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党史博览 » 正文

当兵是我一生的光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01  浏览次数:102082
核心提示:2021年4月白发水到虎头山烈士陵园为新四军烈士和其白发清扫墓后在陵园山门下留影一声呼叫炮声隆,翻江倒海天地崩,天地崩;双手紧握爆破筒,虎目喷火热血拥;敌人腐烂变泥土,勇士辉煌化金星;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


 

2021年4月白发水到虎头山烈士陵园为新四军烈士和其白发清扫墓后在陵园山门下留影

一声呼叫炮声隆,

翻江倒海天地崩,天地崩;

双手紧握爆破筒,

虎目喷火热血拥;

敌人腐烂变泥土,

勇士辉煌化金星;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生命开鲜花。

风烟滚滚唱英雄,

四面青山侧耳听;

晴天响雷敲金鼓,

大海扬波作和声;

人民战士驱虎豹,

舍生忘死保和平。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长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英雄猛跳出战壕,

一道电光裂长空,裂长空;

地陷进去独身挡,

天塌下来只手擎。

两脚熊熊趟烈火,

浑身闪闪披彩虹;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长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

这首电影《英雄儿女》中的歌曲,是我最爱听的歌曲。

我对这首歌曲情有独钟原因有两个一是电影中王成、王芳等英雄人物为了保卫祖国、保卫和平,最好青春年华时光融入硝烟滚滚的战场,奋勇杀敌,这一爱国壮举撼日月、动乾坤、更震人心。二是我也有一位名叫白发水的族兄,当年为了打败美帝国主义,当志愿军赴朝参战4年,其身份就是志愿军二一一部队三支队通讯连步话机组的组长。每电影看王成身背步话机,站在阵地山头呼叫“我是王成,向我开炮”的镜头时,下意识地认为这个人就是我的族兄白发水。

白发水今年已经96岁高龄,和小儿子白国良一起生活按照舞钢市老促会的安排,2022年2月6日壬寅年正月初六,我到位于朱兰的市二高教师公寓采访了 

 

兄弟同参军  弟弟是烈士 

清朝末年,襄县贫民白禄白学父子为求生计,迁徙到舞阳南山尹集南寨壕处安家,曾当垆卖酒。后来在当地买了几亩薄田维持生计白学娶妻后,于1926年2月2日生长子白发水,两年后又生次子白发清

白发水的童年是在贫苦中度过的,6岁时母亲与父亲离婚9岁,父亲在贫病交加中撒手人寰。遵父嘱,他和7岁的弟弟只好寄身叔叔家和比自己大10岁的堂兄白林山相依为命。叔叔家没有地,也是吃上顿没下顿,为了活下去白发水就去前陈庄地主家当放羊娃。

据白发水的小女儿白金弘说:“父亲和叔叔苦难的童年生活不堪回忆每次提起父亲都会伤心流泪。父亲曾经说过,冬天没棉衣就拣拾地主家扔掉的旧衣鞋,女眷的衣服,地主婆的绣花鞋,都穿过。为了还曾将鞋子上面涂一层锅烟灰……”

为了让堂弟识字,将来有个好前程,1941年11月白林山将白发水从地主家要回,送到本街私塾学堂读了2年书家里实在太穷了,白发水辍学后就到南山母猪峡地主家放牛。

1947年底,舞阳县全境解放了白发水家分了土地和浮财为了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白发水和弟弟白发清双双报名当了民兵后来,兄弟俩参加了陈谢兵团新编13团。白发水被编入13团野战部队南下,弟弟白发清留在地方,编入舞阳县大队尹集分队。1949年2月23日,白发清在保卫尹集区部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0岁,现长眠于虎头山革命烈士陵园

 

1949年春,白发水参加了淮海战役,后转入山东作战,之后随部队调往东北,1951年跨过鸭绿江入朝。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解放战争中的战斗经历他已经记不得了,我只是从他的档案里见到寥寥几行简历。

保家卫国,跨过鸭绿江

赴朝作战时,白发水所在的部队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19兵团64军191师。1951年2月,他们从安东丹东跨过冰河鸭绿江入朝,先后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1年秋季防御战役、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和1953年夏季反击作战、上甘岭战役等重大战役并于1952年光荣入党,入党介绍人是指导员谷永生和连长陈同好

由于年事已高,老人记忆和表达能力都存在严重障碍,除能唱融入骨髓的那首“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之外,参加战斗经过都已无法叙述,也只能在向他点名提出时,他才能回答是否参加过。比如向他提问是否参加过马良山和远望山反击作战时他回答很响亮:“参加过,战斗打很艰苦,很惨!”我问他:“你参加过上甘战役吗?”他同样用响亮的声音回答:“没有,那个战役不是我们部队打的!”查阅资料了解到19兵团也参加过上甘岭战役,又问他是否参加过上甘岭战役时?他回答:“参加过!”所以只能按照老人的简单回忆寻找一下他的战斗轨迹

资料显示: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4军第191师奉命担负临津江以西马良山、高旺山地区防御作战任务。马良山战斗,志愿军实行步坦协同作战,打退敌人百余次反扑

马良山战斗

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4军第191师奉命担负临津江以西马良山、高旺山地区防御作战任务。名称马良山战斗,发生时间1951年10月3日,地点马良山,参战方中国人民志愿军,英联邦;结果获胜中国人民志愿军。气势磅礴的马良山战斗,志愿军实行步坦协同作战,打退敌人百余次反扑

经过10月3日开始,英联邦第1师及美军骑兵第1师第5团一部,在6个炮兵营、120余辆坦克及大量飞机支援下,每天以1~2个团的兵力,向第191师防御阵地实施逐点、多梯队的轮番攻击。第191师先后加强15个炮兵连、3个高射炮兵营、2个坦克连,依托掩蔽部和野战工事,控制前沿阵地,扼守纵深要点,抗击英、美军的进攻。各要点均经反复争夺,阵地多次易手。5日,英、美军把进攻重点指向马良山主峰及其西南216.8高地,坚守主峰的志愿军2个连击退英、美军10余次冲击,毙伤100余人;坚守216.8高地的第571团1个连,从5日至7日,依托简易坑道式掩蔽部,顽强抗击3昼夜,击退英军2个营的21次冲击,毙伤700余名,自身仅伤亡26人。

战至8日,第191师主动撤至黄鸡山、基谷里、白石洞一线,继续进行防御。英联邦第1师以伤亡2600余人的代价,前进3千米,占领了马良山。英军占领马良山后,以第28旅1个营防守,并形成了支撑点式环形坚固防御阵地体系。11月4日,第191师以3个步兵营,在57门火炮、10辆坦克支援下,向马良山实施反击作战。15时开始炮火准备,摧毁英军大部工事。15时40分炮火假转移,将英军人员诱出工事,然后突然实施炮火覆盖,予以大量杀伤。坦克在炮火掩护下,隐蔽占领直瞄射击阵地,摧毁英军前沿残存工事。高射火器则配置在炮兵和坦克阵地附近,担负对空防御作战任务。16时05分,志愿军炮火向纵深延伸,步兵开始发起冲击,以正面牵制、翼侧攻击、分割包围、断敌退路的战法,不到3个小时,全歼英军1个营,夺回英军坚固防守的马良山阵地。

随后,又在5~7日击退英军4个营的多次反扑,巩固了占领阵地。结果第191师在马良山防御和反击作战中,各兵种密切协同,共毙伤俘英、美军4400余人,击落飞机14架,击毁坦克6辆。两次作战中,第191师共伤亡1600余人 

两次遇“臭弹”,战场捡条命

身为无线电步话机组长,战场上职责就是紧跟一线作战单位首长,及时准确接收传达上级首长作战命令,以便战场指挥员指挥作战;及时准确反馈上传一线作战部队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战况,便于上级指挥员调度指挥。因此,通兵在战场上被称作“司令兵”,作用特殊而且非常重要。

白发水的子白国和回忆说:“以前听父亲讲,在朝鲜4年同军作战几十次,参加了很多著名战役,九死一生捡了一条命回国。父亲在朝鲜两次遇险一次是在高望山战斗中敌机空投炸弹落在他身边没有炸响另一次是在朝鲜西南延安半岛执行海防保卫作战中,敌人的舰炮炮弹落在身边没有爆炸,两颗“臭弹”,让父亲奇迹般地捡了一条命。前些年我们家放当解放军和志愿军时立功的奖章纪念大概有10多枚,可惜搬家盖新房弄丢了。”

在采访中,当问及他同去参战的尹集籍战友还能记住谁时?他艰难地证实了有同村的杨金铎埂上村的石古城、王冠聚、王拴锦李庄村的李金得朱洼村的王坤宪康庄村齐凤山……他说杨金铎、石古城、李金得都牺牲朝鲜了。石古城牺牲时是志愿军199师595团担架连的连长。

这次采访让我颇有感慨:我实在是忽略了这位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如果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采访他,那将会得到多少珍贵的动人故事啊!

白发水1956年转业回乡,先分配到镇邮政所投递员,一直干到1962年2月被舞阳县广播站选去当线务员。1969年3月河南省推广“灵宝经验干部下放劳动,白发水下放回生产队当队长。1979年11月恢复工作回舞钢市尹集镇广播站工作,直到1986年10月离休。

族兄白发水和妻子宋玉莲1956年结婚,育有4男2女,除长子为支撑家业弃学务农其他5人都勤学苦读,成为国家公职人员。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白发水兄弟为国效命,实为积大善者,所以,子女都很孝敬老人老人常说:当兵卫国一生的光荣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