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教卫旅 » 正文

牛口峪古战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1-05  浏览次数:56301
核心提示:牛口峪位于荥阳市北邙乡西3公里处。这里依山傍水,峰岭相峙,其北3公里即是滔滔黄河,向西只有一条通道,在崇山峻岭中,逶迤直达虎牢关。东南诸峰连绵起伏,可襟带汉霸二王城,锁定东西通道,切断郑汴中枢,是虎牢关以东的一个军事要地。

牛口峪位于荥阳市北邙乡西3公里处。这里依山傍水,峰岭相峙,其北3公里即是滔滔黄河,向西只有一条通道,在崇山峻岭中,逶迤直达虎牢关。东南诸峰连绵起伏,可襟带汉霸二王城,锁定东西通道,切断郑汴中枢,是虎牢关以东的一个军事要地。

     据《新唐书·窦建德传》记载:窦本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在隋末的社会动乱中,他率先起义,布控燕赵等地,隋炀帝大业13年,在河北自称夏王。唐高祖武德4年,秦王李世民率兵围困洛阳的义军王世充,窦建德即率30万大军,强渡黄河,连连拿下管州、荥阳等地后又率兵西进,借助牛口峪险要的山势布阵,欲与李世民一决雄雌。

     当时,李世民已率精兵三千,占据了虎牢关,并摆开了决战的阵势。窦建德依仗兵重势大,对李世民的几千兵卒不放在眼里,就出兵牛口峪,西进汜水城下,安寨扎营,以图速决。李世民登上武牢城观阵,见窦兵连营,即按兵不动,伺机而行。

     当时,正值夏暑,窦军一路远征,又加之天热燥急,纷纷到汜水河饮水洗浴,阵列于是散乱。李世民乘暮鼓暑热未退之时,从武牢关三面率精兵轻骑,夜袭窦建德兵营,夏军猝不提防,军阵大乱,一番厮杀,便溃不成军东逃而去。李军一边封锁黄河渡口,一面乘势追击,窦建德退到牛口峪的险恶丛林中藏匿起来,李军到后,放火搜山,把窦建德率领的30万人马,围剿在峪内,杀伤过半,剩部投降,窦建德也在搜山围追中,中箭受伤而被李军所擒,后羁押到长安而毙命,一代农民领袖,竟因轻敌疏乱而一败涂地,让人叹息。李世民也因以少胜多而赢得了武牢之战,奠定了后来大唐王朝的基础。

     后有童谣曰:“豆(窦)入牛口,得势不久。”这也是后人对窦建德在此失败的惋惜。窦建德被擒之处,立有建德碑一通,以作怀念。牛口峪因此,也成了黄河岸边的一处胜迹了。


附:

《建德城遗址》

     建德城遗址位于河南省荥阳市高村乡西北之牛口峪村。

     建德城遗址,俗称黄牛寨,西北部隔仓头湾与黄河相望,现存长约200米,宽约120米,面积约2.1万平方米。地理坐标为北纬34°55′18.7″,东经113°19′48.6″。该城是依据台地边缘的自然地形用夯筑土墙围护而成的,平面形状不规则,西南角被取土挖掉,现存城墙,仅有北段大部和南墙一段,北墙一般高2.5米左右,南段最高近5米,夯层较厚,层次不甚清晰。城内未发现其它遗迹。2006年修建的黄河浮桥引线公路穿越城址,将遗址一劈为二。

     隋末唐初,窦建德为解洛阳王世充之围,率数十万大军往救洛阳,与率兵前来阻其西进的秦王李世民大战于今汜水虎牢关一带,史称武牢之战。战争以秦王李世民大胜,窦建德大败并被生擒而结束。战争期间,牛口峪一带是窦军的大本营,窦建德在板渚(牛口峪北部一带,已陷于河)筑宫。此城即传为当时窦建德所筑之军垒。

     1987年5月6日被荥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荥阳县文物保护单位。

 

     故事发生地:河南省郑州市荥阳高村乡牛口峪村黄牛寨。

     故事主人翁:唐王李世民在牛口峪古战场大战窦建德。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