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6日,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县镇为52岁的怀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程时华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丹江口市移民指挥部蔡贤忠等3位副指挥长、均县镇移民指挥部张兆华等4位负责同志纷纷赶来送程书记最后一程。湖北省移民局、十堰市移民局、丹江口市移民指挥部等单位先后送来了花圈。这是对程时华书记为移民工作作出巨大贡献的充分肯定和最高待遇!
丹江口市又要移民了。怀家沟村自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80年代最后一批移民后,这里的库区移民迁安工作沉寂了近30年,当年的移民儿女均已成为家庭的顶梁柱或聚宝盆。2008年,国家开始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又成为鄂豫两省新的时期各级会议、报刋、电台、电视台乃至民间茶余饭后、家长里短的交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眼,34.8万两省移民为了国家建设,背井离乡,远迁他地,谱写了一曲曲大爱之歌。
怀家沟村的移民建房开始了。按照长江委设计部门的移民规划和安置地做出的设计图纸及市镇村商定意见,他们先将全村194户征迁移民编成号,实行以户为单位抓阄办法,确定出各户在新村的房屋位置,然后签订建房合同。
抓阄工作进展顺利,一天便完成了任务,但签订建房合同的事阻力很大,市镇工作组的领导和几十位队员及村组干部忙了几天,一户合同也没有签下去。怎么办?2009年4月25日上午,工作组在怀家沟村部召开“诸葛亮会”研究对策,但讨论来讨论去,未曾找到有效办法。
村支部书记程时华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知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党员看的是支部,支部看的是支书”这一民间传说的深刻含义。几天之中,“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给党留什么”的初心使命一直在脑海中回响,最终让他在这个会议上作出决定,将自己原定的自购房改成外迁,以此推进全村移民工作顺利开展!于时,他猛然站起身来说:“我有一儿一女,女儿已出嫁,儿子程伟在十堰工作,房子也买在十堰,我本人又身患重病,现在我决定我家由自购房改为外迁,请组织上相信,只要我签订了建房合同,其他村民也一定会跟着签订建房合同的。”程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使与会的同志们无不被他这一突如其来的舍家为国之决定,真切的感动和赞叹!大家再三琢磨商讨后最终还是同意了程书记的意见。
下午,工作组成员冯有锐、吕正华、张有明等队员如期来到程时华家签订建房合同。到了程书记家,发现他正躺在床上输液(挂吊瓶)。其实,此时的程时华已是喷门癌晚期,癌细胞扩散,肾已经衰竭,靠的是肾透析维持生命和肛塞药物来减轻疼痛。上午的会议结束后,走在回家路上的程时华因肛塞止痛药物超时失效,2公里的路程竟让他走了2个多小时。但是,当他看到工作队员到来,许多村民也先后走进他家的时候,便强忍疼痛、吃力地起了床与乡亲们交谈起来:“搬迁是国家大事,咱们得支持;建房是个人大事,只有全村签完了合同,安置地才能开始建房,大家还得支持。”接下来,他在群众的围观下与工作队员签署了他家三层楼房、270平方米的外迁建房合同。实际上,乡亲们大多都知道,程书记完全符合移民投亲靠友条件,搬到十堰儿子处居住,但他义无反顾,为了带动影响大家,支持搬迁而牺牲小我,第一个签订了这一建房合同。
程时华的行动就是无声命令,乡亲们二话不说,一个接着一个都在建房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当天下午,二组移民户全部签订了建房合同,第二天,全村的建房合同全部签订完毕。工作队员王成宏眼含热泪十分感激地说:“群众看干部,党员看支书,怀家沟村移民建房合同的顺利签订,程书记的模范带头作用太伟大了,怀家沟村的工作也为全镇树起榜样,作出了表率!”
2009年7月12日,程时华病情加重,被再次送往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但医院没有接收他。7月14日,脖子上插着两根导管,瘦得皮包骨头的程时华放弃治疗,从此呆在怀家沟的家中边工作边用药输液。7月24日19时,年仅52岁的程时华带着未了的心愿,走完了他最后的人生路程。临终前,程时华把儿子程伟叫到跟前艰难地说:“我没有看到全村移民搬迁,你要替爸爸带好这个头,不要给国家添麻烦,就把我埋在村口,让我看着咱们搬迁……”
7月26日,均县镇党委、政府为程时华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市县镇相关方面的领导和上千名群众含泪参加他的追悼会,并依依不舍地送程书记了最后一程。
移民迁安工作在继续。怀家沟村按照既定目标,在“移民光荣”、“早搬晚搬都要搬,早搬早发展”的号召下,包括程时华家属在内的全村194户878人,从2010年4月2日开始至4月30日的28天内,分先后四个批次和谐顺利地搬入襄阳市宜城市邓林农场移民点新家,确保了“不伤不亡不漏,安全无事故目标”的实现。
在中国二元社会结构里,农民被戏称为“草根”。这个群体人数众多,库区移民是“草根”中的一部分,他们勤劳善良,憨厚朴实,不善言辞。这次中线移民,虽然还有很多人不情愿离开世代居住的家乡,甚至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但在搬与不搬的大是大非面前,他们是清楚明白的。当年的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建设,“草根”们不计报酬,不仅积极服从搬迁,而且用自己的臂膀,肩挑背扛,建设起雄伟的丹江大坝。今天,为了解决北方的干旱,他们离开世代生息之地,去了完全陌生的地方再建家园。“一切为了国家利益”,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好体现。“草根”们这种精神和品德,值得全社会的尊敬和讴歌!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既得利益,为民族、为国家一次次奉献牺牲,值得全社会对“草根”们“高看一眼,厚爱三分!”
程时华,正是这千万“草根”中的优秀代表。(梁占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