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党委和两村支部对我反映的问题很重视,处理得很及时也很圆满,没想到经过镇党委和支部的努力,不仅解决了小麦损坏的问题,还把土地地界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困扰我们两家好长时间了,我非常满意。”近日,龙泉镇党委平安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到周家庄村回访群众反映小麦损坏问题后,周家庄村村民许炼钢感激地说。
“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龙泉镇坚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三零”创建为抓手,借鉴“枫桥经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推动“平安法治星”创建向纵深开展。
强化网格建设,盯紧“源头治理”。矛盾纠纷就是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的“毒素”,排查化解这些“毒素”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大多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尚无法上升到法律规制的层面,也无须国家强制力量的介入。正是基于矛盾纠纷的这些特征,龙泉镇结合实际,以“干部包片、党员联户”机制为依托,将全镇33村分为149个片,590个党员分包片,以联户党员为骨干,组建网格员队伍,随时排查化解上报矛盾纠纷,积极配合做好教育疏导工作。每月定期排查,从源头上促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基本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有效的把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时期。
强化平台建设,推进一体化服务。依照“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原则,龙泉镇立足工作实际,将平安建设办公室升级改造为设有服务大厅、接访室、矛盾纠纷调解室、档案室等功能室的一站式矛盾调节中心,充分发挥“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作用,建立平安建设办,派出所、司法所“多元一体”的联动调解工作机制,突出打造集矛盾纠纷、综合治理、法律咨询等功能为一体的“矛调综合体”,着力把矛盾纠纷发现在基层、化解在基层。同时龙泉镇在各村推广一站式矛调中心建设,目前已经成功建设12个村级一站式矛调中心,形成“力量一站式汇聚、资源一站式共享、工作一站式融合、矛盾一站式解决、服务一站式为民”的工作平台体系,通过走访座谈、调研等多方式深入开展纠纷“全覆盖”排查,对建房、林地征收、损害赔偿、邻里关系、生产经营等领域实行“拉网式排查”,全面收集各类苗头性、趋向性、行动性信息,建立矛盾纠纷台账,构建起实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行、高效化服务的基层综合治理新格局。
强化调解队伍建设,筑牢矛调第一道防线。龙泉镇积极整合各类资源,打造专业矛调队伍。龙泉镇一站式矛盾调节中心配备17名专职工作人员、4名信访专干、2名司法所工作人员、1名法律顾问、2名心理咨询师等人员力量,同时确保常驻中心。12个村级一站式矛调中心,配备12名人民调解员,183名村“两委”干部、590名专职网格员等人员力量,从各村“五老”人员中精心挑选高素质人才150余名,充实到矛调队伍当中,充分发挥其“人熟、地熟、村情熟”的优势,主动帮助群众解开心结,促进纠纷化解工作高效开展。全力打造一批以刘艳超人大代表工作室、羊毛屯、东上庄为代表的村级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品牌,进一步延伸服务群众的触角。打好“激励牌”,增加矛调队伍分量。针对村级矛调队伍待遇查、人员不固定等问题,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定了《龙泉镇镇关于加强村级矛盾纠纷调解员激励机制的试行办法》,根据矛盾纠纷化解难度的大小,通过表彰评优等方式,进一步激发矛调队伍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加矛调员在群众心中分量。目前,今年以来,成功调处矛盾纠纷50余件,满意率达到100%,实现了满意率和办结率的双提升。
“下一步,龙泉镇将把‘平安法治星’创建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党员联户’和‘综治网格’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助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走深走实。”龙泉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李梅奇说。
(通讯员赵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