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镇不断深化“平安法治星”创建工作,通过织密网格、普法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多措并举助力“平安法治星”创建工作驶入“快车道”。
织密基层治理网格,构建共治法治格局。红泥湾镇实行镇干部包行政村、行政村干部包小组、小组包户的“四级包保”工作机制,使组织联系更加紧密、推动工作更为顺畅、服务群众更加有效。通过开启“扁平化管理”模式,全镇共有120余名党员干部层层落实包保责任,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为“平安法治星”创建工作贡献全部力量、提供坚强保证。同时以平安建设办公室(综治中心)为指导,专职网格员、村“两委”成员共同细化实施的网格体系,深入开展“六防六促”安全隐患排查,镇村干部进村入户,摸清底数,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切实将风险化解在初始和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普法宣传润民心,法治创建保平安。红泥湾镇将普法宣传纳入镇党委、镇政府年度工作计划,以“六进”为方法,以“六零”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平安法治”创建普法宣传活动。不断加强普法队伍建设,陆续从社会人才、高校毕业生中培育选拔“法律明白人”30余人。普法队伍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线下通过送法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家庭、进场所、进农村,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线上通过向微信群及村(居)民服务微信群推送转发以案普法、法律常识、法律热点等内容开展指尖普法活动。积极引导各村参加民主法治创建活动,加强以法治广场、法治长廊为例的阵地建设,现有3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3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人民调解筑防线,化解矛盾促和谐。红泥湾镇设立“公调对接”驻派出所人民调解室及各村调解委员会,最大限度整合资源、优化要素、集中力量,镇分管领导、派出所民警、司法所、法庭、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律师以及具备一定的法律、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建立由镇分包领导牵头,派出所、平安建设办公室,问题涉及职能部门成员参加组成工作专班,进行评估研判、集体约谈、会见处置、协同治理的工作联动机制,为“平安法治星”创建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平安法治星”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红泥湾镇共排查矛盾纠纷116起,成功化解109起。
法律援助伸援手,精准服务惠民生。红泥湾镇积极整合优质法律服务资源,成立法律服务志愿队,制定了工作方案,以“四帮六进”为主要服务内容。以利民便民的服务方式深入机关、单位、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帮助群众学法、帮助引导群众诉求、帮助群众维权、帮助企业法治体检,共开展法律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受理案件18件,参与化解民间矛盾纠纷30余件。同时,还印制了法律服务便民卡,有法律需求的群众可提前与司法所预约,精准对接律师、公证员,提供法律便民、“送法到家”服务,把法律服务从“最后一公里”延伸到了百姓家门口。时刻确保公共法律服务热线通畅,为群众提供“不打烊”的公共法律服务。
(邢有军 通讯员 贾瑜辉 杨华茜)
编辑:郭春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