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区域快报 » 正文

河南叶县郑鹤凌:婆婆也是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1-04  浏览次数:51657
核心提示: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再无归途。“妈,你别多想,你这病不是啥大病,老年人常见病,做个小手术,可快就恢复,你得有信心,我们都陪着你呢”。2024年1月3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夏李乡曹王村臧秀莲病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再无归途。

“妈,你别多想,你这病不是啥大病,老年人常见病,做个小手术,可快就恢复,你得有信心,我们都陪着你呢”。20241月 3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夏李乡曹王村臧秀莲病床前,儿媳郑鹤凌对准备做搭支架手术的她说出的一番贴心话。

  自古婆媳多不和,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现实生活中,因为各种家长里短,鸡零狗碎,婆媳“相看两厌”的现象司空见惯。然而,对于郑鹤凌来说,和丈夫结婚16年,育有两个儿子,家庭幸福美满。而最让人称道的是,她和婆婆处得像朋友一样。

2024年元旦假期,郑鹤凌远在外地上学的儿子放假回来,她第一时间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家里看望公公婆婆,不仅给婆婆买了新年礼物,还和孩子一起帮婆婆做家务、聊天,一家人其乐融融。不料,当天下午婆婆突发疾病,郑鹤凌及时把她送到平顶山新城区第一人民医院,晚上又在医院陪护。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新年的第一个长夜,我陪你一起度过,生活里风雨袭面,让人无所畏惧的就是身有可靠心有所依.....”元旦当夜,郑鹤凌陪护婆婆时写下了一段话,字里行间充满对婆婆的深情。

前些年,郑鹤凌是个“工作狂”,即使这样,她也从来没有忘过婆婆的生日,逢年过节给婆婆总会带着孩子回到家里给婆婆过生日,偶尔忙碌顾不上回去,她和婆婆“煲电话粥”半个多小时,两人好像总有说不完的体恤话,婆媳间相互惦念、牵挂,胜过母女。

“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情就是遇见了一个好媳妇,凌凌人特别好,别人的儿媳妇都不喜欢和婆婆在一起,俺的凌凌就喜欢和我在一起,心里老想着我,换季节或者逢年过节总是给我买衣服和各种礼物,每次回去了,帮我干家务,给我捶背,陪我唠嗑,就跟自己的朋友一样。现在她自己也生着病,还到医院里照顾我,给我陪护,我心里可暖和、可敞亮、可幸福,也可心疼她,不想拖累她”。

孝父母之身容易,给父母买衣服、买礼物,然而孝父母之心的人却并不是很多。从婆婆的衣食住行到身体健康再到愉悦心情,郑鹤凌却能做到孝婆婆的身和心。

郑鹤凌在县城长大,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从小教她做善良有爱、温暖有光的人,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她心田播下了向善向美的种子。结婚后她从未嫌弃在乡下生活的婆婆,用一颗真心和孝心待婆婆,用文字和视频记录婆婆日常,用点滴行动为孩子做榜样,这些让周围的朋友和邻居都为之赞叹。 

“有一次,凌凌过生日,她婆婆给她打电话,俩人在电话里聊天气、聊健康、聊家人,这一聊就是半个多小时。凌凌这个城里人对农村婆婆这么好,真是太难得了”。朋友岳春香说到郑鹤凌和婆婆的关系,都好生佩服和羡慕。

“婆婆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她很勤快、能干,吃了不少苦,特别不容易,我很理解她。我觉得婆婆人可好,啥时候心里都想着我,真的就和亲妈一样”。郑鹤凌幸福地说。

(编辑;马文忠  通讯员;甘春丽)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