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时事快报 » 正文

杞县:驻村书记楚卫星用心用情为群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6-30  浏览次数:39894
核心提示:“楚书记,您三天两头来俺家看我,还经常为俺多病的母亲请医送药,对俺家的恩情,我一辈子也报答不了您呐!”近日,在河南省杞县高阳镇何庄村脱贫户郭新中的家中,一家人拉住驻村书记楚卫星的双手,感谢的话语说个不

“楚书记,您三天两头来俺家看我,还经常为俺多病的母亲请医送药,对俺家的恩情,我一辈子也报答不了您呐!”近日,在河南省杞县高阳镇何庄村脱贫户郭新中的家中,一家人拉住驻村书记楚卫星的双手,感谢的话语说个不停。

楚卫星,杞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高阳市场监督管理所负责人。在脱贫攻坚中,他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自20175月,三次分别被派驻到高阳镇何庄村、牛角岗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刘史村任脱贫攻坚责任组长。在驻村期间,他入农户,搞调查,下田间,助生产,用心、用情践行自己的初心责任和担当,谱写了一曲驻村书记为民亲民的华丽篇章。

打造“明星村”

当日,行走在何庄村笔直的街道上,街道两旁绿树成荫,楼房栉比,村民门口一棵棵怒放的月季,成了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以前我们村贫穷落后,村支部软弱涣散,村民没有什么经济来源,自从楚书记被组织派来以后,我们的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据村党支部书记郭彦武介绍,20175月,楚卫星来到村里任驻村第一书记后,与村民打成一片,整天入户调查,对贫困户挨家挨户摸底,掌握致贫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及时召开村民小组和党员代表大会,动员全村党员干部发挥基层堡垒作用。党员带头,理清思路,因人制宜,因家制策,带领群众上项目,引导村民大力调整养殖、种植产业结构,告别传统的种植模式,努力提高经济的收入。为此,楚书记还专门从县里请来农业专家进行指导,引进大蒜新品种,巧打时间差,采取套种的模式,使每亩大蒜早茬比晚茬多收益2000多元。

在村民郭新中的家里,郭新中开心地对大家说:“我原来是村里的贫困户,在楚书记的帮扶下,靠特色种植逐步走上了致富路,去年又盖上了新的楼房,现在日子越过越有劲。”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初,在高阳镇党委政府组织全镇33个行政村脱贫攻坚战评比中,何庄村荣获第一名,从一个软弱涣散村变成了镇里的“明星村”。

改变“瘫痪村”

回忆起当时的驻村情景,刘史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宗雷现在仍然历历在目,终身难忘。刘宗雷说:20185月,楚卫星作为镇里任命的脱贫攻坚责任组长刚来俺村时,当时村里一是没有办公场所,二是村‘两委’班子不健全,是个名副其实的‘瘫痪村’,镇里安排派驻人员时没人愿意到刘史村工作。楚卫星临危受命,他不但来了,还下决心要干出个名堂。”

作为村里脱贫攻坚的责任组长,楚卫星深感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哪里最薄弱,哪里问题最大,就从哪里下手。”刚一上任,他就按照自己的工作思路干了起来。刘史村“两委”班子不健全,没有村支部书记,这是最大的问题。楚卫星就立即召集党员开会,研究村干部问题。村里究竟谁最适合当支部书记?谁能带领村民致富?带着种种问题和思考,楚卫星日夜走访,不落一家一户,同时,多次到镇里向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回报该村的实际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在楚卫星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带领村民选出了村里的“领头雁”。村里有了“领头雁”,之后的各项工作慢慢地得到理顺,走向了正规,得到有序发展。随后,楚书记又借助乡贤等外力,筹集资金修建了崭新的村室,告别了多年的“流动办公室”。驻村以来,楚卫星克服了种种困难,踏踏实实,使村里一下子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都多亏了楚组长的良苦用心呀!”“您真是给俺村办了一件大好事。”采访时看到,村民们见到楚卫星,就急忙拉住双手,感谢的话语溢于言表。

建设“新农村”

201811月,楚卫星又被县委组织部派驻到高阳镇牛角岗任村驻村第一书记。接到任命后,他二话没说,背起包袱,直接到牛角岗村找村党支部书记陈国堂报到了。按照自己多年的驻村经验,随即召集村委全体人员召开座谈会,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找致贫根源,因势利导,一户一策,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难题,对村里4户贫困户进行精准帮扶。在了解到困户李庆功家有5口人,李庆功和其配偶均患有长期慢性病,儿子又因病去世,其孙子在外地上学,生活极度困难时,楚书记主动为李庆功和其配偶申请了慢性病鉴定,减轻了长期吃药的经济负担。同时,又为其孙子申请了学费减免和学费报销补贴,引导其儿媳妇外出务。同时,为其家中5口人申请享受了低保待遇,并帮助其家庭调整种植结构,改良大蒜品种等。经过一系列的帮扶、引导,李庆功家中生活有了起色,走出了心里阴影,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50多岁的贫困户孔令海至今单身,与其母在一起生活,住房破旧,年久失修,冬天进风,夏天漏雨,房子周围零乱不堪。在入户走访中,楚书记看到这种情况,心里沉甸甸的。他和村干部商量决定对他家做出危房改造的计划,并规划了入户的道路。经过改造,目前该户窗明几净,周边环境整洁,到户水泥路畅通。孔令海逢人都说:“没想到我这辈子能住上这么宽敞的新房,俺啥时候也忘不了党的恩情。往后我得好好干几年,攒点钱再娶个媳妇!”

楚卫星在牛角岗村一干又是4年,驻村期间,楚卫星与村“两委”人员克服困难,积极联系扶贫项目落地,建设村内混凝土路面64000余平方米,架设太阳能路灯110盏,新打机井31眼,牛角岗小学重建了教学楼、综合楼、教师宿舍楼,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万吨扶贫冷库一座,村里耕地实现了井井通,村内低压线路进行了改造。如今的牛角岗村,呈现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

回忆起多年的驻村经历,楚卫星有幸酸、有苦涩,但更有收获。楚卫星驻过的3个村,贫困户早已脱贫,且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和高阳镇党委政府授予“平安建设工作先进村”“综合目标考核工作先进村”等,本人先后被杞县县委、县政府和高阳镇党委政府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20232月被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评为“杞县好人”。

2023年初,楚卫星又被县委组织部门派驻到高阳镇水牛里村任驻村第一书记。望着眼前美丽的水牛里村,新征程驻村的道路上,又多了份责任和担当。楚卫星永不懈怠的精神劲头,心里又擎画出一幅幅乡村振兴更加美丽的精彩画卷。   

“充分利用该村的资源优势,抓好以大蒜为主的经济作物,拓展大蒜深加工冷藏产业和花生秸秆回收链条,壮大集体经济,帮助农民增产增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共同富裕奔小康,让水牛里村幸福之路越走越宽,让群众日子越来越红火,让村民越来越幸福。”楚卫星对未来信心十足。(李世强  刘银忠)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