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文化艺术 » 正文

持续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 --农发行新野县支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22  浏览次数:54605

本网讯(邢有军 王瑀)今年以来,农发行新野县支行秉承家国情怀,强化责任担当,全力守住“三农”基本盘,立足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持续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为稳住县域经济大盘献一己之力。目前,全行贷款余额9.11亿元,其中中长期项目贷款余额3.46亿元、自营性贷款余额4.69亿元。

落实各项措施 夯实服务基础。一是积极主动安排工作。新野行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召开专题会议全面研究部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接下来一个时期工作安排,制定具体落实措施,把重点工作分解到各分管领导、各部门,引导全行狠抓落实。二是加强政银合作机制。新野行与县政府建立了政银建立定期协商机制,进一步顺畅了政银沟通合作,为项目营销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今年以来,共召开项目谋划会议5次,主要商定重点支持项目清单;召开专题项目推进会议12次,主要跟进具体项目实施进度。三是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新野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动营销对接客户,积极帮助客户争取在贷款额度、贷款利率及贷款期限等方面优惠政策,持续推进减费让利政策,提升服务客户工作质量,深化银企合作机制。

突出重点领域 提升服务质效。一是重点支持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要在做强产业、做大企业上下功夫。”新野行抓住稳产业链供应链和保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两个关键”,紧盯产业融合,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围绕纺织这一优势产业持续发力,不断激发县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今年以来,累放产业龙头流动资金贷款3.05亿元,帮助新野纺织购买生产所需原材料,助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帮助脱贫群众持续增收。二是着力支持城乡融合发展。新野行聚焦乡村建设行动,积极支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城乡一体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6月份,投放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贷款0.35亿元,支持城区黑臭水利治理及污水管网建设,有效解决中心城区污水排放问题,为城市绿化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良好的建设框架,为当地人民提供了休闲娱乐、散步运动新场所,极大提高了沿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三是创新融资模式为发展赋能。新野行不断探索金融服务模式,用好“资产购置提升贷”融资模式,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弱项。今年新获批城乡一体化贷款0.8亿元,盘活了“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两处存量资产,解决了当地医疗用房不足、功能不合理等难题,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实现医疗价值最大化。

聚焦项目谋划 凝聚服务合力。一是加大营销对接力度。围绕地方政府关心关注的重点领域营销,主动与主管部门、融资企业开展沟通合作,全面掌握项目可研、立项、资金安排、行政审批等情况,提前介入、把握先机。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大服务格局,开展重点客户专项营销行动,挖掘正在谋划项目3个。二是加强项目储备库建设。发挥项目储备库“蓄水池”作用和“预分析、预筛选、预诊断”功能。目前,正在同步推进高标准农田、一中扩建、新能源电动汽车充换电智能服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确保项目成熟一个、申报一个、获批一个、投放一个。三是夯实员工队伍建设。建立“党员固定学习日”、“信贷业务固定学习日”,每周组织集中学习,要求信贷员工100%、其他部室员工70%懂信贷知识。在项目申报的关键时刻,全行员工通力配合,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地整理贷款资料,为项目资料的快速申报奠定了基础。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