兴县赴保德州途中作
顺着崖边狭窄的小径行走,脚步几乎悬空,俯瞰着川原,仿佛置身梦境也令人惊叹。稀稀疏疏的树丛带着淡淡的烟雾,低矮得像是荠菜,方塘中的水面小得如同棋盘。
远处紫色的关隘临近蕃帐,天际黄色的河水环绕着汉京。不要让壮志轻易消磨,青春年少不应被载入腐朽的儒家经典中。
【原玉】
七、读东汉外戚传
金貂赫奕侍中家,恩托椒房宠莫涯。
连苑高楼临紫陌,倾城名妓按红牙。
君王自是光明烛,竖子终为顷刻花。
所惜覆车无戒者,青编常遣后人嗟。
【释义】
读东汉外戚传
金貂华丽地侍奉在中央官员家中,因恩宠被委托于贵妇人的内室,无限的宠爱。连苑高楼依偎在紫禁城附近的街道旁,美丽的名妓依附在红牙妇人的身旁。君王本身象征着光明之火,但其子孙最终只能是转瞬即逝的花朵。令人惋惜的是,被翻车覆盖的人并没有引以为戒,后人只能慨叹这种循环不已的悲哀。
【原玉】
八、襄陵分司·游历关河迹似萍
游历关河迹似萍,尘襟到此顿然醒。
万竿绿玉真淇澳,一点青螺小洞庭。
鱼藻浮游时近槛,莺花烂漫好开棂。
水南居士今陶谢,恨欠新诗落素屏。
【释义】
襄陵分司·游历关河迹似萍
游历过程中,像浮萍一样漂泊,尘埃洒在衣襟上,心中忽然有所领悟。千竿翠绿的柳树倒映在真淇澳上,一点青色的螺蛳在小洞庭湖中闪现。鱼儿和水草时不时在近处嬉戏,莺花盛开,美丽的景色如画般展现在窗外。现如今,水南居士已然成为受人尊崇的陶谢,可我却感到遗憾,未能撰写出新的诗篇,只能空白地留在素屏之上。
【原玉】
九、和山阴分司壁间韵
落日高城鼓角悲,遗民兵后不胜疲。
烟尘惨惨浮关口,蒿棘梵梵被水涯。
土瘠税租常苦重,年登妻子尚啼饥。
壁间秀句休磨灭,万一朝廷要采诗。
【释义】
和山阴分司壁间韵
夕阳西下,城中鼓角悲鸣,留守的百姓和战士疲惫不堪。关口上空弥漫着惨淡的烟尘,河滩旁蒿棘丛生,凄凉无比。
贫瘠的土地上赋税繁重,一年到头,妻儿仍然饥肠辘辘。壁间的诗句别有风味,不要荒废,说不定朝廷会来征集诗篇。
【原玉】
十、过武宁关
西风动边朔,千里尘沙起。
枯蓬岂无根,流转何时已。
哀哉塞下人,不幸遭驱徙。
朝为中华民,暮作胡地鬼。
婉婉掌上珠,盈盈机上绮。
一旦堕污泥,不复登玉体。
君仁岂汝忘,将帅谋多鄙。
遂令犬羊郡,纵横摩吾垒。
吾闻汉唐时,名将不胜纪。
英雄今岂无,谁雪边民耻。
【释义】
过武宁关
西风吹动着边关的尘土,千里之外尘沙飞扬。枯萎的蒿草难道没有根,流浪何时才能结束。
唉,可怜的边关人民,不幸地被驱逐流离。白天为中华的子民,夜晚成了胡地的鬼魂。
婉婉的珠子在手心上,盈盈的锦绣在机纱上,一旦沾染污泥,就再也不能恢复其玉质。
君啊,仁义何时才能被你记得,将帅们的谋略何其卑劣。于是让狼狈之地的郡县,纵横穿行在我的城垒之间。
我曾听闻汉唐之时,名将辈出,英雄辈出。如今难道没有英雄吗,谁来洗雪边关人民的耻辱。
祖先王鸿儒诗文是博大精深的,是意境深远,题材多样,涵盖丰富,流传千古的绝唱,这些翻译的代表性诗词,释义尽可能忠实于原文,确保原创真实思想的表达。同时,使得现代读者和王氏的后人们容易理解其中的意境与情感。了解祖先的才情、智慧、能力以及对当代和后世的影响力。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泽被王氏一族,千秋万代,积极向上。行文至此,情不自禁,填《意难忘•王氏族魂》词一阙 ,以示敬意:
意难忘•王氏族魂
誉满瀛寰,乃震惊朝野,迈步金銮。青春才艺露,科举圣心攀。农舍院、度华年,鲲鹏击蓝天。弟与兄、携同入仕,极品高官。
为民造福难眠,似孔明在世,尽瘁周全。甘霖降鲁地,恩爱泽坤乾。斋语绝、有诗篇。傲理学峰巅。励志路、先人铺就,一往无前。
本词采用词林正韵,苏东坡体平韵格,双调九十二字。所依苏东坡体词谱如下:
中仄平平韵,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平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平仄仄、仄平平韵。中中仄平平韵。仄中中、平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韵,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平仄仄、仄平平韵。中中仄平平韵。仄中中、中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释义】
《意难忘•王氏族魂》
王氏先祖声誉曾传遍海内,惊动朝野,步入皇宫,成为大臣。青春的才华展露,拥有圣洁心灵,攀登科举高峰。在农家的小院里,岁月韶华,年复一年地流逝,远大理想如鲲鹏翱翔,击破蔚蓝的天际。兄长与弟弟,双双考取进士,手牵手踏入官场,成为位极人臣的极品高官。
为民造福,夜不能寐,如同当年的孔明,尽心竭力,周全百姓。甘霖滋润了鲁地,恩泽遍及乾坤。凝斋庭院政论频出,诗篇挥洒如泉水而涌。傲视理学巅峰,励志的道路,前人铺就,后来人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先祖诗词之所以能被后世珍藏和广泛流传,是有其必然因素决定的。历代很多业界名流和精英都对先祖诗词推崇备至,即使到了近现代,各个高校文学院和专业机构都在研究他的诗词作品。我在学习过程中,也深深感受到先祖诗词的巨大魅力。
一是诗词的意境大气磅礴,笔触灵动,意象深邃,感染力强。令读者产生震撼,能够同频共鸣。二是驾驭诗词的技巧炉火纯青。无论是格律诗,还是古风诗的写作技巧,可谓是游刃有余。这在上述十首诗中,都有突出的表现。三是诗的载体选择恰到好处,贴切周全。譬如上述《自兴县赴保德州途中作》等格律诗的选择都很贴切。起承转合,铺展自然。对仗工稳,修辞讲究。内涵深沉,外延含蓄。适合于士大夫阶层和文化阶层人士阅读学习。四是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忧国忧民的思想。譬如《过武宁关》,这首诗深情地描绘了历史沧桑中边关人民的苦难和坚韧。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风沙肆虐的景象,千里之外,人们的流离失所。诗中“塞下人”一词,承载着对边境人民命运的感叹,他们曾是中华之民,如今却漂泊在胡地,饱受战火摧残。珠子与绮纱,寓意着妇女的纯洁和优雅,然而在战乱中,纤尘不染的美好却遭受了玷污。诗中呼唤着人们不忘仁义,回首历史,汉唐英雄的壮举仍在耳畔回荡,而今之英雄又在何处?他们将为边民洗雪耻辱,重振中华的威严吗?这首诗以清峻的笔墨,勾勒出历史的沉痛与希望的曙光,是一首令人深思的明代诗篇中的上乘之作。五是先祖王鸿儒重量级组诗特别令我震撼,那就是惊世骇俗的《京华秋兴》(三首),这组诗作,以清峻的笔调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在这组诗中,诗人以巧妙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勾勒出了明代社会的景象和人们的心境。一,诗人通过描绘宫殿阴影和夜色的沉沉,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而庄严的京华秋夜。金壶银箭的意象,暗示了政治权力和文化精英的存在,而洞箫的美妙和纨扇的词工,则呼应了文人雅集的场景。然而,诗中却隐含着一种苍凉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时代政治的失望和对文化境遇的担忧。二,诗人以自身病困的身份,投射出了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沉重。中世功名的不易,残年的轻如鸿毛,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同时,对金根未归和菊花意向的暗示,更是在隐喻着时代的动荡和个人的迷茫。三,诗人转向了边塞之地的景象,通过铁衣万骑和毡裘逾漠的形象,描绘了边塞军民的英勇和艰辛。凯歌入塞的场景,则表达了对将士们的期待和祝福,展现了诗人对中华儿女的期盼和对国家前途的关切。总的来说,京华秋兴(三首)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展现了王鸿儒作为一位明代诗人的独特风采和对时代命运的深刻洞察。这组诗作不仅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更是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欣赏。六是先祖王鸿儒在诗作中以借景抒情见长。这在上述诗中,《襄陵分司·游历关河迹似萍》是一首极具该意境的明代诗作,通过描绘游历关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悟。诗人以“游历关河迹似萍”开篇,将自己比作漂泊的浮萍,流连于关河之间,表达了对于人生的短暂和无常的领悟。游历的足迹如同浮萍般随波逐流,一时在这里,一时在那里,感叹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奈。然而,当诗人抵达襄陵,眼前所见的景象却让他陡然醒悟。万竿绿玉,真淇澳,一点青螺,小洞庭,这些景致之美,使得诗人心生感慨,领悟到了生命的宁静和安谧。在这片宁静之中,诗人仿佛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感受到了人生的美好和意义。水中鱼藻浮游,林间莺花烂漫。这些细腻的描写,使得诗中景象更加生动,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轮回和变迁,时近槛的鱼藻,烂漫开棂的莺花,都在诉说着生命的悠长和循环。最后两句“水南居士今陶谢,恨欠新诗落素屏”,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文学创作的渴望和不满。将自己比作“水南居士”,暗示了诗人渴望安居乐业,追求心灵的平静。然而,内心的创作欲望却无法停歇,诗人仍然怀抱着对于新诗的向往和期待。总的来说,《襄陵分司·游历关河迹似萍》通过描绘游历之景,表达了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人生的深刻领悟,以及对于文学创作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这首诗作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生动的意象,成为明代诗坛上的一颗璀璨之星。
因个人学识有限,再加上对于先祖诗词创作背景和当时的政治生态缺乏详实的资料做支撑,难以深层次发掘诗词的内涵。同时为保留诗词原创的真实思想,高超艺术,所以本释义与赏析并没有做更多的延展,仅仅以一名四十多年来诗词热爱者和王氏后人的身份,怀着对于先祖敬仰的心态,有重点地将上述几首诗作进行赏析,并用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以方便族人和社会各界读懂先祖的著作。以上不足,期待族人以及社会各界专家学者雅正。
辰龙年春月于郑州
(作者 王明军,家谱排序为十八代族人,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财经网文化艺术评委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