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空气中弥漫着燥热的味道,但丝毫没有阻挡村民的工作热情。6月26日上午,村民王世先骑着新买的电动车去附近的钙粉厂上班,并感慨而幸福的说:“我很感谢李书记给我介绍工作,让我足不出村就能进厂务工,能顾家还能挣钱。”
王世先口中的“李书记”是南召县四棵树乡四棵树村村支部书记李英新,目前,四棵树村有40多名村民在村子周边工厂务工,其中脱贫户17名,年人均务工收入超过3万元。
被群众称赞的“李书记”,有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曾经的他家庭困难,为照顾重病的老母亲,他将近两年没有务工,妻子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家中还有两个子女在读高中和大学,每年的学费生活费又是一大开支,家庭入不敷出。
2017年,李英新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支持下,在各级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吃苦耐劳、踏实肯干,为了尽快脱贫,李英新开始学技术搞养殖,养了30多头黑猪同时又养殖了100多只家禽,利用空闲时间到周边建筑工地上打零工,终于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于2019年成功脱贫。
从因病致贫到支撑起整个家庭,李英新用实际行动给村民上了生动的一课,也用实干赢得了全村群众的信任。“他是我们贫困户的榜样,不等不靠发奋图强。”村民们对李英新赞不绝口。2019年11月,李英新当选为四棵树村村支部书记,从脱贫标兵变为乡村振兴领头羊。
“每次入户做工作的时候我都用自己身上的例子告诉他们不能等、靠、要,要靠自身的努力,现在他们都靠自己努力已经成功脱贫了,我也很高兴,如今当上村支书了,责任更大了,我更不能辜负党委政府的期望,不仅要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还要帮助大家一起干,让群众都过上更好的生活。”李英新坚定的说道。
李英新但脸上总挂着温和而腼腆的笑容,做起事来一丝不苟、充满干劲。当选为村支书到现在,四棵树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里新修了1700多米的护河堤,协调修建了社区广场,硬化了滨河道路,扩修了将近1000米的柏油路,村内硬化道路基本达到户户通,修建了污水处理系统,铺设污水处理管网3000多米,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近年来,李英新积极组织村民到周边的工厂务工,增加收入,利用在外老乡帮带优势,积极动员外出务工,其中在江苏做大理石板材加工有110余人,在南阳陶瓷市场务工将近80人,月均收入在4000元以上,增收效果明显;在特色产业发展上,重点以养羊、养猪、养养鸡为主,他邀请县养殖专家及防疫专家到村里讲授养殖技术,科学发展养殖业,今年全村生猪养殖累计达1100余头,养羊800余只,养殖禽类3200余只,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好务工就业这个主要收入来源,依托我们村位居镇区的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参与全乡文旅产业发展,让乡村振兴的红利惠及更多群众。”李英新满怀信心地说。(吕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