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在第七批河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授牌暨河南党史文献资料库上线仪式上,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旧址群被公布为第七批河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新县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长期的革命斗争留下众多的遗迹遗址,据统计新县有各类革命遗迹遗址365处,题材最重大、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利用最充分的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旧址群。1931年2月,红军攻克新集,鄂豫皖苏区的党、政、军、群等领导机构迁移至此,新集成为鄂豫皖苏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党的机构有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中共鄂豫皖省委、中共新集市委;政府机构有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内设内务、财经、土地、粮食、交通、文化教育等八个委员会;军事机构有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红四方面军总部、彭杨军政干部学校;情报机构——红军无线电台,在当时能与上海、中央苏区直接联络;还成立有鄂豫皖军委航空局,管理红军历史上第一架飞机——列宁号。此外,捍卫苏维埃政权的政治保卫局、革命法庭,维持经济运转和发展的税务总局、经济公社总社、鄂豫皖苏区银行,印刷文件和苏区货币的石印科……各类机构一应俱全,开启了党在大别山局部执政的伟大实践,为执掌全国政权积累了宝贵经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重要建党基地,1922年春,董必武、陈潭秋建立了陈策楼、八斗湾支部,以此为源头,逐步发展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他是长江北岸面积最大的根据地,襟江连淮,俯瞰武汉、南京,扼守平汉铁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鼎盛时期,根据地面积4万平方公里,人口350万,主力红军4.5万人,地方武装20万人,建立了3个市27个县的苏维埃政权,创造了大别山革命历史的首度辉煌。首府革命旧址群见证了大别山革命历史最为灿烂的华章。
2019年9月16日,习总书记调研河南,首站就来到新县,要求建好“红色基因库”、指出“三个不能忘记”、讲好“四个故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政权建设、根据地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是开展党史教育和主题教育的鲜活资源。作为一块红色教育阵地,如何为党史学习教育服务,特别是为全党正在开展的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服务好,我们继续从项目引领、创新载体、优化服务三个方面下功夫。以此次授牌荣誉为契机,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省委党史研究部门的关怀指导下,牢牢把握鲜明的政治方向,紧扣学习要求,牢记总书记嘱托,实现“两个更好”、弘扬大别山精神,全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不断推进学习教育取得新进展、获得新突破!此前,首府革命博物馆、首府烈士陵园已列入河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景区三个单位均被纳入河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名录。(新县老促会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