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朱广志) 近日,杞县湖岗乡宋院村张寨3组村民张某红通过手机短信反映其与邻居张某昌宅基地纠纷问题。杞县信访局高度重视,立即交办湖岗乡调查处理。
经调查,张某红家住张某昌家后面,前后邻居。2020年3月3日,张某昌在撤旧房建新房时,未经张某红同意,便私自在其原先6.5米房屋旧址上增加了1米宽度,双方因此发生矛盾。之后,双方私下商量,张某红允许张某昌盖,但是要保证留3.3米的出路。后来,张某昌在张某红不知道的情况下砌了50公分高的围墙,双方又发生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张某红说张某昌多占了他30公分,张某昌表示他前后一致,没有多占。
通过与张某红邻居谈话了解和实地查看,张某红家胡同出路原有3.3米,因张某昌建房时房向朝阳,导致前后宽度不一致。
随即,乡党委书记刘振严组织乡村干部与当事双方反复沟通,并开展实地查看了解情况,调阅双方曾经办理《土地使用证》的原始资料,形成调解资料清单。
找准“症结”后,乡村干部多次找当事双方,从情与理、理与法的角度,劝他们多换位思考,互相理解,理智对待。同时,多次找张某红东边邻居张某周做思想工作,张某周同意将墙外30公分让张某红使用。最终,乡村干部拿出解决方案:张某红东边邻居张某周院墙外30公分归张某红使用,维持现状,不准再发生争执。至此,这起宅基地矛盾纠纷得以有效化解。
宅基地矛盾纠纷一直是农村信访领域的突出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从情感出发,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温度,设身处地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找办法、解难题,打动和感化当事人,将法、理、情融合在一起考虑。用热心、诚心、细心、耐心、公心来对待每一个当事人,从化解矛盾入手,找准解决矛盾的最佳契合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