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为南召县云阳镇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打造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云阳镇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构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格局。大力发展苗木花卉、食用菌、品种桃、有机蔬菜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玉兰+”、“辛夷+”、“林果+”、“品牌+”多元融合的发展模式,夯实富民强镇基础。同时重点培育玉兰园、花木城、三益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上档升级,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农户依托龙头企业发展、销售农产品,不断提升发展空间,稳步提高农民收入。
注重人才培育,助力就业致富,实现“生活富裕”。乡村要振兴,人才必振兴。近年来,云阳镇牢牢树立“人才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一方面,加快农村实用性人才培育工作,精准把握培训方向,围绕电子商务、畜禽养殖、苗木花卉种植、餐饮服务等方面,助力广大劳动者走上广阔就业大道。另一方面,营造重才惜才爱才的良好氛围。依托国家政策的扶持,促进返乡人才领办创办新兴产业、组建农民合作组织,同时,在经济待遇、政策支持、后勤服务方面予以保障。全方面服务人才的发展,助力农民群众实现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望。
聚焦组织领导,育强干部队伍,做到“治理有效”。云阳镇坚持以精细培养、规范管理、考核督导为抓手,大力实施“头雁领航”工程,着力打造“硬核”村级带头人队伍。以严格督导倒逼村干部担当作为,实现由“挑的起”到“干的好”转变。以党建引领全科网格化建设为契机,选拔有担当、能力强的年轻同志担任网格工作人员,为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共设置专职网格员353个,兼职网格员1287人,常态化走访排查,党群干群凝聚力全面增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靶向整治问题,改造提升形象,彰显“生态宜居”。云阳镇充分发挥镇区10个数字乡村平台监控功能,对人民路、建设路、五一路等主要干道两侧的私拉乱建、违规停车、店外经营等行为开展专项整治,整治违规停车100余起,规范流动摊点90余个,拆除违规棚架55处,取缔废品收购站1家,镇容镇貌得到显著提升,特别是对火车站广场7处约500平方的私搭乱建进行依法拆除,火车站周边环境得到极大提升。同时完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盘活闲置地块,不断增强城镇引带力、承载力和吸纳力。完善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构建乡村大美格局。
完善配套设施,丰富文化内涵,奠定“乡风文明”。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云阳镇一方面加强对农村群众思想道德教育,通过文艺演出、技能培训班、村广播等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友爱、向上向善的良好村风氛围。另一方面,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升镇区承载能力。升级改造基础设施,同时投入美化资金50万元在全镇种植红叶石楠、冬青、玉兰等品种苗木4.2万棵、撒种花草种子万余平方,提升镇区品味,满足群众生活需求。
下一步,云阳镇将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褚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