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老区建设 » 正文

周口市老促会到扶沟革命老区调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3-24  浏览次数:109989
核心提示:本网讯(李智 李伟)扶沟报道:3月23日,周口市老促会秘书长王五灵,副秘书长赵永光、赵作鹏等一行四人,到扶沟老区就红色场馆建设保护利用和乡村振兴等情况开展调研活动。扶沟县老促会会长周明选、副秘书长何玉军等

本网讯(李智   李伟)扶沟报道:323,周口市老促会秘书长王五灵,副秘书长赵永光、赵作鹏等一行四人,到扶沟老区就红色场馆建设保护利用和乡村振兴等情况开展调研活动。扶沟县老促会会长周明选、副秘书长何玉军等参加调研。

 

调研组来到扶沟县韭园镇太康营村考察,这里是姜鸿起烈士的故乡在姜鸿起烈士纪念馆,义务红色讲解员万山红详细介绍了姜鸿起烈士的英勇事迹以及英雄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姜鸿起1920年出生,1938年入党,1939年在《拂晓报》担任编辑、记者等工作,1945年任豫皖苏三地委秘书,1946年被豫皖苏军区派到扶(沟)太(康)西(华)城关区任区委书记、政治委员,兼任中共黄泛区特工委指导员1948年6月5日在著名的小何庄战斗当中,为掩护战友突围而壮烈牺牲,年仅28岁。

 

1997年4月4日,在姜鸿起牺牲49周年之际,有太康营村支部书记姜林国,烈士弟弟姜鸿尧、姜一平等为烈士立一丰碑。碑高三米,宽一点五米。碑的正面刻有“姜鸿起烈士纪念碑”八个大字,背两边分别刻有“忠烈千秋,碧血丹心”,上边刻有生平介绍 。2017年,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姜鸿起诞辰95周年之际,经韭园镇党委、太康营村委会反复酝酿、选址,由姜一平等投资30多万元,太康营村建立了姜鸿起烈士纪念馆,毛泽东秘书王鹤滨题写了“姜鸿起烈士纪念馆”馆名。馆中汇集有由姜新生、姜志勋、姜学义、唐贵知等人收录到的百余位烈士故交、家乡邻里和战友同事的访谈、当代百位将校军官和社会知名人士题词、作诗及有关文献、手迹、照片、图书、报纸等,真实再现了姜鸿起烈士的革命生涯,纪录了一位较为真实的革命前辈。

调研组巧遇回乡探亲的解放军报社原全媒体部主任姜新生同志,他是姜鸿起烈士的近亲,也是姜鸿起烈士纪念馆的主要策划者。他向调研组介绍了姜鸿起烈士的第一手信息和场馆完善的下一步打算,令大家肃然起敬。

 

调研组还到有“小延安”之誉的柴岗乡塔湾村考察。扶沟县委宣传部主任科员张志华和烈士后人分别介绍了塔湾的革命历史:塔湾是扶沟县革命的发源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该村先后有500多人参加革命,150多位革命烈士血染沙场1992年,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激励后人砥砺前行,村民自发地捐款,建成了占地6600平方米的烈士纪念塔、纪念馆、烈士陵园、广场等设施,陵园里安葬着无名烈士6位和塔湾籍烈士18位。2021年村内乡贤捐款建塔湾烈士事迹展览馆目前已建成纪念馆坐落在纪念塔南侧,纪念馆设计美观大方,建筑雄伟壮观,与纪念塔遥呼相应,形成塔湾村别具一格的亮丽风景。

如今,塔湾村已成为扶沟县闻名的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先进村。塔湾烈士陵园已成为扶沟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国防教育、青少年思想教育、廉政教育科普教育等基地

扶沟县是革命老区,也是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的故乡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英雄辈出,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红色遗迹遗址众多崇尚英雄学习英雄蔚然成风,自建设保护利用革命场馆的典型人和事层出不穷湾村百姓出于对烈士的敬仰和感恩三次捐款建起了烈士陵园、烈士纪念塔、革命历史纪念馆姜鸿起烈士后人及家乡父老自筹资金建起了姜鸿起烈士纪念馆雕像和红色文化广场等还有像张志华、万山红、何玉军等一批红色文化组织者、传播者、宣传员、讲解员奔走在各红色场馆,为宣传英雄事迹、传承红色基因不余力,并感荣幸,引以为豪。在扶沟红色文化群和姜鸿起烈士纪念馆群有800多人参加红色文化传播传承颂活动。调研组对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由衷敬佩,对他们的大爱善举表示高度赞扬对共同关心的课题进行了探讨,对他们提出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将逐级向上反映。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