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乡村振兴 » 正文

身边事 “乡土味” 演节目“接地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8-16  来源:现场采访  作者:苏韵棠  浏览次数:57105
核心提示:“合作社,不简单,腰鼓盘鼓敲得欢。小品相声三句半,抖音视频上村晚。扇舞摆字无人比,村里舞龙飞上天......”这是本村村民马秀盘队合作社的称赞。

立秋时节,夜风徐徐。西华县艾岗乡侯桥村文化广场上,随着悠扬的音乐,10多名刚走出厨房的扇子舞队女队员,彩扇如龙飞凤舞,舞步似流水行云。彩扇组成的一个个造型、字体手到掂来、水到渠成,引起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声不断。

 

       “其实这些女队员都超过了60多岁,好些都是小学文化。为练好一个字,每次要练上几十遍,甚至上百遍。不管天气多冷多热,要是没练成功,她们就绝不收场。”村盛德文化合作社社长侯国华对此十分佩服。

侯桥村位于西华县西北25公里处,属于西华、鄢陵、扶沟三县交界处。该村文化氛围浓厚,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成立了全县第一支腰鼓队,是当时附近县乡的凤毛麟角。

 

       “文化合作社成立于2021年。成立之初就严格要求,坚持‘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培育自身独特品牌的出发点。坚持精神文明与移风易俗相结合,坚持创作节目具有‘乡土味’,表演形式更要‘接地气’。”村党支部书记侯德明介绍说。 

 

      为欢庆党的二十大召开,文化合作排练了快板《喜迎二十大》。制止高价彩礼的陈规陋习,针砭农村养老社会问题,自编自演了小品《媒婆》、《分家》。配合防诈骗、防非法集资、防溺水、防火、防盗宣传活动,还编排了快板、三句半等节目,并通过微信、抖音平台进行发送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文化合作社结合农村节庆、婚假、生日、开业、寿宴的实际,用舞扇摆出“寿”、“福”、“双喜”、“贺”等喜庆字样。在盘鼓、腰鼓、舞龙、竹马、花篮、广场舞、扇子舞、曲艺、唢呐等表演的基础上,又新添了花轿、舞龙节目。出外演出时,各种表演队伍成龙配套,已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所到之处受到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几年来,该文化合作社已走遍了附近县乡的300多个村庄,也打出了自己的响亮品牌。同时,适当的服务收费,也给合作社增添服装、道具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办在侯桥村早已习以为常。在文化合作社的努力下,近二年的村晚更是节目纷呈,笑声不断。放假回来的大学生,返乡的务工人员都是村晚的主角,村晚节目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腰鼓、盘鼓和舞蹈、歌曲等轮换上阵每次都持续三个小时,前来观看的附近乡村村民还恋恋不舍。村也成了该村的保留节目,至今已举办了10多届。

“合作社,不简单,腰鼓盘鼓敲得欢。小品相声三句半,抖音视频上村晚。扇舞摆字无人比,村里舞龙飞上天......”这是本村村民马秀盘队合作社的称赞。

 

      如今,这个2000多口人的村,文化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136人,并7个分社先后在县乡组织的文艺大赛、文艺汇演中多次获奖,得到了县乡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乡土味”“接地气”的表演,受到村民的推崇,也让村民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2021年,该村被省爱卫会命名为“河南省卫生村”。2023年4月荣获“西华县文明村镇”光荣称号。6月份,该村文化合作社又被周口市文旅局推荐,进入了2023年“河南省示范性乡村文化合作社”的公示名单。  (供稿:西华县艾岗乡政府  苏韵棠)

 

 



 

 
关键词: 文化振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