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党史博览 » 正文

史海钩沉//河南25个省直部门移民迁安包县工作的爱心合唱(省农业厅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1-07  浏览次数:45419
核心提示:河南省农业厅移民包县工作组在时任副厅长郭鹏亮的带领下,严格履行“督导、协调、帮扶”职责,牢牢把握“督导不添乱、协调不越位、帮扶尽力为”原则,积极投身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为所分包的中牟县2204户9305人移民如

河南省农业厅移民包县工作组在时任副厅长郭鹏亮的带领下,严格履行“督导、协调、帮扶”职责,牢牢把握“督导不添乱、协调不越位、帮扶尽力为”原则,积极投身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为所分包的中牟县2204户9305人移民如期顺利和谐迁安做出了积极贡献。2010年,省农业厅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一批移民迁安工作优秀单位,包县工作组成员、厅政策法规处处长琚恒功分别被省委、省政府和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移民指挥部授予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一批移民迁安工作先进个人和包县工作先进个人。

 

时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宗义(左一)到农业厅包县工作组驻地看望工作队员

一、视移民为亲人从心底做起

中牟县这次承担的库区移民安置任务特点是:移民户数多、搬迁次数多、安置点数多(涉及9个村10个安置点,搬迁11个批次)、协调工作量大、建设任务繁重。自2009年试点工作以来,省农业厅包县工作组始终以移民满意为出发点,积极会同中牟县委、县政府及时组建移民安置指挥部,设立专项工作组,科学谋划、周密部署移民工作,并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标语、宣传手册等媒介,广泛宣传移民迁安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有关政策。中牟县电视台制作出五集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专题片,宣传南水北调的重大意义和对中牟县的好处,宣传广大移民“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的奉献精神,宣传安置地优越地理条件和发展前景,增进迁安两地群众的相互了解和支持配合与关心关爱。工作中,他们深入库区乡镇、村,与移民群众交朋友,详细了解其所思所盼,还与县领导一起赶赴淅川县,征求县镇政府意见,逐村听取移民代表对搬迁工作的建议和想法,就组织领导、对接定点、三通一平、新村建设、搬迁路线、特殊群体照顾等工作进行细化量化。对工作中排查和移民反映出来的问题迅速制解决方案和工作计划,建议指挥部和相关部门抓紧时间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倒排工期,早安排、早行动、早落实,实行跟踪督查。为强化各级责任,工作组还倡导实施了移民迁安工作考评办法,从新村建设开始,将办法纳入安置乡镇的目标管理,明确乡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按照省移民指挥部确定的时间节点,以乡镇为单位实施考核,奖优罚劣,收到了很好效果。如,第二批移民工作开始后,工作组与中牟县商定,从3个乡镇分别选派一名科级干部、两名工作人员提前分驻3个对应的库区移民村,强化对接交流,并邀请淅川县金河镇分层次、分批次组织人员到中牟安置点考察,积极为移民代表与原居民的亲切交流创造条件,县政府还满足移民代表的意愿,垫资900多万元,实施了18公里的对外连接道路铺设,移民群众满意,更卓有成效地推进了工作。

该县这次移民分为11个批次搬迁,其中试点搬迁两批次,先后于2009年8月20日和8月25日,顺利搬迁185户787人和61户307人,入住姚湾移民新村;第一批移民3个安置点,653户2645人,分别于2010年8月14日、8月17日和8月20日搬迁入住万滩镇毛庄安置点、官渡镇西吴安置点和狼城岗镇瓦坡安置点;第二批5个安置点,共1245户5321人,先后于2011年7月31日、8月3日、8月8日、8月11日和8月15日迁入移民新村;2011年10月26日,淅川县金河镇金源社区60户245人移民也顺利入官渡镇水溃安置点。整个移民搬迁工作实现了圆满和谐顺利和安全无事故目标。

 

时任省农业厅副厅长、工作组组长郭鹏亮(左二)一行察看安置点建设情况

二、发挥职能优势全力帮扶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移民安置指挥部的指示精神,工作组在广泛征求农业厅有关处(站)意见的基础上,于2009年8月13日出台了河南省农业厅《关于贯彻落实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作实施方案的意见》,2009年9月3日又出台了《河南省农业厅落实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配套政策措施工作方案》,为农业厅包县工作组乃之全省各地做好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工作提供了政策、项目、资金、技术、人员、制度等强有力的保障。

中牟县狼城岗镇全店村,是2010年8月20日从淅川县金河镇整体搬迁而至,全村200余户848人。为了适应新环境,使移民稳下来、快致富,工作组会同县镇领导及时引导召开了村民代表和联户代表会议,确定“以土地流转为载体,以公司经营为主导,大兴招商引资”的发展思路,将村里700多亩土地出租流转给不同的公司发展温室大棚。2011年6月,又引进河南省黄泛区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每年每亩土地流转资金1200元,5年一个周期,与村委签租赁合同。公司利用人才和科技优势,先后建成高标准日光温棚120多个,种植香港菜心、芥蓝等高档蔬菜,供香港、郑州和南方多个城市市场,企业的大多工作岗位由全店村民承担。根据《郑州市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产业发展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试行)》,他们督导财政部门按照市县财政1∶1匹配、每人每年1000元产业发展资金的相关政策,为全店村连续扶持了5年。期间,村集体还利用移民后扶政策争取2000多万元发展项目,先后招商7家饲料加工企业和蔬菜种植企业,实现了“企业发展、集体壮大、移民受益”的合作目标。几年来,全店村已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多家高校及科研单位合作,主要加工猪、牛、羊、鸡、魚等优质饲料,产品已销往河南、湖北、安徽、山东、陕西等10多个省份。蔬菜大棚秉承科学管理,引进优质产品,不断自我创新,产出绿色无公害蔬菜,尤其是水果番茄、精品小吊瓜、奶香草莓等远销上海、香港、澳门等南方城市。村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22年全村人均经济收入2.5万元,村集体收入超百万元。村集体收入中60%给群众分红,40%用于缴纳移民新农合和小金额保险,支付村民水费、垃圾清运费、2名校聘教师工资和村校的水电费等。如今,迁往中牟县的淅川县库区移民像一粒粒种子,落进异乡生根发芽,而且枝繁叶茂,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快致富目标,并昂首阔步,正在走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促进移民村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省农业厅从2010年开始,连续三年从农业结构调整专项扶持资金中先后安排750万元、500万元和750万元共计2000万元,对全省接收安置移民的27个县(市、区),125个移民安置点进行了扶持,每点10万元,要求按照现代农业发展和“扶优、扶大、扶强、扶品牌”原则,结合当地区域和资源优势,以打造移民村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和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为重点,扶持了一批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已初具规模的特色农业、畜牧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左图为时任包县工作组琚恒功(右)在姚湾移民村大棚内指导种菜

右图为副厅长、工作组长郭鹏亮(右二)一行春节慰问移民困难户

工作组还充分发挥农业人才、技术优势,主动与中牟县结合,对各安置点的移民积极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对考试合格者发放全国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为参加培训人员免费牵线搭桥、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寻找外出就业路子。2009年和2010年,工作组还协调有关部门对报考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和河南省农业经济学校的学生优先录取,对家庭经济较困难和困难移民子女减少或免除了学习费用。

三、统筹社会资源实施阳光雨露

农业厅包县工作组有计划、有重点,坚持不懈地对移民尽力帮扶,共落实各类农业项目帮扶资金1亿元。

2010年4月16日,农业厅在郑州召开了全省移民安置工作农村沼气建设座谈会,南阳、平顶山、许昌、漯河、郑州、新乡等6个省辖市和27个相关县(市、区)的农业局主管局长、能源环保站站长参加了会议。副厅长、厅包县工作组组长郭鹏亮到会讲话。农业厅坚持“优先安排、全面确保”的原则,将全省第一批、第二批移民安置村全部纳入国家发改委、农业部下达的2010年第一批和2010年第二批农村沼气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中,涉及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的27个县(市、区)37433户移民,都享受到国家沼气建设补助资金每户1320元,共计4941万元。全省186个移民新村均由国家扶持建设沼气服务网点,每点补助资金5万元,共计890万元。全省移民沼气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总计达6000万元。为加快移民村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移民村农业区域布局,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包县工作组争取并实施了农业结构调整专项扶持资金2000万元。

 

左图为省农业厅组织农业高级专家给移民讲授农业科技知识

右图为省农业厅慰问移民乡亲及科技下乡活功

工作组还积极争取在安置区和库区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项目,加大绿色证书培训力度,建设农民科技书屋,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加大了“阳光工程”对库区和安置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支持力度,共安排27个移民安置县农民培训4万人次,财政补助资金近2000万元。

 

时任农业厅副厅长、工作组组长郭鹏亮在迎接移民欢迎仪式上

根据省移民指挥部总体部署,包县工作组服从组织安排,按要求先后三次完成了所分配的移民工作阶段性互督互查任务。2010年7月27日开始第二批移民安置点“三通一平”互督互查工作。省农业厅工作组一行6人,在郭鹏亮副厅长的带领下,先后督察了南阳市宛城区、新野县第二批共五个移民安置点;漯河市临颍县第二批两个移民安置点。2010年12月2日—4日,工作组分赴南阳市宛城区、新野县和平顶山市郏县,对两市三县第二批6个移民安置点房屋建设情况进行互督互查。2011年10月19日—21日,郭鹏亮副厅长专程从外地赶到南阳邓州市,带领包县工作组对白牛、九龙、孙沟等17个第二批移民安置点的房屋修缮、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进行了全面督察和考核,如期完成指挥部安排的督察任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作者  梁占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