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张鑫,985东南大学优秀学生,2021年毕业于南召现代中学,7月23日怀着对家乡的一片热爱,采访南召一些校长,7月30日,该生对采访情况予以整理,以飨读者。
被采访人:石为璧,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南召现代中学副校长,抽调县乡村振兴局、县“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县委组织部“查堵点、破难题、建机制、快落实”工作组。
1、过去几年内南召县教育在原本基础上已经有了较好的发展,比如普通高中普及,让初中毕业的孩子能继续接受教育,整体提升南召人民受教育水平。但目前各个高中学校之间较为分立,您认为有什么办法可以总体提高现有几所高中之间的联系,促进高校团结一致共同发展,充分利用南召县优秀师资力量?比如说我们之前采访教师时有老师提出了可以采用轮岗制度促进教师交流,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答: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不管是在南召一中,现代高中,南召二中,都要想我们是在为南召人民,为教育事业做贡献。不能厚此薄彼,说这个学校好,那个学校不好,各位老师要树立这样正确的思想。
第二,可以采取结对帮扶的方法。比如,南召一中可以结对帮扶南召二中,现代中学可以结对帮扶淯阳学校。针对各自优秀的师资或者好的经验方法,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而不是封闭的或者搞对立。这样对我们南召的整体教育会有很好的影响,今年南召县已开始集团化办学,成效初显。
第三,针对你提出的轮岗制,可以在县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南召一中的老师到南召二中教一年,或者南召二中的老师到南召一中教一年,互相学习一些先进的方法。另外,还可以采取走出去的方法,到衡水中学、北京四中、郑州外国语学校,短期地暑假期间看一下人家有什么好的经验方法。就近也可以到南阳一中、西峡一高等好好地学习人家有什么可以成功借鉴的方法,咱们结合实际可以拓展知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有效地促进咱们南召高中的发展。
2、目前城乡学生差距根据我们的调查及之前的采访,主要体现在眼界资源等问题上,您认为政府有什么好的方式可以拓宽乡村学子知识面?比如开设读书活动,开办讲座等?
答:第一、可以在乡镇,或者学校里多建一些图书馆。比如说乡镇,每一个乡镇基本上可以建立一个公共的图书馆,可以让学生们看一些经典的读物。比如文史类的《史记》、《资治通鉴》、《贞观政要》、《上下五千年》等,包括现代的余秋雨的《中国文脉》,以及古代的四书五经,特别是《论语》。理科方面可以看《数理化通俗演义》、《数学奇观》、《从一到无穷大》等一些经典的读物。可以在公共的场合里设立一个公共的图书馆,可以是公益性的,在大家方便的时候可以去看一看读一读,扩大学子的眼界和视野;
第二、要多实践,联系实际,让学生们参加一些必要的乡村劳动,了解咱们的现代生活是如何创造的。这样在劳动中,他们可以开阔视野,锻炼劳动能力,能够更多地开阔知识面。
第三、可以更多地开展读书活动,开办讲座。在南召的玉兰新村每天暑假的清晨让学生们读一些论语或者国学或者英语,我看了他们的视频,觉得挺好的。
上面的三方面结合实际落实之后,有助于拓宽咱们农村学生学子的知识面。
3、您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政府要给教育以沃土,灯塔,基石,帮助乡村教育更好发展。学校教育和政府支持息息相关,但乡村地区多有政府不能完全兼顾之处,您认为政府应如何切实了解学校所需,与乡村教育发展做到同频共振?比如说切实入校考察,多听取学生采取方案?
答:第一、要加强调研。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政府的领导,尤其是各级教育主管领导,一定要深入学校,听取老师们还有学生们的真实愿望,而不是仅仅坐在办公室里听秘书或者其他人的汇报。应该深入一线加强调研,听从学生们的心声,知道他们真正需要什么,真正关心什么。是基础设施不达标还是老师的授课有哪方面的缺点,一定要能够及时掌握一线的资料,便于有针对性的整改。
第二、要真正地重视教育。重视教育不能只在口头上,要真正落实。虽然咱们南召是脱贫县,资金上比较落后,但一定要想方设法地在教育上投入资金。可以以咱们南召出去的名人设立一定的奖学金,每年财政投入的比例要落实教育部的规定。
这两个方面,我想有利于提高乡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4、在一份小学生问卷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小学生希望学校开设计算机课程和游泳课程,这不仅需要大量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更需要专业的人才引进,但也是现代学校教育越来越不可缺少的重要拓展部分,您认为孩子们的这些想法有可能实现吗,需要经过我们怎样的努力?
答:这种想法是很好的,是有可能实现的。首先咱们南召县的城区的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和大多数小学生已经有了计算机,开设了计算机课。在我教书的时候,有些小学已经有了计算机,现在的计算机课可能会更加方便了。
另外,游泳课也是十分重要的,游泳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技能。针对夏季不同时段,不同地方有一些学生有溺水现象,加强游泳课很有必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游泳有很迫切的需要。可以在县城设立一个新的游泳馆,暑假的时候可以让家长的带领学生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学会游泳,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事件的发生。举个例子,去年咱们南召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水,游泳就成为了摆在现实中的十分重要的课程。
这两个我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转变成现实。
5、 面对乡村资源局限性,您有考虑过一些针对乡村教育的特色化方案吗?比如说小学过程中是否可以开设农田作物种植或小动物养护等兴趣内容,调动学生接近乡土自然的兴趣,并获得成长。
答:这个对咱们农村来说很有必要,咱们南召县是一个山区县,针对这个可以采取一些特色化的方案。比如在暑假,学校可以要求学生参加必要的社会劳动,每个学生暑假参加劳动规定次数,比如十天,并写出三篇心得体会,提供视频作为佐证。一方面可以防止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对中国历史的基本情况也分不清楚,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知道劳动的重要性,知道咱们人类是猿人通过劳动转变过来的,同时也可以锻炼身体,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结合实际,把课上学的东西落到实处。比如《落花生》这一节课学完之后,看到花生,他就知道有这个东西。而有的小学生一些基本的农作物也不认识,长久以来对中华民族小学生的教育的长久发展是不利的。这个特色化的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可以让冬天或者暑假让学生们养一个小动物,让他们对小动物进行亲密的互动,让他知道动物也是生物链的重要的一部分,可以亲近自然,观察动物的生长规律。
6、您对我们社会实践成员有何期待?希望我们从哪些方面了解,助力乡村教育?比如增大报道力度,切实调研以求内容针对性、真实性,或通过自身认识对比城乡差距给乡村学子辅导建议?
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是咱们大学生成长的重要部分,在我看的《毛泽东传》里面就清晰地记录青年时的毛泽东暑假就参加过游学活动,他通过自己的劳动和买对联,没有花家长的一分钱学到了很多自己原来在课本上没有见过,没有懂得的知识。那么社会实践可以采取写调查报告的方式,运用SWOT分析法,比如说到咱们南召的乡镇采访农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后的机遇以及发展的方向。
另外也可以增大调查的力度,在哪个时间,采取了什么方式,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要有真实性和针对性。
理论联系实践也是咱们成长的重要一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是咱们政治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方法。
咱们也可以通过自己亲身的实践、自己的所见所闻,能够更清晰地知道咱们中国的现状,能给以后的工作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今年南召一中、现代中学高考一本上线学生均有提升,特别咱们现代中学一本人数突破三位数,可喜可贺。衷心祝愿南召教育越来越好,层楼更上!也祝你学有所成,早日成为祖国栋梁之材!