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教卫旅 » 正文

极点定位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9-20  浏览次数:55807
核心提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句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话,定位着主人公保尔的人生,也激励了无数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句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话,定位着主人公保尔的人生,也激励了无数人。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无数个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到哪里去?我要怎么办?这就是一个人生观的问题,人生定位的问题。如何回答好这些问题,决定着人生的方向,决定着一个人的价值。本文着重从工作定位的角度来作研究。

一、有一种定位叫做极点定位

当下,“定位”是一个很普通的概念。我们要出发,打开手机定位,我在哪里,要到哪里去,几秒钟的时间搞定。但手机的定位,只是一个地理和信息的概念,或者是人生极短暂的一段旅程的概念,而人生定位却是一个大的概念。

在商业领域,提起定位一词,人们很自然会想到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1972年,他们在美国《广告时代》杂志上发表《定位新纪元》一文,首次提到了定位这一概念。他们的理论指的是产品在未来的潜在客户脑海里确定一个合理的位置。定位理论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以后五十年,定位理论不断完善,深入人心,几乎任何企业和产品都在使用这一理论。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定位一词是这样注释的:①用仪器对物体所在的位置进行测量。②经测量后确定的位置。③把事物放在适当的地位并做出某种评价。循名定位,抓好产品价值定位。

定位是有层次的。大体可以分为几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无定位。对人生,对工作,无计划,没打算,顺其自然,随波逐流,走到哪里算哪里,过了今天不想明天,加上定位模糊不清的人,在人群中占大多数。做这种定位的人,就是人们平常说的无头苍蝇,漫无边际地乱飞,毫无目的地在海上漂。第二种情形是低点定位。对人生,对工作只是作一般性的考虑,一般性的计划,无远大目标,得过且过。做这种定位的人胸无大志,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好,只求及格,不求良好。遇事抬抬脚能够得着,不会跳起来去够,小得即满,小富即安,这种人在人群中也为数不少。第三种情形是高点定位。对人生,对工作,有一个较高的目标,有大的方向和追求,其目标实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做这种定位的人,有追求,有情怀,称得上是“志士”,这类人在人群中占比不大。第四种是极点定位。极就是极限,极点定位就是极限定位、最高定位,对人生、对事业有着极高的追求,遇事追求完美,追求至高无上。做这种定位的人不同于常人,几乎可以称作“另类人”。这种人有鸿鹄之志,他们在实现自己人生定位的同时,也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这类人在人群中是占少数的。

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极点定位的例子数不胜数。

思绪回到1800多年前的中国东汉末年,那篇在中国历史的星空中光彩耀眼的文章《隆中对》,正是“一对定三国”的绝佳例子。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有一本书叫《把信送给加西亚》,故事所讲述的是在19 世纪美国和西班牙的战争中,美国总统麦金莱急需一名合适的特使去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此时,挺身而出的一名年轻中尉——罗文,在没有任何护卫的情况下,孤身一人出发了,一直到他秘密登陆古巴岛,古巴的爱国者们才给他派了几名当地的向导。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徒步三周后,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

看起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一个任务,罗文靠着绝对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完成了。为了表彰他所做的贡献,美国陆军司令为他颁发了奖章,并高度称赞他说:“我要把这个成绩看作是军事战争史上最具冒险性和最勇敢的事迹。”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将读书分为三种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为读书人作的定位,同样也适用于各类人群。

历史是研究问题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事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其中许多重要的事件正是极点定位的结果。中国革命道路的定位是什么?照抄武装占领城市的苏联模式,实践证明行不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人民革命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总战略,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长征是伟大的战略转移,但长征之路如何走?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历经波折,党带领红军向敌人力量薄弱、红军力量相对发展较好的地方去,“到陕北去”就是一条正确的路子。抗日战争爆发,中国何去何从?毛泽东同志《论持久战》一文,给出了科学的论断,指出中国革命不是“亡国论”,也不是“速胜论”,而是“持久战”,给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方向。抗美援朝战争是打还是不打?我们党综合研判国内外形势和未来发展认为,“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打出了战略主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标志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才有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一个崭新的历史方位的定位。党的二十大,对建设现代化强国作出定位,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极点定位的特点和极点定位法

衡量一个定位是不是极点定位,主要看是否具备这样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时代性。时代是思想之母,一个极点定位,必然是时代的产物,是解决时代之问的答案。二是前瞻性。要站得高,看得远,看得准,无论对整体还是局部,长远还是近期,是总体还是单项,要超前一步,超人一筹。三是系统性。从大局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从长期到现实,都要进行系统性谋划。四是原创性。能否称得上极点定位,原创性是重要的衡量标准,这种原创是理论水平长期积淀的结果,是工作实践创新发展的结果,是个人深思熟虑的结果,是完全的个人“知识产权”,这种原创性,往往给人极大的新鲜感和震憾力,是久旱逢雨的盼望已久,是吸引群众的强磁场,是推动工作的强动力。五是辩证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极点定位须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对客观事物和现实工作进行阐释,对未来发展进行创新性谋划,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六是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能不能推动实际工作,是衡量一个极点定位是否有效的试金石,一个科学的思想和定位必然是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伴随着实践不断深入和认识不断深化交织进行的过程。

再来研究一下极点定位法。所谓极点定位法,就是采用极限思维来进行定位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五个极点”:极点情怀、极点知我、极点识情、极点谋划、极点实践。

极点情怀。激情是一种爱,一种责任,是一种干不好对不起自己良心的道德承诺。有些人在一个地方工作不是定位干什么事,定位如何改变一方,而是定位我什么时候走,定位什么时候提拔,这还谈得上什么极点定位呢?我曾经多次观看电影《杨善洲》,他太伟大了。作为一个地委书记,退休后不是到大城市享清福,而是践行“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回到自己的家乡大凉山,卷起铺盖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22年,把5.6万亩荒山变成绿洲,并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国家。

极点知我。要确定好定位,首先要弄清楚“我是谁?”这个问题。一般讲,要做到极点定位,定位者必须有高尚的追求,有战略的眼光,有足够的知识,有丰富的经验,有果敢的性格,这是对个人素质的基本要求,如果个人没有自知之明,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长短,就无法做到极点定位,即使作了定位也实现不了。胸无笔墨而志在千里式的所谓定位,显然是不行的。

极点识情。实事求是认识问题、把握事物的根本原则,极点定位必须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之上,在极点定位时,必须对当地的发展基础、发展前景等总体情况作一个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在搞清吃透的基础上再决定,如果脱离了基础,超越了发展的阶段,极点定位出来的东西就是不可能实现的空中楼阁。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当省委书记要走遍所有的县,当县委书记要走遍所有的村,那么当乡镇党委书记,应该要走遍所有的“组”,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情况摸清。

极点谋划。极点定位的最大特点在于“极点”,而不是“高点”,更不是“低点”。对于一个区域而言,知晓了一个地方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交通、资源禀赋、风土人情、基础条件等等,经过极致思维,有时是若干次的校正,才能对一个地方的发展作出极致化的定位。有的同志到一个新单位,没有经过深入的调查,也没有经过深入的谋划,匆忙定调,是不科学的。

极点实践。再好的定位,需要经过实践方能变成现实,需要经过实践才能检验其是否符合实际。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工作扎实,定好的目标就矢志不移地去干,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去实现,将极点定位的目标具体化,项目化,这种极点定位配合极点落实,就能达到目的。反之,如果光有目标,没有行动,再好的定位也只能是一张白纸。如果目标定得太大,而实践跟不上,最终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

三、极点定位阶段论

极点定位涉及到定位实现的阶段性问题。整体和部分是哲学的基本概念,阶段性是发展的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经历着一个过程,有的是一个相对简单的过程,有的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相对复杂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着若干的阶段,呈现着阶段性的特点。极点定位一般对应着大局、大事,阶段性特征更加明显。

“分步走”正是对整体性和阶段性规律的科学把握。对于人生而言,一般要经过少年、青年、壮年、老年阶段;对于工作而言,一般地要经过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对于一个单位、一个区域的发展,一般地要经过初始阶段、初步发展、继续发展等阶段。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实践基础上,探索形成了“分步走”的战略,对于发展规律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和把握。

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写道:中日战争既然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那么,就可以合理地设想,这种持久战,将具体地表现于三个阶段之中: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不能预断,但依目前条件来看,战争趋势中的某些大端是可以指出的。客观现实的行程将是异常丰富和曲折变化的,谁也不能造出一本中日战争的“流年”来。然而给战争趋势描画一个轮廓,却为战略指导所必需。所以,尽管描画的东西不能尽合将来的事实,而将为事实所校正,但是为着坚定地有目的地进行持久战的战略指导起见,描画轮廓的事仍然是需要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两步走”安排。报告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按照阶段论的要求,对于极点定位,要实现目标,必须辅之以相应的阶段,采取“分步走”的战略,在“分步走”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目标,校正前进航向。一个区域的发展,都是渐进式的、阶段式的发展。领导者在极点定位目标任务的同时,也必须极点定位工作措施方法,定位工作作风,形成一个极点定位的系列,再通过一个个的发展阶段才能实现。一届班子再有本事,在三五年的时间里也很难说可以干成大事,只有一届接着一届干,极点定位镜头不变,经过一个相对长的历史时期,才真正能产生大的变化。

四、极点定位现在进行时

极点定位魅力无穷。对于一般人而言,当他还不知道定位这个概念的时候,对人生、对工作未来没有一个定位,有些定位也可能是准确的,符合实际的。但当他认识到了有定位这个概念的时候,当他知道还有一个叫做极点定位的时候,眼前可能豁然开朗。极点定位打开了人们的视野,当你身处困境时,看到的都是困难,而极点定位的思想,会让你眼界大开,会看到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名言流芳千古,作为当代的年轻人,也要胸怀天下,把自己的人生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紧密连在一起,极点定位自己的人生,这样才能干出一番成就。牛顿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这个支点或许就是极点吧。站在太空看地球与站在地球看地球不会是一个样子,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有一个极点的问题,那么对于宇宙呢?观察宇宙、研究宇宙、适应宇宙的过程中,人类也可能存在一个极点问题。

极点定位适用每人。极点定位是人生定位的一种方式,它适用于每个人。人们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对于当兵的人来说,从入伍的那天起就应该立志当将军;对于一名青年学生来说,当走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刻,就应当胸怀天下,穷经皓首,立志报国;对于一名乡村青年,在自己的家乡,就应该担起乡村振兴的担子,建设富美家乡;对于一名企业职工,就应该立足岗位,面对市场,向死而生,尽力拼搏;作为一名干部,就应该心系百姓,为群众服务,科学发展。从领导和一般人员的角度来看,对工作人员的境界也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领导交办的工作没办好,受到了批评;第二种是领导交办的工作按照要求办了,达到了当初的目的,领导不表扬也不批评;第三种是领导交办的工作办得很好,超出了领导的想象,受到了领导的表扬。做工作当选择第三种。

极点定位定位现在。定位无所谓早晚,什么时候都是合适的。以前没有定位,那么现在用极点定位的思想来对照对照,来标一标,来定一定,就有可能擦出思想的火花,就可能照亮人生的一段路。青年人需要极点定位,是因为青春的呼唤,而老年人同样也需要极点定位,因为这是一个新起点。(纪维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