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营养健康 » 正文

柘城县“四下基层”解民忧 乡村振兴“走前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4-10  浏览次数:55343
核心提示:“喂,你好,是乡村振兴局对吧!我要感谢我们村的帮扶人员李慧,感谢她帮助我办理慢性病卡!”4月7日,柘城县乡村振兴局便民热线接到了牛城乡李寨村村民李培德的电话,与平日里政策咨询不同,这次群众的诉求不是求助,

“喂,你好,是乡村振兴局对吧!我要感谢我们村的帮扶人员李慧,感谢她帮助我办理慢性病卡!”4月7日,柘城县乡村振兴局便民热线接到了牛城乡李寨村村民李培德的电话,与平日里政策咨询不同,这次群众的诉求不是求助,而是一封表扬信,感谢柘城县乡村振兴局的帮扶人员,他联系有关部门及时办理了慢性病卡

事情还要回到清明节假日前,李培德自己本身是军残人员,又身患股骨头坏死,行动不便,本人的慢性病卡一直拖着没有办理,希望帮扶人员能够帮助联系办理一下。柘城县乡村振兴局工作人员李慧在“四下基层”走访时发现了这个情况李慧一边搜集李培德的住院资料,一边县医保局相关工作人员联系,及时为帮扶对象办理了慢性病卡,确保困难群众能够及时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今年以来,柘城县围绕推动“乡村振兴走前列、兜底工作走前列、乡村治理走前列、组织建设走前列”,聚焦发展重点、民生热点,大力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法,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持续增强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主题教育的成效体现在乡村振兴一线。柘城县作为商丘市样本县、河南省样本县,先后接受全省、国家2022年度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均取得“好”的等次,为商丘市、河南省巩固脱贫成果工作稳居全省、全国“第一方阵”做出了突出贡献。2023年12月17日,柘城应邀参加在海南博鳌举办的“全国2023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高峰论坛”,被授予“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单位”荣誉称号,也是河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区)。柘城县产业发展案例被授予 “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技术解决方案典型案例”。

 

“数量”到“质量” 让党的声音更润民心

党员干部带头讲。结合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活动,党员干部带头宣讲政策,带头解疑释惑,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直达基层、贯彻到底。34名县级干部带头深入分管领域、联系乡村开展理论宣讲,示范带动700余名党员干部到基层宣讲1200余场次,累计受众10万余人次。创新形式灵活讲。充分运用“学习强国”、柘城党建公众号等线上载体,打造指尖学习课堂。同时,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支部书记论坛”“党员群众代表论坛”等形式,不断拓展宣讲方式方法,努力做到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学习强国”柘城融媒号观看人数突破12万,总浏览量突破50万。量身定制精准讲。坚持以群众急难愁盼和堵点难点问题为导向,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群体,对宣讲内容进行“精准加工”“量身定制”,制定多样化、精准化的“课程菜单”。主题教育以来,采取“基层点单、党校派单、讲师接单”的“订单式”送课上门110场次,培训9000余人,打通了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有效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纸上”到“事上” 让决策部署更顺民意

坚持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调查研究的重中之重,深入一线摸实情、解难题,推动调查研究下基层。坚持精准选题。县级干部紧密结合分管领域、工作实际,围绕乡村振兴、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短板和不足,精心确定34个调研课题,将基层“需求清单”转化为主题教育“调研清单”。同时,分别以“发展壮大养牛产业的创新做法”正面典型与“6.25火灾事故”反面典型案例开展解剖式调研,力争实现“剖析1个问题,解决1类问题”。坚持一线破题。聚焦实际问题,深入基层一线,以“蹲下去才能看清蚂蚁”的精神,听真话、察真情,获取生动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县级干部带头深入村(社区)党支部联系点,协调解决问题42个,示范带动全县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调研走访280余次,面对面听取群众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意见建议175条。坚持实干解题。坚持“实”字为要,通过把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着力解决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以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为契机,集思广益研究对策措施,形成一批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调研报告和典型案例,先后在《党的生活》《河南组工通讯》刊登。

“来访”到“下访” 让信访接待更解民忧

 

     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引导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主动排查问题,解决群众诉求,推动信访接待下基层。深入一线听心声。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督访机制,坚持县级干部每月到基层接访下访、乡镇干部随时接访、村(社区)干部上门走访制度,推动领导干部“沉下去”,在基层一线解决问题。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干部接访群众260余次,推动化解信访积案36件,办理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领域项目35项。用心用情解难事。以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和化解重点案件专项工作为契机,坚持标本兼治、因案施策,贯彻“有解思维”,推进难案攻坚,针对“骨头案”“钉子案”逐案会商研判,全力推动问题解决。今年以来,重点案件交办48件,已办结44起。县级干部包案解决疑难复杂信访问题交办28起,已办结22起。立足长远建机制。健全完善信访、调解、司法、综治、维稳“五位一体”矛盾纠纷多元排查调处机制,建立矛盾纠纷受理、调解处理、结果反馈等机制,截至目前,全县各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共排查矛盾纠纷2792起,调解化解2736件,矛盾化解率98%。

 “会场”到“现场” 让发展成效更惠民生

 

    坚持问题导向,县级干部主动沉下身子,带头深入基层、企业 、重点项目一线,现场办公通堵点、破痛点。在一线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对18000余家市场主体进行走访,主动挖掘企业需求,梳理问题300余个,并建立工作台账,限期销号解决,目前已全部办结;落实惠企政策,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今年以来,开展政银企对接会议五5次,成功授信率达98%,授信金额30.8亿元,由企业找银行变为银行找企业,主动上门服务。在一线攻坚重点项目。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常态化开展重点项目现场办公,深入重点项目一线,靠前指挥,现场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现场部署。认真落实“13710”工作制度,优化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配置,惠丰钻石、天晶高科、宝晟压机制造等20个项目开工建设,宝晶新材料、铭盛金刚石、业达峰钻石等9个项目投产达效。在一线助力乡村振兴。县级干部带头深入分包村,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与脱贫户对帮扶政策享受情况进行全面梳理,面对面“一一对账”;聚焦产业振兴,县级干部深入辣椒小镇、肉牛企业等,把“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和生产车间,现场解决存在问题,确保产业发展成效。全县新增肉牛养殖场122个,累计达到568个,新增牛存栏1.3万头。“柘城辣椒”荣登中国地理标志价值评价区域品牌百强榜第52位,晋升13个位次,品牌价值突破62亿元。                       (编辑:赵晨河 通讯员: 陈威 赵旭 户持国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