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党史博览 » 正文

忆海溯光//一个乡官与七个县官的移民情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3-28  浏览次数:56528
核心提示:河南省淅川县时任滔河乡乡长何丽,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大迁安期间,因为移民,她先后与安置区的河南省内3个地市,7位县区长结下了真挚的兄弟姐妹情谊,也更好地推进了移民迁安工作。何丽,受组织上委派,于2008年

河南省淅川县时任滔河乡乡长何丽,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大迁安期间,因为移民,她先后与安置区的河南省内3个地市,7位县区长结下了真挚的兄弟姐妹情谊,也更好地推进了移民迁安工作。

何丽,受组织上委派,于2008年10月调任滔河乡乡长,当年11月淅川县中线工程试点移民工作启动,作为乡长的她就担任了该乡移民安置指挥部指挥长。她知道,河南省这次安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出自淅川一个县,移民工作作为当时淅川县的头等大事,滔河乡是淅川县这次移民人口最多的乡镇,她这个乡长肩上担子沉重,干好是本份、是责任,干不好坏良心、是罪人!

这次滔河乡移民涉及31个行政村,3.2万人,分别安置在省内的漯河、许昌、南阳3个地市,临颖、许昌、襄城、唐河、长葛、郾城、召陵等7个县区,24个乡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在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建设上的续建。为兴建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滔河乡历史上已经进行过四次搬迁,这次再搬迁困难更多。突出的问题是:移民人口多,且新老移民搬迁交织并存;安置点分散,移民有想法、顾虑重重;气侯差异大,生活习惯各不同,安置对接非常难。加上干群矛盾、集体财产分割等问题叠加。对此,何乡长要求自己,不仅仅是舍下身子干一场,更要不柔使命,不负重托,克服一切困难和压力,圆满完成移民迁安任务,向党和人民、向历史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了与安置区七位县区长建立兄弟姐妹感情,推进工作开展,何丽未雨绸谬。她给自己的工作确定了三条标准:一要诚意和耐心;二要积极和大胆,克服职务级差的拘谨心理;三要方法灵活,主动联系沟通,争得理解支持。何丽说,我想工作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是难免的,只要处于公心,正确面对和把握,都是能够解决的。

正是由于迁安双方都是为把移民安置好、让搬迁人员满意这个出发点一致,加上工作中何乡长超前谋划,虚心诚意,安置区的领导们高瞻远瞩、高风亮节,所以,何乡长很快就与安置区的7位县区长打成了一片。期间,有时也出现些不愉快,但过后大家都能相互包容和理解,彼此感情如旧,倍加亲切。

许昌县是滔河乡移民主要安置县,时任分管移民工作的副县长印庆跃虽为女同志,但工作大胆泼辣,敢于负责,而且一丝不苟。何乡长记忆最深的是第一次在安置地看点时,她为移民索要的“彩礼”。

2008年11月22日早上6时,何丽和分包滔河乡的县领导程立远、王培理一起到安置地看点,一路上大雾笼罩,寒风扑鼻,赶到许昌县时,已是下午1点多钟了,故此就在路边小店吃过午饭后,才给当地移民办打了电话。副县长印庆跃和县移民办主任颜富盈很快就赶了过来,热情又很生气地埋怨他们不提前告知并在外用餐。接下来,大家就一起到试点村姬家营安置点实地查看。在榆林乡,听了党委书记朱东峰的情况介绍,看到安置点崎岖不平的道路,麦田里瘠薄的土地,何乡长心里一直在打叉:这样的耕地质量与我们的期望相差太远,移民乡亲们远离故土咋能接受得了?她便鼓足勇气,即便我得罪你这位印像不错的女领导,也必须把自己的心里话讲出来,坚决调点。所以,没等看完安置点何乡长就向印县长谈了自已的看法:“印县长,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对移民乡亲们一的关心,但我说句心里话,这个安置点交通差,地力不足,我自个就没有看中,咋能让移民来住!”她还说:“我们是第一次见面,看在我们分包县领导亲自到场的份上,能不能给个见面礼呢!”淅川一行去的程立远、王培理也说:“是啊是啊,通过移民,今后都是亲戚了,移民为国家做贡献,要让他们搬来就能赶上或超过搬迁之前的生活条件是我们的共同心愿”。

印庆跃副县长面色显得为难,但又很诚恳地说:“这样吧,我马上向上级汇报,再与乡里商议商议。”十几分钟后,印县长过来说:“移民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亲人,今后我们双方是亲家,经我们商议同意调整安置点,一定会让你们满意,这算是我们今天结识的一个彩礼吧!”听了这话,何乡长上前紧紧地握住了印县长的双手,连说“感谢、太感谢了!”事不宜迟,他们一行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了下一个安置点。这一天,直到晚上8点,何乡长们一行才回到了招待所。

到了当年的12月份,何乡长应邀,带着乡里的副职领导再次来到许昌县。这一次,榆林乡将姬家营村安置点调换到了部队农场,土质比较肥,村东边是柏冢集贸市场,位置适中,大家看了比较满意。但安置点到乡政府的道路是土路,村台比较低,土地不够平整,何乡长就这几个问题和印县长交流了意见。回到滔河乡后不久,印县长打来电话告喜:“安置点提升完毕,包您满意!”何乡长随即带上姬家营村迁安组织人员再次去到安置点,同志们看后果真认可。后来又多次与印县长沟通,为村里陆续争取到了沼气池、集中供水、10千伏电力线路项目等等。

2009年农历二月初一,应印县长的电话诚邀,何乡长一行赶赴许昌县榆林乡部队农场安置点参加了姬家营村新村奠基仪式。2009年8月16日,滔河乡姬家营村移民动迁启动。这标志着淅川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试点移民搬迁工作正式拉开序幕。此时,何丽乡长激动地拨通了印庆跃县长的电话,向她致谢,也向移民乡亲们祝福!

滔河乡张庄村是淅川县这次出县外迁移民的收官之作。搬迁那天,何丽乡长在向安置区襄城县分管移民的王喜建县长祝贺时,王县长竟然兴奋得哽咽了......

张庄村是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老移民村,历史上曾多次后靠搬迁,人多地少,是个信访重点村。在这次搬迁中,张庄村又称得上是历经磨难,一波三折。这中间何丽乡长和襄城县王喜建县长体会最深。何乡长说,组织张庄村搬迁,着实给王喜建县长工作添了太多麻烦。单说张庄村安置点对接就历经反复,变化无数。第一次方案是将张庄村分为两个安置点,被何丽乡长否决了。

早些年,张庄村因为服务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建设而集中后靠搬迁后,人均只有0.15亩土地,年年靠救济,成为地方各级的包袱。1995年,经过多方面努力,淅川县已将张庄村三分之一的人口疏散搬迁到境内的厚坡镇并成建制建立了“新”张庄村,因为亲情割舍,多有不便,移民疏散后遗留问题不少,这次搬迁可不能再让老张庄人分开了。襄城县王喜建县长知道后立马在县内重新选了移民点,并初步定在了白塔寺。但白塔寺这个地方地势低凹不说,生产用地也是东一块西一块,比较分散。何乡长再次与王县长联系后感觉王县长有点头疼,因为安置地群众工作同样不好做。但当何乡长把张庄村的四次搬迁历史、把张庄村为了南水北调工程40多年守着人均0.15亩耕地无怨无悔,把张庄村移民期盼搬迁后享受美好生活的愿望,细细讲给他听了以后,王县长倍受感动。他说:“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碰上再大阻力,我们必须要把安置点选好,让移民乡亲们生活幸福,让乡长妹妹满意!”

县委常委会议上,王喜建县长带着真挚感情,讲述了张庄村的移民村史,充分阐述安置点的调整原因,并据理力争,硬是感动了于会的各位领导。主要领导最后表态:“在国家政策范围内,移民迁安代表选在哪里,我们就把安置点建在哪里!”很快,王县长一马当先,奔赴工作一线,经过多处勘察,优中选优,最终将张庄村移民点协调到了肖庄阎这个地方。这里土地比较肥沃,又集中连片,区位和交通条件也较好,何乡长看后很满意,村里迁安代表们看了也很满意,很快张庄村移民就全部在协议书上签了字。接下来的工作,按计划如期顺利实施,张庄村的移民迁安工作圆满完成,受到了省市县各级党和政府、业务部门及社会上的广泛赞誉。

唐河县是滔河乡移民的主要安置地之一。滔河乡凌岗移民新村建设时,何丽乡长在现场发现,有两户移民房屋的墙体建设钢筋没有下到数,就将怀疑告诉了时任唐河县分管移民工作的李海宪县长。李县长是建筑业行家里手,下基、砌墙、建筑材质等没有他不懂的。他当即对何乡长说:“让移民满意是移民工作的最高目标,也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和应尽责任,质量不合格必须推倒重来!”于是,雷厉风行,立马通知县移民局,一天之内把所有在建移民房屋工程检查一遍,并坚决拆掉了该两户的房屋墙体。同时又作出指示,各工地迅速召开质量工作把关会,决不允许移民建设工程上出现任何偷工减料情况,严格按照规划设计和相关制度监督施工。从此,凌岗移民新村建设和后续搬迁工作如期顺利推进,各阶段工作环环相扣,走在了省市前列。

2009年滔河乡刘伙村第一次到唐河县对接移民安置点,由于诸多因素没有成功,移民代表还直接对着李海宪县长发了火。何乡长当即阻拦并急忙拉回了移民代表。紧接着,她又向李县长说明情况,如实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并诚恳道歉,请求谅解。随后,何丽与乡党委书记一道,迅速组织力量对刘伙村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进行了拉网式排查,还邀请该村在外工作人员回村帮肋做乡亲们思想工作,南阳市移民局副局长刘贵献等带头回家做工作,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很快刘伙村移民户全部在安置点对接协议上签了字。

2010年6月17日,凌岗村作为当年淅川县第一批第一个移民村搬迁。当凌岗村移民登上开往唐河县毕店镇凌岗移民新村客车时,何丽乡长不由自主地对前来接迁的李海宪县长投去了由衷感激的目光......接下来的滔河乡刘伙村移民迁安工作在迁安双方的协同作战、共同努力下有条不紊,如期圆满实现了既定目标。

滔河乡这次移民安置最远的点是漯河市郾城区,这个地方也是该乡干部最为上心的安置区。为了让移民满意和搬迁工作顺利,何乡长多次和郾城区副区长闫慧营联系,联手商议移民事宜。闫慧营说:“妹子你放心,我们会全力以赴,确保移民安置工作三个到位:一是精心安排,组织到位;二是不折不扣,政策到位;三是不遗余力,服务到位。不管困难再大、任务再重,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做好工作,让移民满意,让组织上满意,让迁安双方干部满意。”

据了解,申明铺移民点的定址和建设,纯粹就是何丽乡长和闫慧营副区长联手合作成功的范例。申明铺村这次迁入的商桥镇安置点不仅是滔河乡安置点最远的村,而且申明铺村情况复杂,移民们思想很活跃。因此,这期间何乡长积极主动地加强与闫区长的沟通协商,在商桥镇安置点选择上,兄妹二人目标同向,认识统一。该安置点风光秀丽,土质肥沃,所处区位、交通条件、农民收入水平都很不错,移民安置点对接工作没有出现任何闪失。

新村建设工作开始后,闫慧营区长又从长计议,科学规划,还为完善新村的设施配套做了大量细致工作,为移民争得了实实在在的“大礼包”:新村内道路全部硬化,建设了村内高标准广场、超市和卫生室,同时自来水、太阳能路灯、绿化带、键身场地及器材配套等一应俱全。继之,后续的移民迁安各项工作按步就班,扎实推进实施。

何丽乡长在这次移民中与长葛市副市长张玉斌打交道最多,原因是滔河乡门伙村搬迁到长葛市后要与上集镇简营村移民合并为一个村,即丹阳移民村。原本属两个乡镇的两个村要合二为一,其中的矛盾和问题可想而知。接收地政府为此曾几次陷入僵局。为了使工作顺利开展,何乡长就三番五次不厌其烦地与长葛市张市长进行沟通协调,最终使所有问题一一得到较好解决。

长葛市是一个平原小市,土地资源紧缺,农民人均生产用地不足1亩,用地调整难上加难。对于这次安置移民,迁安双方政府同样为土地问题在对接上总是协调不到一起,经常争得面红耳亦,激动时甚至拍案而起,长时间不能达成协议。

2010年8月23日,迁安双方在长葛再次进行对接,仍因为生产用地调整、道路建设等问题,从上午10点讨论到晚上10点持续了12个小时,真可称得上是举步维艰,直到何丽乡长和张玉斌副市长最后出面,迁安双方才达成相关协议。当然,这之前何乡长与张市长已进行了充分沟通。

在新村建设过程中,何乡长、张市长通过数次协调,一道汇报做工作,最终使长葛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成了移民新村,而且率先在全省移民点内通上了天然气,拓宽了新村道路并实施美化亮化。对此,移民群众满意,迁安双方干部满意,各级领导满意。

作为迁出区一位女乡长,与安置区分管移民工作的女县长们沟通起来就更容易一些。七位安置地县区领导中有三位是女同志,临颖县副县长王红丽就是其中的一位。从试点移民滔河乡周湾村开始,何乡长就与王红丽县长打交道,经常在一起探讨移民工作中的问题、困难及产生原因,研究解决办法,分享移民工作带来的快乐和时光。时间长了,相互之间的说话也就随便一些。2011年7月该乡罗山村临近搬迁,突然有部分罗山移民到乡政府上访,要求新村内移民庭院要与当地居民一样建高楼门。何乡长听后觉得群众要求过高,所有移民点都一个标准,再说修高楼门增加的投资从何而来?但她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硬着头皮找到了王红丽县长向她提出了移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王县长被缠得实在没办法,就指着何乡长的头说,惹不起你行了吧,并答应给予协调试试看。在王县长的协调努力下,最终使移民们的美梦成真,实现了愿望。事后,王红丽县长私下里开玩笑问何乡长:“移民给你了啥好处,你非要一心提他们说话”?何乡长说:“咱不求他们说啥好话,只想让他们早点过上好日子,心里踏实无遗憾”。其实,王红丽县长在移民迁安期间,何偿不是跟何丽乡长一个心理:“做人干工作,就是要对得起移民,对得起组织,对得起良心!”

召陵区副区长罗伟民也有过与王红丽县长一样对何丽乡长的疑问。滔河乡余营村安置点规划在漯河市召陵区万金镇。在与安置地对接中移民代表们反映,该安置点所处区位、居住条件和各种设施都不错,可就是宅基地太小,无法进行家庭养殖。这对于有传统家庭养殖的余营村移民来说,无疑是断了他们一条不小的经济收入来路。对此,安置地对接工作一度受到了影响。何乡长知道后一边到移民家里了解实情做工作,一边驱车前去召陵区向罗伟民区长等寻求支持,帮助解决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一次次汇报、沟通、协调和不顾路途遥远、天气炎热,不停奔波于迁安两地的执着民本精神所感动,罗区长终于作出答复:“给我一个星期的协调时间。”听了罗区长的表态,何乡长十分高兴。不久安置地又传来喜迅,移民安置点上同意另外划出一块土地建设移民养殖场,纳入新村统一规划建设。“罗区长辛苦了!”这件事之后,何丽乡长念念不忘,她蓬人便说:“这是好区长罗伟民圆了移民的美好梦想!”2010年8月12日,罗伟民区长到滔河乡余营村接迁,在现场他找何乡长说事却见不到人,因为人车声音澡杂,手机也没有了铃声,最后还是在一个角落里见到了何丽。当时,何乡长因为皮肤严重过敏,正在强忍着疼痛推着高糖针剂。罗区长心疼地说:“何丽妹子,干活看见你,吃饭找不着你,你难道是铁打的,图啥呢!”何乡长笑着回答:“妹子就是个干活的命,认命吧。”

在座谈时,现已是淅川县寺湾镇党委书记的何丽同志很认真地给笔者说:“移民搬迁工作虽然过去了十来个年头,但每当我回忆起与七位县官的移民工作往事,一件件都记得清楚,我为接触并认识到这些优秀且敢于担当的领导们而感到非常幸运和自豪!”(作者 梁占佩于2022年6月11日书)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