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今日南阳 » 正文

党员包联共建兴 “抱团”“破圈”“红旗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9-11  浏览次数:57873
核心提示:安阳市文峰区西关街道红旗渠社区成立于2003年,辖区东起彰德路,西至京广铁路,南起马市街,北至文峰大道,总面积约0.13平方公里。辖区内4个企事业单位,1个农贸市场,168家商户,居民904户2402人,5个楼院18栋楼37个

安阳市文峰区西关街道红旗渠社区成立于2003年,辖区东起彰德路,西至京广铁路,南起马市街,北至文峰大道,总面积约0.13平方公里。辖区内4个企事业单位,1个农贸市场,168家商户,居民904户2402人,5个楼院18栋楼37个单元和90户平房院,分6个网格管辖。该社区先后获得市级平安示范社区、市级法治示范社区、市级示范网格、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近年来,文峰区西关街道红旗渠社区党总支着眼于破解社区治理难题、强化居民“自治”理念,突出用好“党建+”模式,抓实“五星”支部创建,立足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形成党建互联、信息互通、服务共抓、综治共管、成果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蹚出了一条党建根植社区、发展引领社区治理的“红旗渠路径”,探索形成西关“红旗红”党建品牌。

用好“党建+”优势,整合资源,形成“抱团”合力。

坚持党建引领,红旗渠社区党总支立足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整合各领域资源,切实发挥辖区单位、行业部门、组织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变支部号召为群众主动参与的自觉行动。社区老年人多,定期开展义务理发、爱心义诊等活动;空巢老人多,开设日间照料食堂,同过“母亲节”、“共话重阳情”;退休老人多,就建立底册,组建“寻梦文学社”、“圆梦歌声汇”。正是这一件件,一桩桩简单而平凡的生活小事,让党员站出来了,把民心聚起来了,使生活美起来了。

坚持“红色领航”,党员包联,搭建自治平台。红旗渠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和基层治理主力军作用,把发动党员参与包联作为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构建了七长一员四级网格体系。由社区“两委”干部担任网格长,同时作为各自楼院的党建指导员,在4个楼院成立小区自管小组,推选红色院长、楼栋长,为楼院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打造了小区红色物业、红色阵地,宣传红色文化,举办红色活动,营造文明向上的居住氛围,挖掘动员小区党员加入业主委员会;在社区党总支的筹建下,成立了由老党员、老干部、老退伍军人、律师组成的红色协商民主议事会,至此形成了党支部+物业+业委会+议事会+N的红色之家基层治理体系。通过动员党员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经验优势,紧扣基层治理难点重点,做新做实基层自治新路径。在烟草专卖局家属院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红旗渠社区党总支书记李静静带领红色议事会5名成员,搬着小板凳,连续两周每天去院里做群众工作,向群众说隐患、讲道理,终于顺利拆除,打响了办事处老旧小区改造的第一枪。

聚力赋能共赢,联动共建,促进“破圈”融合。红旗渠社区通过引导不同社会主体“破圈”融合,推动基层治理方式从社区主动向共治协同转变,推动共建单位在党建上联动共建、业务上融合发展,从而达到双向共赢的目的。辖区内有红旗渠集团、安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直属分局、安阳市烟草专卖局及党建共建单位文峰区人社局和安阳卷烟厂等企事业单位。社区党总支牵头与辖区单位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发挥驻区单位、帮扶单位资源优势,围绕社区建设和社会治理中心任务,为社区解决实际困难。在凯旋大厦商业楼推动“红旗红”远程教育流动直播间、在“创艺”装饰公司设立共享驿站,红旗渠集团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功能室免费提供场地,帮助社区做细做实做优服务,推出更多便民利民措施。社区党总支在疫情和复工复产期间,发挥党建资源和组织优势,与共建单位互联互通、互帮互助,聚焦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架起了社区党组织服务企业,政企合作共赢、融合发展的连心桥,推动构建优势互补、双向共赢的共治格局。(张亚晶)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