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乡村振兴 » 正文

“万企兴万村”,走好振兴致富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6-26  浏览次数:57654
核心提示:6月11日,在河南省南召县云阳镇当中庄村桑葚采摘园里,鲜嫩的桑叶中一串串“黑珍珠”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

6月11日,在河南省南召县云阳镇当中庄村桑葚采摘园里,鲜嫩的桑叶中一串串“黑珍珠”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

“我们的桑葚个头大、汁水多,味道甜美,口感丰富,一个比一个饱满,每到周末县内外游客纷纷到我的桑葚园里,品尝美味的桑葚,体验采摘的乐趣。”桑葚采摘种植园的孙玉金细心采摘着熟透的桑葚。

南召县云阳镇当中庄村有脱贫人口60户150人。当中庄村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大力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依托当地丰富的富硒土地资源及毗邻石头村、韩信寨的旅游资源优势,利用河南省农科院的专业技术支持,重点发展特色种植、农产品加工产业,种植了富硒桑葚5亩,车厘子3亩,办起了一个小型采摘园,给当地农民产业转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农科院+采摘园+农户”的运营模式,发展产业带动就业、促进创业,实现“三业共兴”,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有力帮助脱贫群众实现长期稳定增收。

“2019年5月,我们村举办了第一届桑葚采摘节,吸引了3000多名游客来到现场体验采摘,带动附近农家乐和农副产品销售,仅此两项就增加了近30万元的收入。预计今年采摘园能够产出果桑3万斤,实现营收40万元。”当中庄村党支部书记齐子柯说,为延长产业链,增加富硒桑葚产业附加值,采摘园投资数万元建成集冷藏烘干为一体的加工设备,与西峡县相关企业联合开发出桑葚干、桑葚酒等各种富硒桑葚特色产品,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富硒桑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黑珍珠”。目前,当中庄村成立了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10多家农户发展富硒桑葚种植,实现资源共享、统一经营,形成了稳定的产供销联盟,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距离当中庄村不远的狮子坟村,三益生态农业开发公司把小蔬菜种出大产业通过“万企兴万村”行动带领全村群众走上了稳定致富的道路。“我们的有机蔬菜采取订单式种植,主要供应餐饮企业及超市,多种蔬菜畅销京津冀区域及华东市场。”三益生态农业开发公司总经理罗振说。

三益生态农业开发公司先后投资1129万元建设有机蔬菜大棚64栋、50吨农产品保鲜库1座、现代化果蔬分拣包装加工车间680平方米、建造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2200立方、畜禽养殖舍1020平方,目前种植面积达110亩,年产有机蔬菜20多个品种80万斤。

三益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吸纳农户加入合作社,辐射带动陈沟、白行等6个行政村,建立集约化程度高、规模适度的蔬菜生产基地,实现连片种植,集约经营管理,促进规模生产,提高种植效益。通过调整蔬菜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名优新蔬菜品种和无公害蔬菜种植,加速蔬菜品种的更新,增强市场竞争力。先后注册了“东坡嘴”和“京宛雉菜缘”有机蔬菜商标,获得“南阳市食品农产品三十佳优秀品牌”和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

树立蔬菜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观念,三益公司建成“合作社+订单+基地+品牌”的产销对接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根据市场需求,把蔬菜产、销融为一体。采取“线上+线下”销售模式,线上与京东、快团团等6家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年销售额达200万元,线下加强与京津企业蔬菜基地对接与合作,与北京北菜园集团签订有机蔬菜进京战略合作协议,每年向京沪市场提供60万斤的有机蔬菜,年销售额达600万元。

近年来,南召县着力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实施,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支持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依托“产业兴旺星”创建工作,积极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格局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见实效,奋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样板之地出亮点。其中,云阳镇已形成了南部苗木花卉和特色种植、北部辛夷玉兰和食用菌种植、中部及城镇周边商贸流通服务、西部大棚有机蔬菜、东部品种桃种植等五大产业集群,带动形成了一大批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基地,有效带动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席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