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李聃)西峡报道:近年来,西峡县阳城镇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的“枫桥经验”,建立健全网格排查、分级化解、包案责任、协调化解四项机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构建了全镇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局,成为县域基层治理的排头兵。
为推动资源、管理、服务下沉,实现矛盾在一线化解、风险在一线消除、服务在一线体现,全镇设立二三四级网格73个,配备网格长和网格员144人。以村级网格为主,建立“村委会+治保会+警务工作站+网格员”的一线排查机制,把排查化解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方方面面,实现矛盾排查过滤全覆盖、无盲区,掌握在早、在小。网格员加大对重点时段、重点人群、重要案件的稳控力度,最大限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问题的发生,掌握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把握调解工作主动权,对标对本开展工作。
阳城镇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关口前移,对所有矛盾纠纷先由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处,对人民群众反映问题做到及时反应、及时调度、及时处理。每个村从“法律明白人”、各级人大代表和村监委会成员中吸收聘请5至7人担任义务调解员,充分发挥他们在矛盾化解中的积极作用。对村上难以解决的矛盾纠纷,以村为单位报镇平安建设办,镇平安建设办牵头,派出所、司法所、民政等单位定期对各村上报或者自行收集的矛盾纠纷进行综合研判,认为本单位能够解决的,落实矛盾纠纷化解台账,限期解决,不能解决的,报请镇分管领导,由镇人民调解委员协调解决。同时,镇纪委督导督办各类矛盾纠纷案件,密切关注每一件矛盾纠纷的办理情况及处理意见落实情况,做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
(图为西峡县副县长、阳城镇党委书记高申茂在阳城镇行政审批中心信访窗口约访信访群众)
阳城镇还实行了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领导包案化解制度。一个案子一名领导,一个方案,严格落实“五包”责任制,即包掌握情况、包解决困难、包教育疏导、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置。对重大矛盾纠纷实行一案一议一台账,明确分包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全程跟踪督办,直至彻底化解。同时,紧扣矛盾跟踪“回访”环节,深入巩固调解成效。对所有矛盾纠纷一律按照“谁办理、谁负责,谁调解、谁负责”的原则,采取主动约访、带案下访、实时回访制度,通过“入户+电话”等方式定期对矛盾双方当事人进行回访,防止矛盾纠纷出现反弹,巩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成效,提高调解实效,做到“应访必访”,确保矛盾、隔阂真正化解、消除。今年以来,共对辖区矛盾纠纷调处回访100余场(次)。
(图为西峡县阳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宋阳到信访群众家中回访,了解目前家庭生产生活状况)
阳城镇还创新建立“警司访+”联动联调机制,即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整合公安、司法、信访等多部门力量和职能,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道德、舆论等多种手段,推动矛盾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明确一名镇领导主抓“警司访+”工作,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商会议,开展总体分析、分类分析、隐患分析、个案分析和深度分析,确保矛盾纠纷从根本上解决。针对较为复杂、风险较大的重点案件,明确牵头单位,启动“警司访+”,组建专班合力解决,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几年来,一个个成功案例的落地,在全镇群众心中打响了“做得好、信得过、叫得响”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系列品牌。
(图为:阳城镇“警司访+”专班到村合力解决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