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等多处关于“三农”的发展,为今后“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农发行基层行员工,以主人翁的姿态扛起农发行粮食收储主责主业,强化粮食市场份额的提高,积极参与到为推动河南分行提质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中来,进一步擦亮“粮食银行”品牌形象。
一、 提高粮食市场份额重要性的认识
粮食市场份额又称粮食市场占有率,是农发行粮食市场地位和粮食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农发行因粮而生、伴粮成长,支持粮食收储是国务院赋予我们的主要职责。作为基层行员工,我们要进一步提升站位,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落实好总行钱文挥董事长对粮油信贷工作的“三个决不能”和“三个任何时候”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提站位、抓布局、优氛围、强管理”的基本思路,提升站位,主动作为、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统筹做好市场化收购信贷工作。提高粮食市场份额重要性的认识,更好的发挥农发行在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中的主渠道和主导银行作用。
二、2022年度南阳市各县行市场份额情况
2022年度,南阳14个县(区)支行市场份额全部达到50%以上,其中:有6个县(区)行市场份额在50%-60%之间,分别为新野、淅川、宛城、唐河、镇平、方城,占比42.86%;3个县行市场份额在60-70%之间,分别为:邓州、桐柏、社旗,占比21.43%;5个县(区)行市场份额在70-100%之间,分别为:西峡、内乡、卧龙、直营业务部、南召,占比35.71%。与2021年度市场份额情况相比下降的县行2个,分别为卧龙和新野,其余12个支行均为提升。各县(区)行市场份额情况见下表:
南阳市分行辖区县支行市场份额情况表
排名 | 县支行 | 2022年度市场份额 | 2021年度市场份额 | 增减(+、-) |
1 | 南召县支行 | 99.39% | 49.1% | 50.29% |
2 | 直营业务部 | 93.3% | 53.91% | 39.39% |
3 | 卧龙区支行 | 87.42% | 95.78% | -8.36% |
4 | 内乡县支行 | 86.93% | 79.5% | 7.43% |
5 | 西峡县支行 | 71.96% | 50% | 21.96% |
6 | 社旗县支行 | 65.12% | 47.45% | 17.67% |
7 | 邓州市支行 | 60.44% | 47.36% | 13.08% |
8 | 桐柏县支行 | 60.06% | 52.99% | 7.07% |
9 | 唐河县支行 | 58.55% | 42.82% | 15.73% |
10 | 方城县支行 | 58.15% | 42.92% | 15.23% |
11 | 镇平县支行 | 56.02% | 53.63% | 2.39% |
12 | 宛城区支行 | 55.65% | 48.8% | 6.85% |
13 | 淅川县支行 | 53.51% | 52.18% | 1.33% |
14 | 新野县支行 | 50.1% | 50.16% | -0.06% |
全市 | 68.33% | 54.76% | 13.57% |
三、粮食市场份额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产粮大县份额有待提升。我市4个产粮大县:方城、社旗、唐河、邓州市场份额均在66%以下,分别低于全市平均份额的10.18%、3.21%、9.78%、7.89%;低于5个非产粮大县市场份额。
二是行际差距悬殊较大。从2022年度市场份额结果看,各县行市场份额虽都达到上级行要求的50%以上,但行际间差距较大,份额最高的县支行接近100%,最低的是50.1%,差额49.29%,差距明显。
三是市场化客户储备不足。(一)符合条件的存量客户少。近年来,受整体金融环境及疫情的影响,我行重点支持的市场化收购企业主要是央企和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地方上能够参与夏粮市场化收购的龙头企业萎缩到目前以牧原、想念为代表的 2 家。(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改制不彻底,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有效资产少,人员负担重、没有相应的补偿措施。部分市场化收购主体因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力等原因不符合我行贷款条件,我行在支持市场化收购时缺乏可信的承贷主体。
剖析问题成因,反映出个别县行在对市场化业务转型发展中,还存在不想做、不敢做、不愿做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县行对政策性收储依赖心理过重,寄希望于储备增储和托市预案启动,对当前市场化收购已成常态,托市收购已成为政府调控备选工具的新变化理解不透彻。
二是资源寻找不到位。部分县行没有深入挖掘客户资源,业务发展只盯着现有企业,没有从粮食产业链条上谋发展、没有围绕大的核心企业上下游找客户,缺少对市场化业务的思考和办法。
三是基础工作不到位。部分县行与企业、粮食主管部门沟通协调不到位,个别信贷人员对系统录入不熟悉,形成库存台账不准确等因基础工作不到位而影响市场份额的情况时有发生。
四、提高粮食市场份额的对策
一是创新信贷支持模式。围绕供应链金融做文章,在防控措施到位前提下,积极对接想念、牧原、粮农投、中粮等作为我行核心企业,力争核心客户每个县行发展到1 家以上。与核心企业探索合作模式,丰富支持路径,用好贷款产品。
二是提高产粮大县市场份额。南阳4个产粮大县市场份额均未达到70%,上级行要加大对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从客户营销、供应链模式等方面开展辅导,力争我行在产粮大县的市场份额都要达到70%以上。
三是加强沟通协调,提高数据质量。基层行要加大与粮食部门、当地企业的沟通力度,特别是我行未信贷支持但收购量大的企业,充分了解系统录入的数据情况。市分行要加大对辖内县支行库存台账录入情况、市场份额计算过程的指导,加强对库存台账登记真实性、及时性和市场份额计算准确性的督导,为粮食市场份额的测算提供准确依据。(邢有军 通讯员 王绍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