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乡村振兴 » 正文

确山:让世界倾听老区“春之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23  浏览次数:139495
核心提示:本网讯(孙帅 郑衡)确山报道:二月二,龙抬头。春耕备耕时的杨靖宇将军故乡,当许多人购买化肥种子的时候,确山县的小提琴基地却是另一番景象:产业园中和家庭作坊里,很多农民正在精心制作小提琴,十里山乡到处响起

本网讯(孙帅  郑衡)确山报道:二月二,龙抬头。春耕备耕时的杨靖宇将军故乡,当许多人购买化肥种子的时候,确山县的小提琴基地却是另一番景象:产业园中和家庭作坊里,很多农民正在精心制作小提琴,十里山乡到处响起悠扬的琴声,从海外传来一份份订单,鼓起了老区人民的腰包。

 

河南省确山县是大别山革命老区,也是杨靖宇将军的故乡。抗战时期是中共中央中原局和原中共河南省委所在地,素有“小延安”之称。从这里走出了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等革命先辈。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由故乡李湾村辗转到白山黑水间,成为一代抗日名将。

 

在确山县的小提琴工业园区,二十多个小提琴厂早已经开工,几千工人正在忙碌着制作小提琴。十多年前,确山在外打工的小提琴制作工人,回到家乡开始艰苦的创业,经过打拼产品远销欧洲各国,并带动很多农民制作小提琴。在确山县竹沟镇小王庄村,30多户200多人的小村落,有一半以上村民从事提琴生产,提琴产业日益做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共同富裕。目前,确山县年产提琴约40万把,占全国提琴总量的40%左右,在中高档手工提琴上,更是占据了80%以上市场份额,产品远销意大利、美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年产值超亿元。从事提琴业让靠天吃饭的老区人民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摘掉了穷帽子,提琴产业的发展也丰富了老区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当地不少中小学校开办了提琴课程,成立了提琴乐队。昔日的农民变身制琴师,贫困的山村小王庄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提琴专业村。 

  

确山县手工提琴制作协会会长王金堂说,革命老区确山县产业现在发展起来了,文化精神生活也要丰富起来。一把小提琴让更多确山县人的梦想联系在一起。希望在新征程上,我们能共同演奏出老区乡村振兴的美妙好声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