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2849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同比增长5.1%,与上年全年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922亿元,同比增长5.8%;货物进出口总额98877亿元,同比增长4.8%;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5%,比上年四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3%。
从一系列主要数据看,经济企稳回升,达到预期效果。换一个角度,如何从民间看“冷热”“难易”?发展的“油门”在哪里?
先看“冷热”。表现在:“人气经济热,人力经济冷”,春节刚过,春暖花开,一轮轮旅游热潮在各地掀起,各地餐饮住宿人流大涨,但以人力为特征的实体经济整体温度却不高。“新产业热、传统产业冷”,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电商直播等风风火火,但房地产等产业虽略有升温,但总体不振兴,有的行业已经陷入低谷;“国企投资热,民企投资冷”,中央、省、市等各级国有企业正加紧布局,许多央企已延伸至县市,而民营企业投资相对谨慎、低调。“上边热,下边冷”,近期,中央层面的高质量发展论坛、消博会、广交会等大事不断,活动连绵,而市、县以下显得冷清,有的地方可能由于财政困难的原因,束手无策。
再看“难易”。表现在:政府财政难,据高盛集团估计,目前中国省级政府累计债务为23万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26%,市县级的债务数字庞大。前些年,“土地财政”条件下,政府一缺钱,就打土地的主意,随着房地产业形势的变化,这种状况有似饮鸩止渴,难以为继,不少地方政府以资本运营为由头,通过国企业平台,大肆举债,只知道搞钱,没想过还钱,地方财政的困难,造成工程款拖欠,有的地方根本就还不起,连累一批小企业破产,严重影响政府的信用。就业难,数字经济的发展,“机器换人”成为不少企业降本增效保稳的手段,农民工进城就业难度加大,大学生就业,千军万马挤公务员这座“独木桥”,竞争极激烈,但又浪费人才。企业经营难,不少企业面临市场不景气,人力成本增加,融资难、融资贵等方面的困难。出口难,由于美国制裁,俄乌战争的影响,出口受到一定影响。谈易,说实在的,没有多少行业,多少人感觉那么顺。
“冷热之间看风口”。房地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春节过后,个别城市出现了的小升温,但总体还处在“低温”状态,从大的规律看,目前的这种状况也是一种正常的状态,多年形成的“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正由过去的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由重买卖轻租赁向租购并举转变,由适应城市建设从“大拆大建”向城市更新的转变,走向新模式。风口已变,说明经济的冷热是有规律的,对于一个行业来讲,很热了,就意味着要冷下去;同样,一个行业触底,意味着即将反弹。所以,人们要以平常心来看待经济的冷热,观察好风口,把握准方向。
“难易相比看信心”。李强总理在“两会”记者会上讲到:我们哪个时候,哪一年没有碰到困难?我们从来是在不断克服困难当中实现新的发展,创造新的奇迹。这就是难易的辩证法。有许多俗语: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完成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宏图伟业,会遇到大风大浪,甚至惊涛骇浪,困难肯定会有,有时会作大难,在困难面前,一定要坚定信心,多动脑子,多想办法,困难终会被打倒。
“油门”在哪里?
1、油门在“形势”。从去年党的二十大召开,到年初全国“两会”召开,国内重大政治议程都已经进行完毕,之后就是抓落实,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走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大的形势,这一“大势”就是发展的最大“油门”,最大的动力。
2、油门在“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筑双循环发展格局。近期,“构局”特征明显。从内循环上看,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形成,科技型企业发展突飞猛进。从外循环来看,以“元首外交”为特征的重大外交活动相继展开,重大经贸活动接连不断,人民币的空间使用也越来越大。
3、油门在“供求两侧发力”。目前我国最大的社会矛盾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需要以供给侧改革为重点,实行两侧发力。在供给方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人民大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需求侧方面,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典型带动、场景再现等多种方式,带动新消费,让人们敢花钱、会消费。
4、油门在“环境”。环境也是生产力,良好政策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都是经济发展的必备。在营商环境方面,浙江一直都走在全国的前列,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效率,其它地方改进的余地还很大。目前全国各地政府都在拼招商引资,资本的流动是有规律的,商人要在投资回报和环境回报上权衡,环境因素也很关键。有的地方招商引资已经进入了招商选资的阶段了,这对于营商环境是一个新的考验,不管是引来的,还是选来的,都得搞好服务。
5、油门在“真踩”。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发展大业,任务艰巨,唯有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才能实现。中央提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但有些干部走形式,搞变通,搞作指示多、虚心求教少的“钦差”式调研,报喜不报忧的“盆景式”调研,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式调研等等,可想而知,如果在经济领域也这样搞,贻害有多大。所以,说一千,道一万,实干最重要,实干是最实用的“油门”。
(纪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