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阳光正好。近日,在革命老区洛阳市孟津区常袋镇马岭村樱桃种植基地,随着气温回暖,樱桃花正迎春绽放。漫山遍野的樱桃花犹如白色的婚纱披在山岭上,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拍照。
“今年的天气比往年好,蜜蜂也多,利于授粉。去年果子采摘之后,我们就进行了施肥。果树营养充足,花才开得好。”马岭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应会介绍,花开得好就意味着樱桃的坐果率会提高,加上种植技术和日常管护作支撑,今年又将是大丰收。
“马岭村山岭起伏,沟壑纵横,种庄稼难成规模,收成也不好,怎么带领老百姓致富成了村里的头等大事。”2001年,村两委带领村里有种植积极性的20余人前往山东考察,因当地的纬度与马岭村相近,日照和降水也相似,于是决定引进果实鲜艳、营养丰富的大樱桃。回来后,张应会承包集体流转土地80亩,开始种植樱桃,第一年就回了本。渐渐地,他成了致富榜样,慕名而来向他请教的人也多了起来。
“通过向张应会学习技术,我也种了10亩樱桃,现在年收入10多万元。”村民张银柱说。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张应会尝到了种植樱桃的甜头后,于2009年成立了“康恒源专业种植合作社”,主要发展果木种植,并为其他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同时引进蜜桃樱桃、红灯樱桃等多个品种。在他的带动下,马岭村及周边村的200户农户种植了樱桃,种植面积有1000余亩,一亩地年均收入6000元,年产值超600万元。
樱桃规模种植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樱桃成了马岭村开启致富之门的“金钥匙”。除此之外,马岭村还积极探索其他经济作物种植,延长经济利益链,种植花椒400亩、石榴100亩、核桃200亩、冬桃和猕猴桃180亩。到了丰收季节,他们通过集体收购,借助微信、抖音等平台把产品销往外地。
“种植大樱桃,不但村集体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村民也跟着受益。村民在掌握了简单的管护技术后,在家就能把钱赚了,不用出去打工了。”常袋镇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该镇通过“政府主导+大户带动”的模式,种植樱桃1500亩,季节性带动周边群众就业2000余人次。
据悉,马岭村准备打造5.27公里的大粒樱桃产业带,但是经过村第一村民小组的670米村组生产生活道路没有硬化,山道土路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严重影响沿路特色农产品等的管护、销售。经村委会研究决定、镇政府同意,区老促会、财政局现场调研考察,今年年初,向市老促会、财政局申报了常袋镇马岭村村组生产生活道路硬化项目,进一步加强老区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提高老区村群众生活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近年来,孟津区积极拓展农业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盘活闲置土地资源,采取“农特产品+电商+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樱桃、草莓、西瓜、梨等“甜蜜产业”,同时着力探索“休闲体验+农业生产”示范新路子,实现群众增收,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洛阳市孟津区老促会 温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