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乡村振兴 » 正文

文旅助力 共创和美乡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8-25  浏览次数:53078
核心提示:本网讯(马文忠)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总要求的进一步体现。今年以来,舞钢市文旅局推动和美乡村建设提质升级

       本网讯(马文忠)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总要求的进一步体现。今年以来,舞钢市文旅局推动和美乡村建设提质升级,着力打造高品质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版”。

推动文化“三下乡”活动提质扩面、提档升级。为了进一步落实文化惠民政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舞钢市文旅局扎实开展送戏下乡、公益电影放映工作。至目前已开展送戏下乡290场,开展公益电影进乡村1796场次,进社区、进敬老院、进工地436场次,进校园300场次,累计观众达到40多万人次,为广大基层群众送去经典戏曲、电影节目,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观赏到高质量有品味的精彩戏剧影片,也让群众在观赏过程中加强交流,增进彼此之间感情,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的力量。与此同时市文旅局还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成功组织举办全市民间艺术大赛和广场舞大赛。来自全市各个乡镇办的47支表演队,2771人参加了比赛。把群众唱、群众跳、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的文化舞台搭到群众家门口,让和美乡村建设富有现实烟火气,用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提振精气神、孕育好风尚。

厚植文化底蕴,擦亮和美乡村底色。舞钢市文旅局切实加强乡村文艺作品创新创作力度,将文化创新的根基牢牢扎在乡村土壤之中。今年以来编排了河南坠子《二十大精神放光芒》、小品《红火乡村》、三玄书《歌唱五星党支部》、脱口秀《幸福家园》等,并在线上线下进行了演出。作品集中展现新时代的发展成就及百姓的幸福生活,其中河南坠子《二十大精神放光芒》和小品《红火乡村》参加平顶山市美丽鹰城第六届文艺展演,分别获得了优秀奖和铜奖;三玄书《歌唱五星级党支部》、脱口秀《幸福家园》两个节目参加了平顶山市乡村文化合作社才艺大赛,受到观众好评。在加强创作的同时,市文旅局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提升乡村人文价值,指导各乡镇街道深入挖掘舞钢市红色文化资源,推动具有更多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和美乡村建设,把乡村精神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契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风貌相契合,至目前建设了17个红色文化场馆,正在开展舞钢市姓氏文化和舞钢市历史名人事迹文化探索研究工作。

彰显乡土魅力,打造特色和美乡村舞钢市文旅局因地制宜,找准定位,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示范村镇,将特色文化元素、历史文化元素、时代元素相结合,指导尹集镇姬庄、庙街乡人头山、红山办王大苗等村创建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指导尹集镇苇子园村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指导尚店镇创建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同时加大乡村文化合作社建设的推进力度。坚持以农村文化艺术人才、乡村文化团队为依托,群众自愿结合管理的方式,组织举办了全市乡村文化合作社才艺大赛,16个优秀节目,52位村民参加比赛;帮助尹集镇姬庄村创建省级示范性乡村文化合作社;接待了商丘市、新乡市卫辉市等文旅部门和乡镇办相关人员前来学习考察。

乡村文化人才团体增强和美乡村建设动力为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引领民间文艺团体健康向上发展,大力扶持文艺团体,舞钢市文旅局通过业务指导、资金政策扶持等方式,加大社会文艺团体培育力度。今年以来共扶持演出团体4个,扶持资金10多万元。所扶持团体今年已开展文化活动100多场次。文化团体的蓬勃发展,使得文艺精品创作层出不穷,激活了乡土文化,有力地带动了和美乡村建设,使乡村百姓享受到文化发展成果。

      舞钢市文旅局表示,在今后工作中将充分发挥本地文化旅游特色优势,着力培育乡村新业态,发力打造特色乡村品牌,大力开展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实践。用新概念、新思维、新标准盘活乡村文化和旅游资源,继续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推动乡村创新产业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谱写乡村幸福“新篇章”。(通讯员范国胜 张国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