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走进汤阴县瓦岗镇李五屯村,宽敞明亮的现代蔬菜大棚里,李艳红等10多位村民,正在给一人来高的西红柿秧修枝打杈。
瓦岗镇包村干部王珍介绍说:这片蔬菜大棚共有5栋。其中2栋大棚分别占地10亩,另3栋大棚分别占地6亩多。主打的蔬菜产品是西红柿和菜椒。
据了解,每栋大棚每年可收获3茬蔬菜, 5栋大棚年收入达36万元左右。平时,至少有10来位本村或外村村民来这里打工,每人每天收入60块钱。到了旺季,打工的村民会更多些。“守家在地的,不耽误做饭接送孩子上学,在家门口就挣了钱,多得劲。”快人快语的李艳红说。
“今年雨水足,看这麦苗长势多喜人。”指着村子四周绿油油的麦苗,汤阴县尖端农业合作社负责人之一李希平,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连眼角额头的皱纹也在跟着跳动。
李五屯村是个传统的农业村庄。近年来,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谋求发展。各家各户单打独斗,3亩5亩土地的种植成了一个难题。无奈,村民们只好自己流转土地,每亩每年收入200多块钱。2018年,由村民郑建希牵头,成立了农业合作社,集中流转村里土地500亩,实现大地块、大规模种植。按李希平的话来说,“咱农民,种庄稼最在行,不种庄稼咱种啥?”500亩土地仍旧以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为主,要确保百姓的“饭碗子”。
土地流转后,合作社有分红,村民们有收入,村集体也受益。原来,村民每亩每年流转费达600元,收入比以前翻了倍;同时,合作社每年上交村里3万元,村集体又多了一笔收益。“这真是‘一举三得’呀。”李希平笑呵呵地说。(原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