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营养健康 » 正文

科普讲座//“粉红杀手”乳腺癌 了解它!预防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14  浏览次数:48057
核心提示:本网讯每年金秋飘香的十月,都会有一抹粉红色出现在各个医院及各种医疗活动的宣传牌上,那就是号称“粉红杀手”的乳腺癌。乳腺癌是发生于乳腺终末导管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首发症状一般

 本网讯   每年金秋飘香的十月,都会有一抹粉红色出现在各个医院及各种医疗活动的宣传牌上,那就是号称“粉红杀手”的乳腺癌。乳腺癌是发生于乳腺终末导管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首发症状一般为乳腺内无痛性肿块。据201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调查的最新数据显示,乳腺癌在全球女性癌症中的发病率为24.2%,位居女性癌症发病率的首位。而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每年以2%的速度增长,发病率居全球第一,且呈年轻化态势。所以,在乳腺癌发病率居高不下的今天,如何及早发现和治疗乳腺癌,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虽然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未找到乳腺癌的确切致癌原因,但已经发现诸多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高危因素。随着乳腺癌高危因素不断积聚,其患病风险就会增大,可能导致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雌激素分泌过多:乳腺癌与内分泌密切相关,体内的雌激素分泌过多,会引起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在刺激下异常增生,进而有癌变的可能,而40-60岁的妇女受激素影响,更易患乳腺癌。

二、初潮年龄小、分娩年龄高:11岁前或年龄更小来月经的妇女,其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14岁后来潮的女性高20%;而20岁前第一次足月生产的女性,其危险性是未产妇女或35岁以上足月产妇女的一半。因此,优生优育还是很有必要的。

三、家庭遗传倾向: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证实,P53 基因、BRCA-1 和 BRCA-2 基因的突变均与乳腺癌的发病有关,有家族病史的人群的其乳腺癌发病率约为普通人群的 1.8 倍。因此,这类高危人群更要做好乳腺癌的自检与筛查工作。

四、近年来,研究发现,肥胖是乳腺癌的危险诱发因素。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的饥饿、营养不良问题早已被如今的肥胖问题所取代。营养过剩、肥胖、高脂肪饮食或可加强或延长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从而增加发病几率。现在年轻人所热衷的奶茶、西式快餐等正是高糖、高热量食品的代表。看到这里,是不是突然觉得手里的奶茶不香了?所以,放下奶茶,多吃绿色蔬菜吧,它们可以大大降低乳腺癌的发生概率哦。

乳腺癌固然可怕,但是,世卫组织曾明确提出:乳腺癌经过早期发现并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在当下发达的医疗条件下,经过规范治疗,五年生存率可达72.7%。所以早发现、早治疗相当重要。除了去医院定期体检之外,我们自己在家也可以自检自查来及时发现和预防乳腺癌,那么,普通人该如何预防并自检呢?

乳房自检时间最好为月经结束一周后,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自查:

1.观察法:除去上身衣服,对着镜子,观察乳房的形状、尺寸、皮肤等情况,毛孔有无异常粗大,像橘皮样;检查乳头、乳晕是否正常,是否有像酒窝一样的凹陷;看看乳房是否对称或有无任何异常情况,如糜烂、红肿等。

2.触查法:举起左侧上肢,用右手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指腹缓慢、 稳定、仔细地触摸乳房,沿左乳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逐渐移动检查,从乳房外围起至少三圈,直至乳头。也可采用上下或放射状方向检查,但应注意不要遗漏任何部位。同时,一并检查腋下淋巴结有无肿大。最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有无乳头溢液。如果发现有混浊的、微黄色或血性溢液,应立即就医。检查右侧乳房方法同上。

目前很多女性对乳腺癌的认识不足,容易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国际上将每年10月定为世界乳腺癌防治月,每年的10月18日是乳腺癌宣传日,目的是普及乳腺疾病知识,提高公众对于乳腺癌的知晓率,从而做到更好的防治。而那一抹“粉红丝带” 就是作为全球乳腺癌防治活动的公认标识,用于宣传 “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的理念。让我们认识乳腺癌,关爱乳房,关爱自己的身体,别让“粉红杀手”夺走健康。

(郑州市中心医院肿瘤康复科  赵蓓蓓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