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时事快报 » 正文

史海钩沉//河南25个省直部门移民迁安包县工作的爱心合唱(省粮食局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1-26  浏览次数:24700
核心提示: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部署,省粮食局视移民为亲人,把分包原阳县移民迁安工作摆上重要位置,队员作代表、单位是后盾、一把手负总责,全心关注,

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迁安“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部署,省粮食局视移民为亲人,把分包原阳县移民迁安工作摆上重要位置,队员作代表、单位是后盾、一把手负总责,全心关注,倾力来抓,如期圆满顺利完成了5个村,1045户,4316人的移民任务,为移民群众办了很多好事实事。省粮食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先进单位,包县工作组副组长闫良兴被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南水北调办授予移民安置工作组先进个人,工作组成员姚惠全被省委、省政府授于先进个人。

一、走家串户了解民意,帮助移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2009年8月15日,省粮食局包县工作组在副局长、工作组组长杨天义带领下,当天下午就赶赴原阳县原武镇狮子岗试点移民新村建设施工现场,与县镇领导和移民办的负责同志亲切交谈,并逐街道查看移民住房及村委办公楼、学校、卫生室、超市、公共活动场所等建设情况,磋商试点村移民搬迁日期和搬迁方案。杨天义要求,我们一定要仔细做工作,把问题想得多一些,把困难解决得再认真一些,充分考虑搬迁路线、路途、路况等实际问题,努力实现“不漏、不掉、不伤、不亡一人,安全事故为零”目标,实现和谐搬迁,平安搬迁。经过各方努力,2009年8月21日和8月25日,淅川县老城镇狮子岗村试点移民231户931人如期搬入原阳县狮子岗移民新村,迁安双方干部高兴,搬迁移民群众满意。

 

省粮食局为移民群众送上慰问物资

为了解决初来乍到的移民群众之急需,8月26日上午,工作组及时将240袋6000公斤优质军用面粉送到每家每户移民手中,解决了乡亲们入住新家后的生活燃眉之急。同时,杨天义组长还带领工作组的同志们走家串户,了解移民群众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分类梳理,协调县乡政府和施工单位一一给予抓紧处理解决。移民群众舍家为国作贡献,为移民建好新家各级党委、政府责无旁贷,也是包县工作组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在第一、二批各两个移民村(下湾、新建、石门、裴岭)选址中,工作组全身心投入,会同原阳县委、县政府领导跑遍了安置乡镇的村村点点,在反复选比、综合考虑后,最终确定出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又是粮食主产区的地方为新村位置,方便了移民迁后的生产生活,迁安两地干部和搬迁群众对此都比较满意。

 

左图为2011全6月12日杨天义副局长(左一)与淅川县老城镇时任党委书记马华中商讨搬迁准备工作;

右图为2010年6月4日,杨天义副局长(右一)一行察看狮子岗新村渔塘。

进入新村规划建设阶段,他们对村委会办公楼、学校、卫生室、超市、文化广场、街道、公交车站、供排水、电网等进行统筹规划,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组织实施,旨在建一处、成一处、示范一处。具体规划建设中,工作组多方征求意见,多次与县乡领导、村“两委”班子和移民代表座谈商讨,确保了移民群众对新村选址、房屋户型、建筑材质、建设质量等满意率均达到90%以上。

二、突出重点,强化监督,确保房屋建议质量与进度

省委、省政府要求“四年任务,两年完成”,时间上不能拖延;移民工程是“国”字号工程,建房质量是百年大计,关系到移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丝毫不能马虎。因此,工作组的同志们一心扑在工作上,不怕苦、不怕累,不畏数九严寒,不惧高温酷暑,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一直守护在工作第一线。2010年11月,副局长、工作组组长杨天义的身体实在撑不住了,生病卧床20多天,但他念念不忘石门新村和裴岭新村移民房屋建设,每日打电话询问工作组成员在工地的督导情况,进行及时指导。工作组副组长闫良兴的儿子参加2010年高考、工作组成员姚惠全的儿子参加2010年中招考试,但他们没有顾上回家,一直忙碌在施工现场监督质量,督促进度。如今提起移民包县工作,乡亲们对工作组的同志们依然是赞不绝口,深表敬意和感谢!

原阳县土质沙化,又处在地震断裂带上,新村村台打桩工作尤为重要。第一批两个移民新村(下湾、新建)建设施工中,正值冬季打桩非常困难,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工作组和县移移民指挥部领导想方设法从外地调来钻机后又遇到冻土层,一个小时也钻不了一个孔。怎么办?他们就多方寻找工程专家及时改进了钻头,使这一问题很快得到较好解决,干部们看到了希望,民工们也有了奔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此,各级领导给予充分肯定,连连称赞工作组的领导们为基层的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

三、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移民平安顺利迁安

工作组在第一批和第二批先后四个移民新村迁安中,从长计议,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力求环环相扣,万无一失。一方面与迁安双方县委、县政府商讨制订了详细的搬迁方案;另一方面早谋划、早安排,每次动迁前他们就深入迁出地淅川县与各级干部充分对接,到移民村实地查看搬迁线路、路况、客货车停车场、财产装卸事宜,澄清老弱病幼和孕妇人员情况底子,安排专车服务等等;再就是及时跟进服务,消除移民群众迁后不适应等默生孤单的心里障碍:

第1、及时进行了移民搬迁慰问。在5个新村每批次移民搬迁入住的第二天,工作组就及时到移民家中慰问,送去慰问物资计款达16.8万元。

 

左图为2010年2月2日,省粮食局邀请艺术团在移民新村进行慰问演出;

右图为省粮局工作组为福逸来了慰问物资。

第2、积极开展了“迎新春送温暖”活动。为使移民在安置地过好第一个冬天、过好第一个新春佳节,工作组对狮子岗移民试点村、第一批移民下湾村、新建村进行了春节慰问,送去慰问物资达19.45万元。2010年2月2日(农历2009年腊月十九),省粮食局还特邀河南梨苑明星艺术团到狮子岗村慰问演出,梨园春10年争霸赛金银奖得主李亚南、李新伍、黄艺等20多位明星擂主纷纷登台献艺。其中李新伍、李亚南表演的小品《借缮子》、李爽演唱的豫剧《小白鞋说媒》,令移民群众开怀大笑。梨园春2007年金奖擂主张浩演唱的曲剧《寇准背靴》,更让移民群众情绪高涨,掌声和叫好声如雷鸣般不断。

为使第一批两个新村移民欢度搬迁后的第一个春节,2011年1月21日上午,工作组代表省粮食局来到新建村和下湾新村慰问,送米了大米、面粉和春联,受到了两村移民自发组织跳秧歌的热烈欢迎与感谢。

四、争取政策和资金,为移民多办实事好事

工作组积极向国家粮食局汇报,把全省沿黄地区包括原阳县在内的粳米纳入保护价收购范围,为河南产区的农民及原阳县移民争取了政策支持。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先后于2009年和2010年为原阳县移民村争取到20万元和40万元的仓房维修资金,增加了收储数量,确保了移民和当地群众的粮食保护价收购;按照农民自愿报名原则,采用国家和相关部门补贴大头、农民自筹部分资金的办法,积极开展狮子岗新村移民群众科学储粮建设试点工作,并于2010年6月22日由省粮食局在该村举行了小粮仓发放仪式,共发放小粮仓205套,价值8.2万元,其中省粮食局补贴1.64万元。

 

2010年6月22日,省粮食与为狮子岗新村移民移交的彩色铜板小粮仓

采取优惠措施,积极解决移民子弟上学就业问题。2010年7月5日,工作组请来了原阳县电影公司到狮子岗新村放映影片,同时请来国家级重点、省示范性技术学校——河南省经济贸易高级技工学校领导及招生、就业部门的负责同志到放映现场介绍学校概况,宣布招生、就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于新开辟的涉农专业农业机械化(汽车维修方向)、农村经济管理(会计、市场营销方向)、农副产品加工(食品、饲料加工方向)三个专业,实行免除学费政策;对计算机、焊工等11个专业实行零学费收缴的勤工助学政策,三年学满毕业,由学校老师带队到相关工厂、企业上班,用上班挣来的钱补交学费;对涉农的三个专业、勤工助学的11个专业和移民学生想上的其他专业全部实行助学金制度,每个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3000元;对移民毕业生实行百分之百的推荐就业举措,毕业后由学校就业部门负责向与学校有协议关系单位(企业)包括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厂企业推荐就业。这些贴心为民举措,移民群众深受感激。

 

2010年7月5日,省粮食局直属学校河南经济贸易高级技工学校校长赵清燕(左一)在移民新村宣传招生政策

狮子岗新村移民入住后,工作组走家串户了解民意,引导他们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种植、养殖和家庭手工业等多种致富门路。其中在狮子岗新村开办了织地毯工厂,并发展鱼塘98亩,建起养花大棚70多亩。移民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快致富很快在这里成为现实。(原创 梁占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