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李庆军)2022年,淅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县法学会,聚焦未成年人保护,发挥法学界桥梁纽带作用,成立四支队伍,以“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双百”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预防未成年犯罪、保护未成年人远离性侵害、青少年心理防护校园行等多层级多领域的普法宣讲活动,筑牢未成年人法律防火墙。
(一)组建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团。2022年7月,淅川县与“全国女童保护”组织携手,以教育系统、政法系统为依托,招募淅川县首批“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目前共招募到讲师185人,有42人已获得讲师资格证,还有143人正接受线上培训,淅川县女童志愿者讲师团也是南阳市唯一一个专注女童保护的志愿服务队。该志愿服务队成立里以来,组织开展了“百校联动”儿童安全教育课进学校活动。先后到上集镇北塘小学、狮子沟小学、香花镇中心幼儿园、香花镇实验小学等126所学校义务授课,发放图书2700余册,受众5000余人,深受广大师生家长欢迎。
(二)成立淅川县普法讲师团。
聚焦“未成年暴力犯罪,抵制校园霸凌、预防儿童性侵害”等现实社会问题,从本县政法部门和律师队伍中选聘精干28人为讲师,成立普法宣讲团,政法委书记任团长,办公室设县法学会,专门负责“送法进校园”专题普法活动的推进。
日常由县法学会召集普法讲师磨课,针对未成年犯罪的不同类型进行研讨、演练最后形成统一讲稿,便于在全县中小学中的统一推广,保障普法活动水准统一。县法学在普法工作中发挥领导中心,课题研究中心的作用。
(三)调整充实法治副校长。县法学会对全县114所中小学,配齐配强法制副校长,由政法部门推举优秀干警,任兼职副校长,负责专题普法教育和治安事件处理。每个学校再配一名专职副校长,日常驻校开展工作,专兼职法治副校长共同配合,负责学校的普法教育和法治校园建设工作。
在秋季开学后,县法学分两组,对全县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到岗情况、授课情况进行了抽查、督查,通过督导促使法治副校长切实履行职责。
(四)、成立社会心理服务中心。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需求,学习压力、考前情绪焦虑、人际关系紧张、早恋、网瘾、抑郁等问题,依托政法委心防战线和县精神病医院专家力量,成立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为群众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个体化心理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